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日前發表有關刺激消費的意見書,希望透過促進消費擴大內需來刺激經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8月29日訊】中美貿易糾紛惡化使中國經濟下行,中國國務院提出二十項刺激經濟措施,包括逐步放寬或取消汽車限購、鼓勵企業延長營業時間等。有時事評論員認為,當局的做法是治標不治本,只有完全解決兩國貿易問題,才能夠振興經濟。
國務院辦公廳週二(27日)發布有關刺激消費的意見書,提出二十項意見,希望透過促進消費擴大內需來刺激經濟,其中包括釋放汽車消費潛力,推行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的具體措施,並促進二手車流通,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遷省政策。
意見書指,所謂流通消費,就是要促進商品批發、商品零售,要拓寬假日消費空間,鼓勵主要商圈及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遊、休閒等緊密結合,鼓勵發展夜間商業及市場,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24小時便利店及「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飲街區。當局還鼓勵擴大農村消費,提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鼓勵培育特色農村休閒、旅遊、觀光等消費市場。
大陸時事評論員金仲兵週三(28日)表示,在中美貿易戰下,國內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導致民眾收入減少。他明白政府推出一系列的措施是希望刺激消費,但是現時民眾收入減少,根本沒有意欲消費,所以即使政府推出再多的措施,亦難以刺激消費,他認為只有解決貿易戰,國內經濟才會蓬勃發展。
金仲兵說︰「譬如說我們開一個24小時的商店,那麼有沒有人有錢去買東西、去消費,有的服務必須有這個消費才能成立,所以現在推出這個刺激消費的政策,只是完成了市場服務的一個面;另外一個面消費面,民眾手裡面的錢是否充裕,其實是個更大的問題。貿易的爭端被擴大化以後,其實是比較嚴峻的一個結果,所以現在出台這個刺激內需的政策(意見書),我覺得是對貿易爭端救急的措施,但不是一個根本性解決的方案。」
中美貿易戰除了對大陸的經濟有嚴重影響外,香港經濟亦受影響。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與主要商會及中小企協會代表會面,討論中美貿易衝突問題,他指貿易戰升溫,對香港經濟有全面及窒礙性影響,加上近期社會事件,令下半年踏入衰退的擔憂更大。他表示,香港作為中美貿易的中轉站,所受影響顯而易見,唯一出路是港商要開拓市場。
邱騰華說︰「全面的意思是涵蓋各種各樣類型貨品,是窒礙性的,令你做生意變得很難。這個局面既是雙輸局面,亦對香港有直接影響。」
與會的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葉中賢也表示,過去一年會員反映,內地廠家輸美貨品少了三成,預料今年10月後接到的訂單會更少,大部分廠家反映,要生存就要把生產基地轉移出中國,否則就要升級轉型或尋找新市場。
葉中賢說︰「大部分廠家反映,2020年的貨品供應,一定或大部分不可以在大陸或中國製造,所以訊息其實很清晰,如果廠家要生存,一定要將生產基地轉移出中國。」
中港商業諮詢顧問譚小姐指出,中美貿易戰發生後,不少商家為避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現時的確不少商家遷移內地的生產線到其他地方。
譚小姐說︰「其實好多都會將發展機會(遷移)到越南、柬埔寨及泰國這些地方,都看到有些商機會在那裡,因為相對上大陸的成本已經很高,大陸的成本明顯有好大的增長,(轉移生產基地去別處)會節省很多錢。」
另外,香港反修例示威令市民擔憂香港前景,紛紛希望移居海外,中國最大型的海外置業網站「居外網」顯示,上季港人查詢澳大利亞房地產的數量急增一半。
「居外網」主席齊梅爾認為,在香港現時的環境下,澳大利亞會被視為避風港,因地理位置離香港不太遠。而新西蘭一間地產商表示,港人近日查詢新西蘭房地產的數量亦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