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第一反應,藏著你的格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網上有人問:「怎樣才能看清一個人最真實的樣子?」一個高讚回答是這樣的:「看他遇事第一反應是甚麼。」
細細想來,的確如此。
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來不及思考的時候,不同的人有著不一樣的應對方式。
一個人格局的大小,往往體現在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裡。
一、遇事見修養
一次跟朋友小薇去商場採購年貨,一路上塞車耽誤了不少時間。好不容易快到目的地了,一輛轉彎的大車突然搶在前面,小薇被迫把車急停在了人行道上。
沒想到旁邊一個過馬路的大姐,對著車就來了一腳。小薇卻只是看了一眼,若無其事地把車開走了。
坐在副駕上的朋友不解地問她:「你不要讓她賠點損失?」
小薇笑了笑,說:「踹一腳能損失個啥,沒準剛才嚇到人家了,本來塞車已經浪費那麼長時間,何必又去浪費時間。」
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於人。」
有修養的人,懂得控制情緒,說話做事有禮有節,使人如沐春風,身邊總有良人相伴。
少修養的人,行為舉止隨心所欲,從不顧及他人感受,讓人憤怒難堪,甚至引發禍事。
人生,總會遇到不稱心,遭逢不如意,學會換位思考,懂得淡然處之,在不知不覺中練就心平氣靜。
二、遇事見胸懷
物理學家丁肇中教授,在一場公眾學術報告提問環節中,就用三個「不知道」回答了學生的問題。
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一問三不知」,讓在場的所有人深感意外。
但他表情自然、誠懇,既沒有明知不說的矯揉造作,也沒有故弄玄虛的賣關子。
隨後,他解釋說因為提問超出了自己的科研範圍,所以無法回答。全場立刻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丁肇中先生學術上的成就本就讓人敬仰,再加上他遇事時坦誠謙遜,更是令人心悅誠服。
有人說:遇事見胸懷。這話一點沒錯。
有人遇到事情不是誇誇其談、抬高自己地位,就是惱羞成怒、生怕丟面子。
真正的大人物,遇事時都表現得虛懷若谷。當人擁有廣袤的胸襟,未來的路天地遼闊。
眼界廣者其成就必大。(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三、遇事見眼界
擁有「華爾街拿破崙」美譽之稱的商業巨鱷摩根,在年輕的時候,曾經歷過一次重大的經濟危機。
1835年,彼時的摩根還只是美國一家火災保險公司的小股東。很不湊巧,公司成立不久,一位客戶家中就突發特大火災,公司面臨巨額賠償。
慌亂中,股東們紛紛要求退股,只有摩根始終堅守商業信條,賣掉了自己的房子,不但想方設法湊齊保險賠償金,還低價收購了其他股東的股份。
支付完賠償後,公司瀕臨破產,難以為繼。
絕望之下,摩根被迫打出廣告:本公司為理賠已竭盡所能,客戶如果再來投保,一律加倍收取保險金。
出人意料的是,前來投保的客戶竟絡繹不絕,而摩根也憑藉這場危機,正式走上了白手起家之路。
眼界廣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狹者其作為必小。
身處低谷時,有人只看到萬丈深淵的黑暗,在絕望和痛苦中自怨自憐;有人卻能看見頭頂的光明,在堅定和樂觀中奮發崛起。
真正困住一個人的,從來都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此時此刻他目光所及。
把眼光投向前方更廣闊的天地,才有可能脫困,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蹟。
結語
這個世界並沒有誰,是真正不可替代的。
想成為一個重要的人,不妨試著先成為一個有格局的人。
一個人格局的大小,往往體現在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裡。
一個人格局的大小,往往體現在事情發生的第一反應裡。
有修養的人,遇事不急不徐,謹言慎行;
胸懷大的人,遇事不卑不亢,謙遜坦誠;
眼界寬的人,遇事不慌不亂,冷靜睿智。
做事有格局,結果不會太差;做人有格局,人緣一定很好。做人有格局,才會有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