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際愈來愈多研究證據顯示,電子菸對健康危害不容小覷。(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記者/陳偉婷
台裔美國學者湯猛雄最新研究發現,電子煙霧會引起小鼠罹患肺癌,且有膀胱尿路上皮細胞增生,增癌變風險。台灣專家指出,此研究首度證實電子菸會致癌,拆穿電子菸「減害」謊言。
不少使用電子菸者抱持電子菸比傳統紙菸安全、較無害於健康,甚至將電子菸視為戒菸工具。但近年來,國際愈來愈多研究證據顯示,電子菸對健康危害不容小覷。
紐約大學環境醫學系教授湯猛雄(Moon-Shong-Tang)研究香菸超過20年,有感美國青少年將抽電子菸視為流行,且電子菸儼然成為「融入群體」的工具,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電子菸危害,他致力相關研究,破解電子菸對人體造成的危害。
湯猛雄的最新研究結果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研究團隊將40隻實驗老鼠暴露在含尼古丁的電子煙霧54週,劑量相當於成人吸食3至6年電子菸。結果發現,其中9隻(22.5%)老鼠罹患肺癌,23隻(57.5%)老鼠出現膀胱尿路上皮細胞增生的癌前病變。
研究證實,尼古丁電子菸煙霧會損壞動物肺部及膀胱的基因,抑制細胞修復功能,加速癌化。
湯猛雄過去的研究也指出,電子菸的煙霧對小鼠健康產生危害,不僅損害DNA,也減少肺、心臟、膀胱的細胞修復能力,細胞有變異成癌細胞的傾向。
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理事長顏啟華今天表示,目前研究無法支持電子菸的戒菸效果,卻已證實電子菸會引發心臟病、哮喘、過敏、癲癇、肺部發炎等疾病,且同樣存有二手及三手菸的健康危害,而電子菸致癌則是首度被證實。湯猛雄的研究拆穿電子菸「減害」謊言,為電子菸「加害」提供有力證據。
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賴志冠則指出,根據南加州大學發表的研究報告,電子菸吸食者的口腔組織中出現與吸菸者相同的分子變化,有可能進一步產生癌化。
賴志冠說,目前可能至少還需10年才能論定電子菸危害健康的嚴重程度,但湯猛雄的動物實驗預測,電子菸對人體的傷害將非常大,長期使用恐引起很多癌症。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電子菸、加熱菸等新興菸品是菸草公司推出的「新武器」,藉「減害」之名,從青少年下手。有鑑於美國最近爆發電子菸嚴重傷亡事件,英國、加拿大、澳洲都有相關健康危害通報,台灣政府不該鴕鳥心態,應立即修法全面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