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刺激的盡頭在哪兒?……(圖)

作者:憑欄欲言 發表:2021-04-05 07:3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21年4月5日訊】刺激政策一出,空氣中就瀰漫著快活的空氣。

刺激魔術如何實現?刺激的盡頭在哪裡?

一 基本概念

經濟,無非就是一個生產與交易的過程。

金融,跨越時空的交易。包括跨越今時與未來的交易。

「貨」幣,非法幣時代交易的媒介。物物貿易中,一部分體積小、易分割、耐腐蝕的貨物,逐漸脫離消費本質,成為交換活動中的媒介。「貨」幣與貨物一樣,由勞動強度和稀缺性賦予價值,不會出現爛大街的情況。

法幣,目前主要的交換媒介。法幣本身並不具有稀缺性,容易濫發,法幣不是「貨」幣,而是信用。信用,交易的媒介,信則有不信則無。

刺激經濟,無非就是讓今時(涵蓋短期未來,後文一致)的生產增加。而刺激手段,無非也就是通過上述幾個概念運作。經濟刺激的慣用手段無非就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貨幣刺激——畫餅充飢

經濟就是一個生產與交換的過程,生產的最終目的是消費。自己種的糧食、自己養的雞鴨、自己造的產品,自己直接使用了,這叫小農經濟。將自己生產的東西賣出去,換成貨幣,再用貨幣買回自己所需,這叫市場經濟。

隨著經濟發展分工細化,勞動多數不再直接生產最終產品,而只是負責商品生產中的一個小小的環節。勞動所得也不再是直接用於消費的商品,而是法幣。這無形中增加了迷霧,模糊了對經濟的本質認知,也模糊了經濟刺激的本來面目。

經濟刺激這一名詞頻頻出現,很容易讓人忘記,經濟的本質,其實只是一種互換。經濟刺激,也只能作用於互換之上。互換可以跨越時間進行,隨著金融逐步深化,當下生產中,相當大一部分商品生產的目的,是用於交換未來的商品。

當前生產=現在交換(馬上還債)+未來交換(未來還債)。

訂立更多(未來交換)金融契約,這無疑會刺激當前生產增加。貨幣刺激,就是通過刺激這種當下與未來的互換,以未來還債的許諾,來刺激當下的生產。從而達到對當下經濟生產的刺激效果。

未來是否能夠還債?

國際金融協會的數據是,2020年底,全球債務將達到277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365%。債務只是金融契約的一種而非全部。

未來早已透支。未來還債的許諾,也早已變成了畫餅充飢。

三 財政刺激——借而不還

各國政府早已無法實現財政平衡,財政刺激方案總會伴隨著大量的財政赤字。財政赤字的解決模式,只剩下借債(借用本國居民儲蓄或者海外儲蓄)或直接赤字貨幣化。

經濟刺激的慣用手段無非就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如果兩種手段都透支了呢?
經濟刺激的慣用手段無非就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如果兩種手段都透支了呢?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無論是通過(向居民貯蓄)借債解決,還是直接赤字貨幣化解決,貨幣現象的背後都是政府用欠條方式借用當前產出。

借——是從未打算歸還的那種借。

四 三個階段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利弊會有不同。

1)工業化早期。投資回報很高,投資基礎設施有助於新興國家迅速進入工業化狀態。這一階段私人的財力非常有限,難以承擔基建重任。財政政策(將居民散財通過稅收或儲蓄聚攏,然後通過財政發揮集中優勢)會發揮巨大的作用,工業化早期一般會有鼓勵儲蓄和稅收較高的特徵。這期間積極財政會有不錯的效果,但金融化程度不深,金融蓄水池尚未形成,無法吸納超量貨幣,積極貨幣政策非常容易轉化為嚴重通脹。這一時期,積極貨幣政策效果極差,但積極財政政策是有利的。

2)工業化成熟階段。基礎建設有了一定基礎,金融深化也有了一定發展,股房開始具有金融蓄水池效果,超量增發的貨幣會被股房吸收,對通脹影響很小。此時市場前沿的私營企業更能把握瞬息萬變的商機。而財政投資會與私營投資衝突,擠佔資源,壓制經濟效率。這一時期,貨幣政策相對來說更能有效地調動私營投資的積極性,刺激經濟發展。成熟的工業國在這一時期一般都習慣於貨幣刺激,較少進行財政刺激。這一時期貨幣刺激具有良好效果,而財政投資效果不佳。但這一時期,畫餅充飢也開始了,風險向未來集中,而眼前一片美好。

3)後工業化階段。資金很多,機會很少,投資環境惡化,貨幣刺激達到極限,利率降無可降。這一時期,資金開始發現,當前與未來商品互換的價格已經極其離譜,這種交換已經極不合算。當前生產=現在交換+未來交換。當資金發現與未來進行商品互換不再合算的時候,一方面金融(現在與未來的交換契約)資產價格有垮塌風險;另一方面,相當一部分產能是服務於未來互換的,未來互換契約減少,還會凸顯當前產能嚴重過剩。此時,當前消費相對於當前產能來說嚴重不足,但居民儲蓄尚較為充足。唯一能夠發力拉動經濟的僅剩財政(借用居民儲蓄)刺激。財政刺激會借用當前產出,可以緩解當前產能過剩問題。這一階段,財政投資的重要性又有提高,現代歐洲和日本,貨幣超發、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情況下,貨幣刺激基本失效,只能依賴財政手段來刺激經濟,疫情之後,美國也逐漸向這個方向轉變。一些專家比如辜朝明等認為這一階段財政借用居民儲蓄拉動經濟是唯一可用的手段(辜朝明認為國家加槓桿置換居民和企業槓桿,修復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同時緩解過剩產能,然後才有經濟復甦)。但辜朝明等並沒有指出國家加槓桿借用居民儲蓄的最終後果。居民儲蓄總會有一天是會被借用一空的,而國家卻從未考慮借用之後如何歸還,這最終將重創國家信用。金融與社會秩序的根基就是國家信用,當國家信用遭受重創時,將直接摧毀秩序。這是以系統崩潰的代價來暫時緩解問題。

小結:

如果只是貨幣政策透支,這是一種畫餅充飢,這會誘導私人部門加槓桿。當反身性出現之時,當前與未來的交換契約(金融資產價格)就會劇烈重置,金融資產價格會崩塌,當前產能會嚴重過剩,但「貨」幣價值仍在。但這一過程並不會影響國家信用,系統不會徹底崩潰,基本秩序尚存。這會與1930年金本位時期一致。

而如果財政政策透支,這是一種借而不還,最終當居民儲蓄借用一空時,就會徹底摧毀國家信用,這會導致整個系統完全崩潰,秩序完全缺失。秩序缺失,理性不存,混亂重歸。比如1948年國民政府時期金圓券。

那,如果出現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透支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宇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