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向來沒有太多花巧的訣竅,堅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每個人都想走上成功之路,不願成為失敗者,可惜大多數人卻無法堅持到最後,總是中途放棄。如果您也有這樣的困擾,看看這4則小故事,或許能從中得到啟發。
(一)
美國心理學家米歇爾在1968年做了一個著名的「延遲滿足」實驗。
他找來一群4歲的小孩,然後發給每個孩子一顆糖,並告知孩子,他們有兩種選擇:
1、他們可以立刻把糖吃掉,但沒有另外的獎勵了。
2、如果他們可以忍耐20分鐘,那麼就可以再獎勵一顆糖。
實驗結果,孩子們分成三種類型:一種是立即把軟糖吃掉;另一種是堅持不到20分鐘就把軟糖吃了;最後一種則是堅持到最後,並得到獎勵。
米歇爾在實驗結束後,繼續追蹤這些孩子的成長。調查結果顯示,當年能夠堅持到最後的孩子,在美國高考(SAT)中能獲得更優秀的成績,成年後在事業上也更出色。
看來堅持的確是一種可貴的品質,擁有或培養這種品質,可以讓我們更接近成功。
(二)
著名的NBA球星黑曼巴科比紀錄片的導演高瑟姆.喬普拉,有次和科比觀看德隆.威廉姆斯的比賽。德隆當時是布魯克林籃網隊的領袖。
但那一場德隆的狀態十分低迷,全場9投0中,一分未得,最終籃網以82:94輸掉了那場比賽。
喬普拉問身邊的科比:「真令人不敢相信,德隆.威廉姆斯竟然9投0中?」
沒想到科比回答說:「我寧願30投0中,也不願9投0中。因為9投0中意味著你被自己擊敗了。而當你信心全失,就無法再繼續比賽了。」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科比是NBA歷史上投失球最多的球員,也被許多球迷戲稱「打鐵王」。
即使如此,科比也絲毫不被外界聲音所動搖,因為他始終相信自己下一球就會投進,成功本來就排在失敗的後面。
科比心裡十分明白,真正的失敗始於懼怕失敗的那一刻:當你害怕失敗時,那麼你就已經無法成功了!
科比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也讓他成為了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
(三)
一天,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我們只做一件最簡單也是容易的事情,每個人把胳膊盡量都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
蘇格拉底示範了一遍以後說:「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聽完都笑起來,這麼簡單的事情,有什麼困難的呢?
第二天,蘇格拉底問有多少人甩手300下,每個學生都興奮地舉起了手。
一個月後,蘇格拉底第二次問時,有80%的學生舉起了手。
一年後,蘇格拉底再次提起甩手的事,全班鴉雀無聲,大家面面相覷,都覺得十分慚愧。
此時,只有一個學生舉起了手,他就是日後大家所熟知的柏拉圖。
甩胳膊看來沒甚麼,但能把甩胳膊堅持下去的人,才具備與眾不同的成功潛質。
(四)
有人曾向考研名師張雪峰提問:我知道今年肯定考不上研究生,我還用去考嗎?
張雪峰的回答是:一定要去。因為堅持是一種習慣,放棄也是一種習慣。如果覺得肯定考不上就不去了,那麼明年還可能這麼想,後年又可能這麼想,於是一輩子都考不上。
當我們每次都堅持去做,並把堅持當成習慣,就會離成功更近。
看看身邊,想想自己,多少人宣布鍛煉身體,卻在日後一次次放棄,最終依然大腹便便;又有多少人的學習,是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堅持,最終徹底和別人拉開了距離。
失敗從來不是悲劇,放棄才是。當別人放棄的時候,若我們可以再多堅持一下,咬牙撐過去,那麼日後回首來時路,你將發現自己早已經不同往日。
成功向來沒有太多花巧的訣竅,如果說有,那麼堅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