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1年4月27日訊】拜登在全球氣候峰會上做出在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半的承諾,並大力宣揚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能帶來的經濟益處。美國氣候特使克里稱,「這將是自工業革命以來最大的經濟轉型」。專家認為,美國將輕鬆重回綠能領導地位,「因為重視環保的歐洲國家都知道,美國的最終承諾比設立空泛目標的中國更可靠」。
美國在綠能研發和投資上領導世界
就在全球氣候峰會進行的同時,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22日舉行一場美中氣候合作的討論會。專家表示,美國將在研發和創新方面保持領先,而在製造方面與中國合作。拜登總統22日宣布的全球氣候金融計畫,將比中國主要支持化石燃料的「一帶一路」計畫更具國際競爭力。這也將導向「美中在國際領導者和國際聲譽上的積極競爭。」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院教授王立德(Alex Wang)在會上指出,儘管國際氣候框架常指4C-合作,協調,競爭和強制(cooperation,coordination,competition,compulsion),「拜登政府是在「競爭」視野中看待與中國在環境問題上的合作,」王立德說。
白宮上月底發布的《美國就業計畫》多次提及中國,要求「重建基礎設施,使美國在與中國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上週一(19日)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承認美國在生產太陽能電池板和電動汽車方面「落後於中國」,但承諾將採取措施鼓勵其他國家在清潔能源上與美國一起做更多努力。
喬納斯.納姆(Jonas Nahm)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SAIS)能源、資源與環境助理教授。他指出,誰將贏得綠色能源競賽的話題,實際在歐巴馬時期就已經提出。
王立德認為美中在綠能產業的競爭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市場的競爭,即在有關碳中和的急劇經濟轉型中伴隨而來的巨大經濟機會。
二是在向發展中國家和其他國家提供援助和其他服務的程度。中國一直在談論綠色「一帶一路」倡議,但沒有足夠的細節,而拜登的全球氣候金融計畫將與中國產生積極競爭。「假設中國一直不停止為發展中國家要求的煤炭提供資金,那會發生什麼呢?人們將使用其他地方的綠色金融。」
這也將導致第三個競爭領域-爭奪聲譽。「誰將成為領導者,誰的治理模式更正確。」王立德說。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公共政策系助理教授許安琪(Angel Hsu)強調,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和對發展的投資,特別是向低碳或無碳經濟的過渡,美國絕對需要,也有實力和中國競爭。「中國的投資主要通過兩家開發銀行,其75%的資金用於資助化石燃料,這與將溫度升高控制在1.5度的目標不符。」
「到目前為止,已有約120名國家領導人承諾到2050年或更晚時期實現脫碳,而主要的問題是,如果不發展自己的能源系統,他們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這是美國可以與中國競爭的地方。」許安琪說。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16年的數據,美國、歐盟和日本在可再生能源,存儲,電動汽車,智能電網和建築,核能以及氫和碳的利用和存儲中已獲授權的專利數量佔絕對主導地位。歐盟的公司和機構獲得了3,498項專利,美國取得2,984項,日本為2,903項。中國1,201項。
在對綠能投資上,美國無疑是領先者。雖然美國對早期綠色技術的投資從2018年的19.2億美元下降到2019年的16.5億美元,但美國仍然遙遙領先於中國的9.05億美元和歐洲的7.48億美元。
綠能產業將帶動工業革命後最大的經濟變革
白宮將其新的承諾視為地緣政治的必要性。國務卿布林肯在峰會前的講話中說,如果美國在氣候變化方面不趕上中國,它將「失去以反映我們利益和價值觀的方式塑造世界氣候未來的機會。美國人民將失去無數的工作。」
白宮23日發布具體措施,「確保將氣候因素納入美國在國內外的所有活動中。」具體措施包括「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承諾到2040年實現淨零排放投資組合,」「由加拿大和美國共同主持的綠化政府倡議」和「發行第一個美國國際氣候融資計畫」等等。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氣候報告也倡議「拜登政府帶領20國集團倡議動員綠色投資,實現綠色債務減免以及促進綠色產業政策。」報告指出,20國需要美國的領導和協作,與其他志趣相投的國家一起切實推進氣候改革。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奧德加德(Liselotte Odgaard)告訴美國之音,「隨著人們對中國做出的承諾越來越不信任,歐洲國家現在期望美國重回綠色技術領導地位。歐洲的綠色企業和行業希望可以向美國出口更多產品,「所以美國重回領導者地位並不難。」
「美國和歐盟在綠色技術上應加強合作,比如綠色的稀土開採,」這既能確保環保採礦,也能使可用於高科技領域的稀土礦產供應鏈多樣化,打破中國的壟斷地位,奧德加德說。
據《紐約時報》報導,拜登政府表示計畫到2024年每年提供約57億美元。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與國會緊密合作以實現這些目標。」氣候特使克里也向各國領導人表示,「即使拜登政府政策受阻,私營部門也將使清潔能源政策成為現實。我認為沒有政治人物可以改變市場上現在發生的事情。」
拜登的新政得到眾多大型企業的支持,承諾要減少自己的碳排放量。《華爾街日報》援引一封數十家企業給拜登的公開信,其中包括麥當勞,福特汽車和谷歌,表示一個更加雄心勃勃的氣候目標將「引導美國政府促進可持續和彈性的基礎設施,零排放車輛和建築物,改進的農業作法以及持久的碳清除。」
專家指美中應在研發和創新領域競爭,在製造層面合作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公共政策系助理教授許安琪表示,美國地方政府和私營部門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一直很活躍。例如,2018年,加州前州長杰里.布朗(Jerry Brown)和前紐約市市長邁克爾.彭博(Michael Bloomberg)在舊金山組織了全球氣候行動峰會,匯聚了來自中國和美國的地方和私營部門的同行。布朗與中國簽署了關於零排放目標和排放交易的備忘錄。而加州有8個不同的國家碳交易計畫,這些都是活躍的非國家層面的不同合作框架。
美國汽車車隊電氣化的過程中,中國公司也發揮了核心作用。總部位於深圳的電動客車製造商比亞迪已在北美市場進行了大量投資,在美國和加拿大都建有工廠。2019年12月,他們宣布與洛杉磯運輸部達成協議,提供130輛巴士,這是當時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次電池電動巴士訂單。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助理教授納姆表示,美中科技公司「已經深入的纏繞」,「競爭與合作是可以兼容的。」
許安琪認為,美中需要合作,「中國生產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太陽能光伏組件,並生產99%的電動客車;在乘用電動汽車方面,它們也佔主導地位,而且每10個風力渦輪機公司中就有6個是中國的。所以美國應該在研發和創新方面與中國充分競爭,然後在製造方面與中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