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的習以為常,現在都彌足珍貴。(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武漢肺炎(COVID-19)爆發至今,台灣疫情陷入嚴峻狀態,從宣布三級警戒開始,大部分民眾都配合防疫政策,盡量待在家。但是日久生厭,因為活動空間太小、不能呼吸新鮮空氣,許多人變得煩躁不安,憶起那些能夠自由外出的日子,倍覺懷念。
平時覺得習以為常的事情,如今都成為珍貴的幸福。透過網路調查,得出了在疫情期令台灣網友感到痛苦焦慮的、不能做的10件事,堪稱是疫情之中的「骨牌效應」。
1、不能出國
新冠病毒自去年開始全球疫情大爆發,國外每日確診、死亡人數急遽攀升,去年3月21日起台灣將全球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三級,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出國旅遊。這項政策打亂了許多人的出國計畫,如今已經一年多不能出國了。
渴望出國,成了網友們爭相討論的最大痛苦之一。
2、不能去上班
全台灣疫情警戒提升到第三級之後,許多企業都讓員工居家上班,或是分流上班,有些行業像是美容業、娛樂業、服務業或是部分餐廳,也因應疫情開始停業,等待解封的到來。
不過目前疫情尚未緩和,居家防疫還在持續,許多人感到既痛苦又焦慮,怕再不上班生活困頓,存款的多寡也間接影響著居家防疫的痛苦程度。
3、不能去看病
疫情期間,民眾非必要就不出門,尤其是像醫院等高風險區更是能避就避,讓許多需要看病的民眾或慢性病患非常困擾,有定期回診的需求,又深怕因此染疫。
為此,台灣健保署推動了因應措施,在全國各個視訊診療指定院所開設「視訊診療」門診,除了配合居家隔離或檢疫、自主健康管理者外,一般門診病人也適用,同時開放複診病人經醫師評估病情穩定可採電話問診,減少暴露風險。
民眾可以用這樣的方式看診,不僅節省時間,也避免在醫療院所內久留。
4、不能去上學
從5月19日全台宣布各級學校全面停課以來,已經過了三周,許多小孩已從「不用到學校很開心」、到「媽媽我們今天要做些甚麼?」,變成「我好無聊,可以去學校上課了嗎?」,各種心境轉折,開始懷念上學的日子,家長們也招數用盡、筋疲力竭。
日前中央宣布三級警戒繼續延長到6月28日,各級學校停課到暑假,看來家長們與小孩間的奮鬥還要繼續。
5、不能看表演
看現場演出是許多民眾休閒娛樂的方式,不論是音樂會、舞台劇還是演唱會。但因為疫情關係,許多表演不是延期就是直接停辦,或是直接改成線上直播的方式呈現,網友們都說好失望。
6、不能去健身
健身風氣近來在台灣相當盛行,許多民眾喜歡在上班前或是下班後就到健身中心報到,不論是重訓或有氧,總要讓自己汗水淋漓才肯罷休。
但是因應全國防疫措施,各式休閒娛樂場所包含健身中心,都配合關閉了,民眾也要待在家做好防疫,許多沒運動就渾身不對勁的網友們覺得苦惱,雖然可以在家自主訓練,但畢竟少了器材就是不一樣,效果也沒那麼好。
7、不能去旅行
去年疫情尚在控制內時,雖然沒辦法出國,還是可以在國內旅行。一到假日,全台觀光景點都人滿為患,也算是疫情期間的小確幸。
但隨著疫情攀升、本土案例增加,全台三級警戒,民眾們唯一出門的機會就是去上班或是每周一次的採買。別說是小旅行了,連帶小孩到附近公園玩都是種奢求。現在每人心中最大的期盼,就是希望疫情趕快過去,能夠自由地到外頭呼吸新鮮空氣。
8、不能到餐廳吃飯
現在餐廳禁止內用,有許多餐廳推出只要外帶就有7~8折的優惠,更有網友收到店員寫的謝卡,感謝他在疫情期間外帶餐點支持店家。
還有外送平台可以為民眾服務,不論是餐點或是生鮮,都可以用外送的方式送到家,只要保持好防疫距離及消毒即可。
9、不能回家鄉
全台三級警戒,想回家卻回不了家。雖然大眾運輸並沒有停駛,但是大多數網友還是決定,等疫情結束再回家。
10、不能去KTV唱歌
之前,每到下班時刻或是周末,總會想約個三五好友到KTV一同高歌歡聚或小酌,因應政府的防疫政策,KTV、卡拉OK等娛樂場所都暫時關閉,疫情期這些都變成了奢望。
許多網友們只好去下載線上歡唱交友APP,關在房間、對著耳麥唱歌,來滿足一下想唱歌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