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乾隆皇帝有兩大愛好,一是寫詩,二是寫字。他一輩子寫了四萬多首詩,乾隆寫字也特別多。眾所周知,乾隆皇帝喜歡書畫,對一些傳世書畫愛不釋手,有的書畫被乾隆題跋數遍之多,每次欣賞完就要寫心得。因為有的書畫留下了他很多的題跋,導致重新裝裱,增加了數米之長。
乾隆皇帝兼能楷書、草書、行書等各種書體,但他最為擅長的當屬行書。就書法風格而言,私淑元代書法家趙孟頫,並以此帶動了朝野上下「以趙代董」的趨勢,清代乾隆之前崇尚董其昌的書法。從乾隆帝中後期傳世之作分析,他的書法確實有趙字的秀媚之體、流潤之筆和飄逸之韻。而「趙體」中的妍媚、圓熟特性,也浸染到了乾隆帝的為政處事過程當中。
乾隆之書除有較多的趙書遺風外,還有董書秀潤率真的特色。綜觀他的書法,其楷書規正端麗,圓潤豐滿;其行書飄逸勁健,豪放流潤,這種書風實際是融合董、趙之書的優點而進行的變革,最後形成了與宮廷環境相適應的端莊、富麗、圓潤、典雅的特色。但是,我們也應看到乾隆之書實有不足之處,缺少變化是乾隆之書最大的弱點,民國學者馬宗霍的《霋岳樓筆談》評論其書法「惟千字一律,略無變化,雖饒承平之像,終少威武之風」。
乾隆自幼飽讀詩書,熱愛書畫,稽古右文,崇儒興學,對一些傳世書畫都有過臨摹和研究。他學習書畫的條件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的,從乾隆的書法可以看出,他對書法是下了功夫的。乾隆學習書法堅持了十多年,一直到雍正駕崩這段時間,取得了一點成就。
清代皇室教育是比較嚴苛的,皇子到了一定年紀都要去上書房讀書,一般早上四五點鐘就要起來讀書背書,一直到中午,下午會練習騎射,期間皇上還會不定時到上書房檢查學習成果。據說,康熙年少時曾讀書累到咳血,可見皇家的孩子也不是好當的。
從書法學習上看,第一乾隆很是勤奮,十三年每天堅持練習,除節假日和特殊節日很少間斷,留下了1795頁的習作。第二就是急躁,多次因為急於求成被老師批評。乾隆很聰明,觸類旁通,在書法上也有著一定的天賦,但是這也是他的弱點,他在書法上急於求成。第三就是基礎不牢,由於雍正的突然駕崩,乾隆繼位,此時的乾隆在書法上的進步也就停止了。身邊的老師或者大臣並不去指責乾隆的書法,這讓乾隆感到很自得,所以他隨著自己的喜好來書寫,並沒有多大的進步。雖然他蒐集了很多傳世書法,對這些作品也臨摹了不少,卻始終不得要領。
乾隆的書法在清朝皇帝中屬於上流水平,一生書法作品眾多,他對於書法的嗜好和倡導,不比康熙和雍正差,但是他的書法造詣卻遠低於康熙和雍正。康熙的書法勝在骨力,能勝出乾隆太多。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比乾隆多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乾盛世,其實是爺爺打江山,孫子享太平。從書法裡,可以感覺到康熙那股子精氣神,力量感。在胸懷和魄力上,十個乾隆也不抵一個康熙。字如其人,筆下真的沒有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