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2月5日發文稱,應將大型網際網路平臺數據納入管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2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央行2月5日發文稱,應將大型網際網路平臺數據納入宏觀審慎管理。而這些是網際網路公司最重要資產,據悉,螞蟻集團計畫剝離消費信貸數據業務,對金融監管機構讓步以便重啟上市進程。
中國央行發布的文章稱,應將大型網際網路平臺數據納入宏觀審慎管理,按照公共產品提供者實施相應監管;將有影響力的大型網際網路平臺的壟斷信息予以整合,有序納入徵信服務和徵信監管。
這篇中國央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課題組的署名文章並表示,將大型網際網路平臺的金融業務全面納入監管,增強業務信息披露全面性和透明度。
文章強調,進一步拓寬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接入機構範圍,將全部從事放貸業務的機構接入資料庫,全量報送借貸業務數據。「大型網際網路平臺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總體狀況不容樂觀,尤其是某些頭部網際網路平臺在格式條款、信息收集和使用、營銷宣傳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和爭議。」
此前北京當局以反壟斷等名義不斷對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集團等網際網路公司採取壓制措施,現在,金融監管機構又準備讓網際網路公司共享消費者信用數據。當局除了要控制金融,也要對民眾監控無死角。
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通常不願共享數據,因為消費者數據是各家公司最關鍵的資產,幫助公司開展日常經營、管控風險和吸引新客戶。
業內人士指這一業務被視為「現金牛」,即可以給企業帶來穩定現金來源。因為這些企業藉由提供渠道連接使用專有數據的數百萬客戶,向銀行收取高額服務費。而官方的舉措將打擊網際網路公司的規模與獲利能力。
根據此前螞蟻集團的招股說明書,其通過旗下支付寶收集了超過十億個人用戶以及超過8,000萬商戶的信息數據。
而螞蟻集團旗下的芝麻信用是中國最大的私人信用評級平臺,採用專有的演算法,根據人們和小型企業使用螞蟻集團相關服務的情況對他們進行評分。並且促成約100家銀行向消費者發放貸款,但提供有限的借款人信息,並且收取技術服務費,這導致銀行的利潤降低。
根據中國央行數據,截至去年6月底,螞蟻集團消費信貸餘額1.7萬億元人民幣,在銀行類金融機構發放的短期消費貸款中佔比達到21%。
而官方也透露出上述新監管措施的意圖。
1月11日,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工在接受中央電視臺(CCTV)採訪時表示,要履行好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職責,密切關注市場出現的新趨勢新問題,防範部分企業憑藉數據、技術、資本優勢造成競爭失序風險。
去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明確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此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此列為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之一,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則被中國央行等金融監管機構約談,市場監管總局亦對阿里巴巴集團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據《路透》2月4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螞蟻集團對金融監管機構讓步,計畫剝離消費信貸數據業務,這將有助於這家金融科技集團重啟IPO (首次公開募股)。
超過10億人的數據是一項巨大財富,消息人士說,剝離這項業務是螞蟻集團響應金融監管機構要求進行業務重組的關鍵部分。
另外兩位瞭解情況的人士透露,剝離消費數據業務,同時螞蟻集團變成一家監管更為嚴格的控股公司,將意味著這家阿里巴巴集團的關聯公司可以在兩年內重新進行IPO。
據《彭博社》2月3日報導,螞蟻集團與金融監管部門就重組方案達成一致,將所有業務重整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重組方案可能會在下週中國新年前正式對外發布。
螞蟻集團員原定於去年11月進行逾370億美元的IPO前夕,中國央行等四部門聯合約談螞蟻科技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等人,螞蟻集團最終宣布暫緩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