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者大智(圖)

發表:2020-08-29 06: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個人時時、事事、處處知止而為,行止有度,定能成功、平安、快樂!
知止者大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一個東漢著名經學家馬融的故事,看後你一定會有很深的感觸。

馬融準備給《左氏春秋》作注,但他聽說已經有賈逵、鄭眾二人作注在先。於是,馬融找來閱讀。仔細讀過之後,馬融覺得自己不合適給《左氏春秋》作注,他這樣評價說:「賈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廣博,鄭眾的注本廣博而不精深,要做到既精深而又廣博,就憑我個人的水平,又怎能超過他們呢?」因此,他打消了給《左氏春秋》作注的念頭,轉而去寫《三傳異同說》,隨後為《孝經》《離騷》等書作注,後來成就斐然。

人們從小所接受的教育中,無論是父母、老師,還是工作以後的上司,總是諄諄教導,要積極進取,知難而進,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確,進取是一個人走向成功必須具備的一種精神。那麼,是否人生的一切事情,只有進才能成功呢?

其實不是。止,有時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說,進需要的是一種勇氣,那麼,止需要的卻是一種智慧。馬融的適時放棄,不僅需要勇氣和膽識,更需要過人的智慧和遠見。

老子道德經》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只有認識到過分的慾望追求帶來的後果並及時反思自己的行為,才能獲得長久的富足和安樂。「知止」不是教人不思進取、安於現狀,而是教人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奮發有為的人生,理應進取有度,收放自如。正是因為馬融懂得「知止」,他才有精力去做更有意義的事,進而收穫屬於自己的別樣人生。

可惜,在現實生活中,不懂得「知止」的大有人在。

有些人,與人產生了糾紛,本來是很有理的,可是因為得理不饒人,不懂得適可而止,反而讓人反感;有些人,很有才華,卻恃才自傲,遭人忌妒,往往無故受敵;有些人,發了財喜歡炫富,結果引來殺身之禍;有些人,在商界打拼多年積蓄了一定實力,卻盲目擴張,結果資金鏈斷裂,血本無歸;有些人,大權在握,卻經不起金錢美色的誘惑,私慾膨脹,最終鋃鐺入獄。

生命的藝術,不在於一路狂奔,而在於有走有停。功成名就固然重要,但不要舍本逐末,過度追求某些東西,而忽視了其他的人生環節。

如果懂得知止,將熬夜的時間用來休息,或許年輕的生命就不會被病魔奪走;如果懂得知止,將尋求刺激的熱情多放在家庭上,或許家庭就不會支離破碎;如果懂得知止,將拚命賺錢的精力多放在「常回家看看」上,或許就不會「子欲養而親不待」;如果懂得知止,對名利問題多一些淡定,對進退得失多一些坦然,就不會患得患失、盲目攀比以至於違法犯罪、身陷囹圄。

知止是大智。一個人只有時時、事事、處處知止而為、行止有度,才能成功、平安、快樂!



責任編輯:wendy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