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財長樓繼偉認為,會產生新的風險。(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1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央行行長易綱1月8日解讀2021年貨幣政策,就退出疫情期間措施表態。不過,寬鬆的貨幣政策怎麼退出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中國前財長樓繼偉認為,會產生新的風險。
易綱接受官媒《新華社》採訪時表示,將使用廣泛的貨幣政策工具,將流動性維持在合理的水平,並確保廣義貨幣供應和社會融資的增長基本與名義經濟增長相匹配。同時,人民幣匯率呈現較強走勢也和美元指數走弱有關。
易綱表示,2020年,疫情衝擊使GDP增長率較低,使得中國宏觀槓桿率,也就是總負債和GDP之比明顯上升。「從宏觀上,要穩住宏觀槓桿率。」
易綱強調,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注意防範金融風險的積累。「2021年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
易綱表示,中國沒有採取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等貨幣政策,退出疫情期間措施對經濟的影響不大。
獨立智庫天鈞政經在《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兩大看點》中分析指出,面對外界不斷增加的壓力,以及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將完全顯現,中共當局不得不調整其策略。尤其2021年是所謂的「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中共成立100週年,對中共來說意義非常重大。當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金融,中國央行2020年初開始降准,到現在釋放了十幾萬億的資金。
因為,目前中國GDP一百萬億左右,而廣義貨幣供應量已經超過二百萬億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數據全靠貨幣堆積出來的。應對疫情採取的貨幣政策如何退出就比較麻煩,好像吸毒的人,突然戒斷受不了,會抓心撓肝的難受,得一點點的去掉毒癮。
瑞穗銀行亞洲首席策略師張建泰認為,中國央行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收緊其貨幣政策,這削弱了市場對中美貨幣政策進一步分化的預期,長端掉期回落,人民幣即期也出現貶值。
德商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周浩稱,在流動性已經充裕條件下,中國央行繼續巨量注入令人驚訝。
中國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也有不同看法。
2020年12月12日,樓繼偉在由《財經》雜誌主辦的論壇上說,大規模發行貨幣導致的通貨膨脹,很大程度上表現為資產價格的上漲,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但沒有表現為實物和服務的價格上漲。
樓繼偉認為,現在是債務的積累期對應經濟的衰退期,而不是過去債務積累期對應經濟的繁榮期,這時候的貨幣政策如果退出不當,就會觸發一些風險,特別是資產價格已經過高的時候,怎麼退,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他表示,中國已經到了研究前期部分貨幣政策有序退出的時候。
樓繼偉認為,比較難的是,由於債務率高企,政策擴張的空間在縮小,因此要把握好擴張的度。要更多用於保民生、保中小企業,還要防止企業和居民槓桿率抬升太多,最重要的是要繼續壓降金融業務槓桿。
樓繼偉表示,過多的流動性需要收回時,存在可能刺破債務泡沫的風險,因此現在要堅決降槓桿。同時,要掌握好政策退出節奏,不能反而發生了債務危機。
樓繼偉強調,貨幣政策調控相關舉措更多是年度性的,甚至是季度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