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7日,美國副貿易代表格裡什(Jeffrey Gerrish)(右二)率團在北京與中方進行貿易談判。
(圖片來源:WANG ZHAO/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1月11日訊】美中貿易磋商於週三落幕,雖然雙方語帶樂觀,但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及中國商務部隨後發布的磋商結果,均未具體說明雙方磋商細節,中國商務部聲明僅109字,只有「交流」、「理解」等字眼。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透露稱「雙方在貿易和結構性問題上有了進展」,但沒有證實美國貿易代表提到的「中國承諾購買大量美國農產品和能源」,也沒有證實雙方是否在美方關注的強制技術轉讓,知識產權,非關稅壁壘和網路攻擊等領域有實質進展。對此,全球最大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方面給出了分析:就算中美在90天期限內達成不同程度的貿易協議,兩國的長期廣義關係依舊是走低的。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中兩國至少在三方面仍存在分歧,包括中國對國有企業補貼、智慧財產權保護及中國採購美國產品的落實方案,仍待後續更高層官員的角力。
美方聲明力促中國改革結構USTR週三聲明指出,美國期望中國進行必要的結構性改革,包括強迫技術轉移、智慧財產權保護、非關稅貿易壁壘、網路入侵及貿易機密的竊取等領域。
中方109字聲明僅稱交流、理解中國商務部昨上午公布磋商結果,指稱雙方積極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就共同關注的貿易問題和結構性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細緻的交流,增進了相互理解,為解決彼此關切問題奠定了基礎;全文僅109字,只強調雙方同意繼續保持密切聯繫。
BBC報導,美中雙方未提到達成任何協議或共識,顯示仍存在重大分歧;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國際貿易與科技政策學者巴菲爾德(Claude Barfield)指出,因中國官員以往經常作出口頭承諾,之後就不了了之,美方代表才會特別聚焦於要求中國「落實承諾」。
摩根:貿易戰今年不會消失摩根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凱倫.渥德(Karen Ward)則表示,美中貿易協定必須涵蓋更全面,才能讓市場感到安心,「我不認為今年貿易戰會從我們眼中消失」。
彭博分析,美中談判的七大關鍵包括智慧財產權、華為及5G技術、中國製造2025、能源貿易、農產品進口、汽車關稅及外國銀行在中國市場准入問題;兩國能否在未來更高層會談中達成共識,決定貿易戰的下一步走向。
受貿易戰影響,中國國家統計局週四公布數據,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及生產物價指數(PPI)大幅放緩,分別為年增1.9%和0.9%,其中PPI創2016年9月以來新低,顯示中國經濟已轉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