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觸發台灣「把錢帶回家」的機會。(工廠示意圖/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4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彭博29日專題報導,美中貿易戰爆發以來,不穩定的投資環境和關稅危機、加上台灣總統蔡英文推行的台企回流計劃,都是台灣能「把錢帶回家」的機會。
台灣2018年創下海外資金流入11年最高水平
台灣最大工業用紙公司「龍辰紙業有限公司」,在中國製造和銷售紙品已經有20多年,在中國的銷售額佔總額80%,直到美國宣布對中國實施關稅前,這家公司從沒有虧損過。首席財務官Danny Chou指出,貿易戰令龍辰及其他在陸台灣企業發現,在海峽的另一邊開展業務,比想像的其實脆弱得多。
彭博指出,但這一困境被蔡英文政府尋找到機遇和出口,去年,蔡政府開展了「投資台灣」計劃,幫助台企回流,並協助他們克服在台灣島上土地,電力,水,勞動力和人才短缺的問題。到4月26日為止,已經有40家業務遍布各領域的公司,選擇回台投資,這些投資案涉及67億美元、將創造至少21200個工作崗位,超過政府預期。
目前最大的一宗投資案承諾來自台達電公司,彭博引述2名知情人士透露,台達電將在台灣投資18億美元,開展生產、研究及設計部門。
彭博指出,這項「回家投資」計劃加上台灣海外資金投資提升,已經令2018年創下2007年以來海外資金流入的最高水平,台灣今年更有望創下超過2007年陳水扁時代的154億美元紀錄。
龍辰紙業有限公司也將是首批參與「投資台灣」計劃的公司之一,將在未來三年在台投資2.26億美元,這也是該公司成立40多年以來最大的一筆投資。
事實上,除了上述公司外,捷安特、廣達電、Yageo等公司也已經宣布參與「投資台灣」計劃。彭博指出,不少公司都希望不向外界透露參與計劃的決定,因為害怕激怒中國政府。
彭博:在中國投資正失去優勢
台灣1991年開始允許公司前往中國投資,在語言通用的情況下,中國大陸迅速成為了台企最熱門的投資目的地。不過在美中發生貿易摩擦前,近年中國政府對台灣在陸企業干預日深,不但要求台企成立中國共產黨支部,對不合作的台企也進行經濟施壓。自從2014年以來,中國政府批准台灣公司在陸投資的項目也不斷減少,至2018年台企在陸投資總額為85億美元。
不僅如此,中國的經濟發展明顯放緩,加上貿易戰衝擊,長期被壓抑的民間力量和各種因素不斷爆發。彭博指出,「勞動力成本上升和政府監管意味著中國不再能提供廉價的製造業」。
台北Uni-President資產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Samson Tu也表示,「中國的製造業環境及其對台灣商界人士的友好程度不是10到20年前的情況,台企回流的趨勢預料將持續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