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1年4月9日訊】最近,全球物價上漲的現象引起了所有人的高度關注,通脹的話題熱度不減,可以說是萬物暴漲,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這種趨勢都越來越明顯了。儘管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一再否認通脹,但可以說通脹還是強勢到來了。
我們知道,現在全球央行實行的都是MMT(現代貨幣理論)模式,也就是無限量放水,意思就是不管是民眾還是企業,還是資產市場,央行無限量貨幣供應,不會出現債務斷裂的問題,錢管夠。在這種模式之下,確實金融危機的可能性按理說是降低了。但是,信用貨幣的印刷本質上就是央行的債務,紙幣的放水有一個天敵,就是物價上漲,也就是書面用語中的通貨膨脹。讓我們先來看一下當前全球通脹的情況。
受疫情及其他天災影響,生產供給嚴重不足,原材料不斷漲價,加上美國為首的各個國家央行大放水,關乎民生的通脹已悄悄到來。除了大家熟悉的麥當勞已加價外,環球消費品、糧食飼料、智能電子產品、晶元等都已陸續宣布或預期漲價,意味著央行加息潮恐提早到來——非常不好的兆頭。
全球原材料成本最近不斷飆升,消費品業掀起了加價潮!除了中國生產紙張的企業4月起加價外,美國尿片及紙巾生產商金佰利宣布6月起,在美國旗下產品近全線加價,由嬰兒、幼兒到成人護理產品,以至廁紙,加幅介乎中至高單位數字。美國很多媒體都驚呼美國人將感受到廁所紙價格上漲的壓力了。
全球通脹之勢已是山雨欲來……(圖片來源:WrightStudio/Adobe Stock)
事實上,美國數十家上市公司已相繼發出通脹升溫警告,原因包括供應鏈出現瓶頸、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勞工費用開始提高。製造業巨企3M公司表示,空陸貨運成本提升;零售巨企沃爾瑪則強調,美國各港口擠擁;移動式房屋與家庭用具製造商說,工資成本上揚。總之,漲價的理由各不相同的,但是漲價基本都一致。由於蘇伊士運河被堵塞的影響,本來就直線飆升的全球海運成本也再次大幅度上漲,這也進一步推升了全球的物價。
說到物價上漲,當然要說糧食。提到通脹,就不能不關心糧價。美國今年預計穀物種植面積低於預期,引發供給疑慮,再度推高玉米價格,期貨衝上逾8年新高,大豆期貨價也逼近7年高位。市場憂慮一旦這些關鍵飼料農產品供應緊張,會助長全球糧食價格持續膨脹。
據美國農業部最新預測,今年產季的玉米及大豆總栽種面積,將較原預期約少200萬英畝,促使玉米5月期貨於4月5日漲停,次日仍勁升3.68%,一度衝上每蒲式耳5.85美元,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高;大豆和小麥5月期貨價格也是紛紛大漲。更令人擔憂的是,若農業部預測準確,次季穀物新供應將不足以彌補庫存消耗量。該部門指截至3月1日止,大豆庫存已降到5年最低,玉米庫存也減少到7年最低。當局報告顯示,因過去幾年需求減少,加上極端氣候事件頻生,農民對擴大種植持審慎態度。
與此同時,市場擔心中國市場的需求恐超出美國的栽種量。中國去年向美國採購大量大豆,估計今年維持強勁。而巴西阿根廷的大豆都在減產,巴西甚至限制豆粕的出口,很明顯全球飼料將漲價,那麼肉類、植物油等都將上漲,這是一個連帶的鏈條。
以往引領通脹的主角多數是油價,時至今天已是「晶元」!作為兵家必爭之地,半導體過去大半年以來供應短缺,多家晶元產業鏈廠商頻傳加價,將成本轉嫁予下遊客戶,最終料由消費者「埋單」。由於晶元用途廣泛,電子產品乃至汽車製造業都會採用,因此晶元加價料掀起新一輪廣泛的電子產品漲價潮,勢推高通脹。
世界最大半導體代工商台積電被傳計畫今年底開始取消對客戶訂單優惠,意味明年起訂單加價數個百分點,理由是成本增加。中國的中芯國際也宣布全線漲價。由於供應緊張,晶元及核心原材料水漲船高,已上線的訂單維持原價,已下單而未上線的訂單將按新價執行。在晶元荒之前,半導體代工界曾因減價搶客戰而將報價壓低,利潤相當微薄,後來見產能供不應求才紛紛加價。下半年,手機等電子產品以及汽車等將可能迎來新一輪價格上漲。
儘管世界各國的通脹都已經開始快速抬頭,甚至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採取了加息的動作,但是美聯儲仍然極力否認通脹。不管是美聯儲主席還是其成員以及美國財政部長,都認為1.9萬億的刺激計畫以及2.35萬億的大基建計畫不會給美國帶來大通脹,並認為通脹代表的是美國經濟的強勁復甦,美聯儲可以容忍3%以內的通脹。這裡,我們確實不明白他們為什麼不認為通脹代表的是貨幣超發,如果通脹在今年超過了3%怎麼辦?會加息嗎?這讓我想起了電影《大空頭》裡的美聯儲和財政部的表現,房貸垃圾債券違約率不斷上升,基本上快要爆掉了,但是美聯儲還在極力掩蓋,最終結果就是拿納稅人的錢,給這些貪得無厭的投行們買單。現在看來,歷史是要重演了。
