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廣傳媒CEO何良懋。(圖片來源:看中國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1年4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報導)廣傳媒CEO何良懋(Victor Ho)退休前曾任職加拿大《星島日報》卑詩版總編。去年11月他出席加拿大國會聽證會,列舉中共滲透加拿大華人媒體的證據。很多上一代移居加拿大的老香港已經變成「藍絲」或政治冷感,是什麼令何良懋堅持為香港人發聲?
據外媒報導,去年11月何良懋在加國聽證會上作供指,中國政府利用海外華人的身分認同,對加拿大華人洗腦,並列舉多項證據,證實中共正不斷滲透加拿大中文傳媒。
「一日香港人,一生都是香港人」
近日,何良懋接受香港學者沈旭暉的採訪,他表示,之所以在加拿大出席聽證會、參加撐港活動,並積極為香港發聲,其中一個原因是自己九成九家人都在香港;另外一原因是「一日香港人,一生都是香港人,自己永遠無法磨滅『香港人』這個印記」,因此他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身為「香港人」應有之義。
他續指,自己擁有多重身份,既是加拿大人也是香港人,廣義來說也是地球人,「我不覺得自己有『拋頭顱灑熱血』的情操,只是做了自己的份內事而已,講人話」。
何良懋退休前任職加拿大《星島日報》卑詩版總編輯,他表示工作時自由度不算大,文章被要求「不偏不倚」、「不能左也不能右」,但這並不表示他沒有立場。
退休後何良懋在YouTube上創辦廣傳媒,自由發表看法,無需再避忌。經常受邀上他節目的嘉賓有香港實業家袁弓夷、時評人歐陽永權(老鱷),其他嘉賓還包括對沖基金經理人錢志健、流亡澳洲的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等。何指,目前做節目仍然和做新聞一樣,以公眾利益為出發點。此外,他亦是香港大紀元和看中國時事評論節目的嘉賓。
何良懋表示以前任職媒體時,會以旁觀者角度審視事件包括社運,現在自己參與其中,坦言因為對香港抗爭的年輕人感同身受,「那是我年輕時應該做的事情,不過那時做不到,很多條條框框」,「或者我那時的三觀不及現在的年輕人」;不過年輕人做到了,但就付出了巨大犧牲,很多人被捕,很多人流亡天涯,他說,希望以新聞形式幫助年輕人,雖然不知道能到多少。
若不發聲,何良懋盡可頤養天年,乘郵輪環遊世界,去南極、北極旅行,但他選擇堅持實踐自己的理念,在有生之年為香港社會做出些貢獻,「因為我在香港出生、長大、受教育,我今日的思想是香港給我的」,「香港孕育了今天的我,那我今天回饋香港,又有何損失呢?我講真話,又有何罪過呢?就這麼簡單」。
在有限空間內爭取最大自由
《星島日報》在香港是「藍媒」、建制派喉舌,作為在加拿大《星島》的編輯,何良懋工作上又如何面對公司的條條框框呢?他表示,加國版報紙涉及海外新聞,令他在選材上有自由度。他形容情況如三、四十年前中共改革派和保守派的角力,「在各自的空間內爭取最大自由度」,「打擦邊球,只要不出界,不被人罰離場」,亦不要陷入官司,守住專業信條,「你做就有,不做就沒有,每天都是0和1的掙扎」。
他總結說,一、要相信自己做的新聞可以幫到他人;二、不可違背自己的良知;三、公司不會因自己的新聞被高層責罵或被其他一些實力挑骨頭。不過他直言退休後「恢復一個更真的我」,「今天的天空更廣闊,也沒有包袱」。
身為傳媒人,有沒有受到來自當地僑領的壓力,甚至遭到恐嚇呢?何良懋表示,當年做報紙時的確有壓力,而且壓力很「微妙」(Subtle),「不會明刀明搶」,比如有時領事館發來學漢語的統戰活動新聞稿,「如果不登,他們會打電話來問;如果登得不好,他們會打電話問為何登得這麼小」,「還有國慶酒會,如果你不去報導,他們就會質問」,何續稱,但這些不算壓力,反而會被視為自己工作的動力。
移民加國的前4年,何良懋在香港做傳媒分析,他也出版過幾本書,包括《解構傳媒》、《批判傳媒》和《顛覆傳媒》。現在何良懋在YouTube上建立廣傳媒頻道,節目中他點評時事之餘,也狠批中共和香港政府。
國安法實施後,他仍然敢言,被問到有無收到當地中國領事館的警告?何良懋笑言,很遺憾自己未夠級別,尚未收到此類警告,「我人微言輕,也未收到任何明示或暗示」。另外,他指在加拿大這個自由的社會,要收到這類警告會引發很大震動,會變成國安問題,不過網上小粉紅和五毛的咒罵倒是不少。
他還透露當年在香港時已經收到附有刀片的恐嚇信,事緣他94至96年期間為《星島》、《明報》和《信報》寫評論文章,期間不乏批評共產黨的文章。不過,他說恐嚇信是小事,一封半封而已,當時自己亦無報警。
之所以移民,何良懋指,自己在香港過著「非主流」生活,很少去消遣、飲酒,「既然自己是非主流,不如去主流社會體驗生活,獲取一些經驗」,他坦言,當時已經預測到香港去到某一階段後,就會變成今日情況,因為「中共的控制,只會加強,不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