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之下,進口博覽會的政治意義大於實際的經貿意義。(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11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第三屆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在上海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分析人士認為,武漢肺炎疫情之下,傾一國之力辦這樣一個展覽會,該活動的政治意義大於實際的經貿意義。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於2020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官方對外的宣傳口號是「助力推動世界經濟復甦」,要借當下武漢肺炎疫情的環境、吸引世界目光的意圖一覽無遺。
與前兩屆進口博覽會的狀況不同的是,這次進口博覽會,不僅沒有任何外國政要出席捧場,也沒有國際主流媒體進行報導。並且,前往參展或參觀的國際商家也不多。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有參展商家表示,在中國這次進口博覽會上甚至出現了冒名設攤參展的「展蟲」。他們發現,在紐西蘭及臺灣廠商的食品展區,出現一些賣牛肉乾、核桃乾果、冬蟲夏草、甚至補腎丸的攤位。這些土特產都沒有進行精緻包裝,也不是以商家對商家的交易,而是散裝零售。
對此,臺灣參展商家十分不滿:「臺灣並沒有這些產品,為什麼要把他們穿插在一起?大家都以為是臺灣招的。」
《中央社》分析認為,在被北京當局標榜為高品質的國際展會上出現「展蟲」,說明主辦方招展的壓力可能太大,因而沒有嚴格審查參展商的資格。
不過,最令外界關注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提出了中國進口的遠期展望:「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預計未來10年累計商品進口額有望超過22萬億美元。」
在武漢肺炎疫情再起、歐美經濟復甦受阻的情況下,這個龐大的進口目標對中國的貿易夥伴來說,顯然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但習近平的話音剛落,他提出的進口目標就遭到了質疑。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長期跟蹤中國貿易的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謝田教授說:「我覺得這個基本上是空中畫一個大餅,大忽悠,國際性的忽悠,他的目的就是要向美國、歐盟還有日本、韓國顯示,中國的需求是多麼強勁」。
「現在中國和各國的關係都處於不太好的狀況,習近平這麼說,就是要通過這種錢景,就是用很多很多錢,來試圖和各國搞好關係,包括經貿關係」,身在紐約的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謝家葉對此的看法也大致相同。
分析人士認為,北京當局傾一國之力辦這樣一個展覽會,該活動的政治意義大於實際的經貿意義。外資企業在中國的進出口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華外資企業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進出口的重要依靠。2019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為4.5萬億美元,其中外資企業的進出口額就有近2萬億美元。一旦這些企業外遷,會對中國進出口造成沈重打擊,因此還不如改善營商環境,安撫外資企業。
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在去年參加進口博覽會的歐洲企業中,只有一半達成了交易,許多企業認為中國企業沒有後續行動,其未能履行應盡的義務。
2018年11月5日,上海舉辦了首屆進口博覽會。官方稱這是北京當局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當時有參展的德國企業代表表示,考慮到進口博覽會的主辦方給它們提供了大量展區面積,所以他們為了東道主的面子,才會派出參展團和展品參加。
不過,北京當局對外企的制度設計還遠遠不夠。仍然有許多外國投資者必須在中國找到合資夥伴才能進行投資和運營,外國企業要想進入中國,仍然要把自己的部分或全部知識產權作為必須犧牲的代價,拱手相讓給中國的企業。官方仍然牢牢地控制著在華外企的利潤匯出,任何資金若想流出中國大陸,都會受到有關部門的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