當然,這樣掩耳盜鈴的也不止美聯儲和財政部,還有高盛等一些繼續唱多出貨的大投行,還有美國一些民間的知名學者。
在剛剛舉行的2021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不用太擔心通脹問題」。他說,首先我們還有大量沒有充分使用的能力,這個世界上還有大量沒有充分使用的能力,我們可以採取很多手段,比如我們可以升息,如今我們監控通脹的方式,比五年前、十年前好多了,因為我們有了數據,我們可以馬上從網際網路上獲取,不需要像以前一樣等好幾週,我們有真正好的預測方式,甚至在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出來之前,我們就能發現是否有通脹發生。」
他這段話信息量很大。當然,說加息對付通脹是有道理的,但說因為有好的監測工具,所以不擔心通脹,通脹要等美國統計局的數據等一些說法,就是明顯的自欺欺人。
我們看一下傳統經濟學對通脹的標準定義: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意味著整體價格水平的上升。價格水平主要是指一個經濟中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經過加權後的平均價格。實踐中,我們藉助價格指數,也即商品和服務的平均價格來衡量整體物價水平。
可以說這個教授只是在照本宣科談通脹的定義,他從來沒有意識到,通貨膨脹的發生,在拜登政府決定1.9萬億的財政刺激實施之時,就已經必然發生。美國政府出手就是1.9萬億美元,看上去是給窮人發福利,可美聯邦政府本來就巨額赤字沒錢,哪裡來的這1.9萬億美元呢?
很明顯,通貨膨脹的根源和本質,就是來自政府的無根之水,毫無基礎的虛假信用擴張。這一點在邏輯上非常清晰,只要正本清源,看清其本質,根本不需要任何的統計數據,在拜登政府那1.9萬億的刺激政策一出臺時,就可以明確通脹必然會發生,而且會是大通脹。就像高盛所預料的,我們很多人將在五月份看到畢生從來沒有看到的經濟現象。
很多人只知道通貨膨脹不好,東西貴了,手裡的錢變毛了。這僅僅是表象,他們沒有看到的是,通脹背後,必然會拉大貧富差距,扭曲生產結構,進而帶來經濟危機。
通脹會帶來最明顯的兩層傷害,一個事關貧富撕裂,一個事關階層保衛。對於普通人來說,通貨膨脹後,你的貨幣購買力變弱了,同樣的價格買不到之前同樣的份量了。但是對於有錢的投資者來說,反而是借錢的成本更低了。
這種分歧帶來了未來的通脹的第一層傷害,就是讓本就難以彌合的貧富差距繼續擴大,社會階層的上下兩端越來越遠,窮的更窮,富的更富。
有人可能始終不明白通脹對窮人和富人的影響,這裡我來簡單說一下。
通脹是一種看不見的、粗暴的財富轉移方式,通脹使社會財富轉移到富人階層。因為富人一般是負債投資,使用槓桿,加上資金便宜,錢生錢速度更快;也就是說富人和大企業能夠借到便宜錢再投資,將現金轉化為生產或者固定資產。
那麼,窮人是否也可以使用槓桿?不能,因為這是有門檻的,要有一定經濟基礎和有抵押物。中產階級可貸款買房,這是唯一使用槓桿的地方,其他方面要從獲得銀行低息貸款似乎也不太可能。而窮人習慣儲蓄,厭惡風險。
在通貨膨脹過程中,一般通貨膨脹率都是高於銀行的存款利率的,這就意味著,你將錢存在銀行,實際獲得的是負利率,你取出來的錢的購買力越來越低,根本跑不贏通脹。這就導致了負債者受益,儲蓄戶受損。
所以工薪階層對通脹有最深的焦慮感。富人往往是浮動收入者,而工薪階層主要是固定收入者;通脹起來後,等於政府向全社會徵收通貨膨脹稅;高通脹往往是低利率,富人資產擴張快,而工薪階層只有銀行存款,還得備一點錢看病養老。這就是通脹模式下存錢的窮人越來越窮,貸款的富人越來越富的經濟學根源。
通脹的第二層傷害是,你更難保持你所在的階層了,這主要是針對中產家庭而言的。
比如說,你今年換了房貸利率,從固定轉為浮動,是基於未來長期低利率做出的選擇。這當然是正確的,但是也存在風險,通脹上升將推高名義利率,你未來的還款反而可能是要增加的。估計這次,很多人就會掉進房貸利率的陷阱裡。中國的LPR利率開始上升就是起點。
所以整體來說,無論再怎麼掩飾,通貨膨脹虛假的信用擴張、飲鴆止渴的邏輯本質不會改變、劫貧濟富的本質不會變,這就是當前全球各大央行無節操濫印鈔放水的惡果。這一次大放水是2008年大放水的延續,一旦通脹飆升或者失控,收緊貨幣刺破泡沫也是必然的。到時候可能又是一地雞毛。而這次,很可能比1929年和2008年更為壯觀。
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