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持續升級之際,中國部分銀行面臨嚴重信用風險,處於技術破產的邊緣。(圖片來源:STR/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6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端木珊綜合報導)美中貿易戰持續升級之際,中國部分銀行面臨嚴重信用風險,處於技術破產的邊緣。有大陸媒體對相關消息進行報導,但迅速被官方屏蔽。
5月29日,上海報業集團旗下的《財聯社》發表題為「監管人士:部分農商行、城商行處於技術型破產邊緣」的報導。報導引述金融監管人士的消息稱,中國部分農村及城市商業銀行,因面臨嚴重的信用風險,處於技術破產的邊緣。這類金融機構恐將按照市場化原則清退。
相關消息引發外界關注,多家媒體相繼轉載上述報導。但報導很快遭到官方的封鎖。目前,《財聯社》的報導已經被刪除,其他轉載該報導的媒體也將報導鏈接撤下。不過,從谷歌上仍能搜索到《財聯社》的報導痕跡。
據《自由亞洲電臺》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上海報業在發表上述報導後,遭受壓力,要求其對有關報導公開道歉。數十家轉載該消息的媒體也將報導全面刪除。《財聯社》尚未就此事置評。目前,難以確定報導該消息的相關人士是否遭到當局的整肅。
有商界人士分析,這次持續了一年多的美中貿易戰,加劇了中國小銀行的危機。「這是第一個回合,這些小銀行,基本上都頂不住,不注資就不行了。中國叫做監管啊,但實際上就是破產,它是盡量迴避‘破產’那兩個字。」商界人士陳宇翔說。
據悉,有財經媒體群傳出消息,一份來自企業的內部郵件顯示,目前央行已有一份疑似被託管的銀行名單。該郵件指示要謹慎承兌匯票,要求客戶在簽發匯票之前,先對該公司的銷售和財務進行確認。
雖然銀行名單尚未曝光,但已有多位銀行內部工作人士證實,確有其事,名單中至少有兩家銀行已經出事,面臨危機。
事實上,就在5月24日,中國央行、銀保監會剛剛決定對包商銀行實行接管,原因是包商銀行出現嚴重信用風險,接管期限為一年。
對於包商銀行被接管的消息,《華爾街見聞》以《罕見!中國央行、銀保監會剛剛決定對包商銀行實行接管,期限一年》為標題報導;《南方都市報》以《重磅︱包商銀行今起被接管!因其出現嚴重信用風險》為標題報導,顯示該消息在業界引起一定程度的震動。
《路透社》報導稱,包商銀行事件是20年來首例國內銀行被接管事件。《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評論,這種被國家相關機構接管的情況很少見。中國經濟放緩和巨額債務即將到期,已使得農村地區和小城市的小型銀行的健康狀況不斷惡化。
商界人士文麗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中國農商行和城商行等銀行的人員和運營一直有問題。過去,由於經濟上行所帶來的資金流量掩蓋了這一問題,隨著經濟下行,所有的問題都會爆發。文麗預計,中國當局將以20年前處理四大國有銀行壞賬的方法,處理本次金融風險,將壞賬轉嫁到全民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