到了美國才能親自體會的“本土真相”(圖)

發表:2018-12-27 12:2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華人逛紐約
華人逛紐約(圖片來源:alehidalgo/Pixabay/公有領域CC0)

【看中国2018年12月27日讯】一波又一波的中國移民潮興起,每年移民到美國的人數很多;另外一方面到美國留學的也不少。那麼,到美國留學之後的文化衝擊到底是什麼狀況呢?請往下看這位華裔留學生在親自體會後,發表在《緣聚美國》上的說法!

1.在美國從小學到研究生院,老師跟同學都不會公開談論某個人的學習成績,也就是沒人知道你考了多少分。

2.每個人對自己的失敗和成就都高度保密。人們在任何方面的表現皆是獨立的。這跟一些文化裡喜歡誇耀他們財富和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就不相同。

3.零售商店的購物體驗不好。在美國,即便你是去Nordstrom或者是Bloomingdales都沒有人來給你提供幫助。在美國購物不像是令人心身愉悅的活動,反而更像是一種苦差事,又或是一個純粹購買商品行為。

4.這個或許是我個人看法,因為我還只是個實習生,可是至少在科技領域沒有人會給你穿小鞋或者是當你不懂時看不起你。

5.在我去美國之前,我聽說Johns Hopkins學校的學生特別爭強好勝,他們會把圖書館書中的重點頁撕掉,這樣別的學生就看不到了。但事實上,我完全是相反的體驗。學生們是高度協作,成立學習小組一起學習與寫練習,直到小組裡的每個人都懂了。我認為可能是因為課程太難了,使學生們的共同合作變得很有意義,能夠互相學習。

6.很強烈的道德觀——每個人都很正直。如果有人不能按時繳交作業,他們會把沒寫完的作業交上去而非在最後一秒鐘去問答案。大家為自己的努力工作而感到驕傲,所以通常不會去作弊。

7.富人都維持著良好的身型,而窮人都很胖。這個觀念是因為便宜的食物都富含脂肪,而富人們不吃便宜的食物,他們更傾向於去昂貴或是健康的地方吃家常菜。不幸的是要在美國保持健康需要花費很多金錢。

8.肥胖者通常沒有得到應有尊重。變胖通常意味著你的身體不會被尊重。如果你苗條(且高,不是特別高的那種),那人們會更加尊重你並且對你更好。如果有良好的體型也會得到更好的顧客服務。我就是從體重210bls減到148-150lbs之間。我瘦了之後,總體來說人們對我更好了。舉個很小的例子,星巴克的服務員給我做的飲料多花了心思。

9.女生並沒有濫交,與好萊塢電影相反。

10.在科技領域缺乏非裔美國人。我想這是因為他們得不到足夠多的機會,或家庭環境等等原因。

11.在美國大多數的房子都是木頭做的,磚房很少。

12.非常喜歡去運動或者是戶外運動——這是很California的事,但我注意到家庭成員們會一起騎自行車、登山、划船、野營、燒烤等等。美國人對他們的自然風光與周圍環境非常驕傲,並且充分利用和保護這些自然資源。

13.不喝咖啡會死——每日早上星巴克等都擠滿了學生和白領們。

14.商店給產品的標價方式沒有經濟學意義,因為它們不存在線性關係。比如1罐可樂1美元,12罐卻是3美元。

15.大多數的商品都享有退換服務:我的朋友均表示不敢相信。可當我告訴他們我可以買任何東西包括食物,之後在期限內退貨並獲得全額退款,即使你沒有具體的理由去退貨。(大多數商店都有“買家後悔”一欄,提供退貨原因的選項。)

16.食品種類很多:一間典型的超市至少有一百種冷凍披薩品種,不過卻還是無法讓我的胃提起興趣。

17.蘇打水比桶裝水還便宜。含有碳酸的有味道的水竟然要比常規的水要便宜!州際公路每隔幾公里都有連鎖商店和大型超市的休息站。

18.比較水果蔬菜和快餐的價格,快餐真的太便宜了。

19.食物分量特別足。

20.美國國旗哪兒都有:把國旗穿身上,甚至印在比基尼上真的讓我震驚了。

21.節日太過於商業化:美國已經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就像黑色星期五,網路星期一等,而且全年都銷售耶誕節,復活節等商品。

22.是一個幾乎沒有階級的社會:我注意到大多數的美國人有著大致一樣的生活水準。每個人有充足的食物,在同樣的商場超市購物。我看到水管工人、清潔工人、建築工人都有車。社會各階級大致相等。你能看到服務人員拿著iPhone等等……

當然,可能我錯了,但在這個國家獲得貸款是很容易的事。大多數的情況下任何人可以買任何東西,當然除了像瑪莎拉蒂那樣的東西……因此物品不能象徵地位。

責任編輯:許天樂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