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想法引發不同的身體反應。(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大家想創造什麼樣的人生呢?例如,腦中想著「自己過得很充實幸福」「感到很開心、興奮」時,腦內就會建立起充實幸福、開心興奮的大腦迴路。反過來說,如果想像的是「我過得不充實也不幸福,我需要更多錢和地位!」「我真是個差勁的人,怎麼辦」等等的話,就會打造這樣的大腦迴路。前面稱為「快樂迴路」,這種迴路則叫做「不安迴路」。快樂迴路和不安迴路都會以各自的方式引發身體反應,改變現實。
做自己的主人
當快樂迴路運作,大腦會分泌血清素、催產素、多巴胺等「幸福荷爾蒙」,讓人們知足快樂,覺得全世界的人都站在自己這一邊、祝福自己,什麼事都能順利進行。當不安迴路運作,情況就完全相反。大腦會分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讓人們越來越緊張,無法冷靜下來。
在這樣的狀態下,即便三思而後行,事情也不會進展順利。其實,多數人沒意識到自己是被快樂迴路和不安迴路操控著。因此,原本自己才應該是人生主角、運用著大腦,卻在不知不覺中被大腦控制。一旦當被大腦控制,個性、能力、機會、運氣、健康狀態以及所有願望成真的速度,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全由大腦掌控。請扭轉這樣的關係,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主。無論個性、能力或實現願望的速度,應該都由自己控制。我們處於「現實」之中,或許普遍會認為「現實」堅不可摧、是實體和客觀的,存在於我們之外。然而,實際上卻不是這樣。我們所認知的現實,並不是堅不可摧或客觀的,而是自己的內在,也就是意識和腦內迴路的投影。因此,你可以慢慢改變現實。說直白一點,打造新的腦內迴路,改寫潛意識,現實就會產生顯著的改變。
我們受制於潛意識
在這裡要重新介紹一次潛意識。我們可以用冰山來比喻人的潛意識。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不過是整個冰山的一成,也就是冰山一角,是我們能自覺到的「意識」。現在也有人用顯意識來表示這部分的意識。而海面下存在著其餘的九成意識就是潛意識。換句話說,潛意識就是無意識的世界。平常不會進入意識的創傷、阻礙,或限制我們行動的精神障礙或問題,通常會都會被封存在潛意識。其實,主導人們行為的最大力量,不是意識而是無意識,不是顯意識而是潛意識。例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使用筷子、騎腳踏車。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不會刻意告訴自己「先用拇指、食指、中指夾住一根筷子⋯⋯」「左右腳交互踩踏板」,就算一開始須要練習,最後也會很習慣這些動作。顯意識和潛意識的關係就類似這樣。也就是說,雖然一開始由顯意識主導,但重複練習多次、學成功之後,就會變成由潛意識主導,自動做出這些動作。感受上的傾向也是這樣養成的。簡單來講,如果做A這件事的時候,多次感到「痛苦」,「A這件事很痛苦」的觀念就會根深蒂固植入潛意識裡。同時,當想起A或者遇到會聯想到A的事情,就會產生痛苦的情緒,限制我們的行為。就這層意義來講,潛意識是「對已發生的事賦予意義,以及意義的累積」。換句話說即「過去的自我意識」。
創傷或障礙這類無形的東西,越在意就越難以擺脫。(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討好」大腦
很多人都改不掉這樣的感受傾向,進而放不下內心的創傷和障礙。然而我認為,太在意這些東西,不僅沒有意義,甚至還有害。我的意思是,像創傷或障礙這類無形的東西,越在意它們的存在,它們就越頑固,難以擺脫。例如,當同一件事情失敗多次,最後認定「我就是不會○○」,你就會不斷加強我就是「越不會做○○」的想法。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從這樣的「束縛」解脫?
我認為並不是面對創傷、努力克服就好,還要聽聽愉悅的音樂、聞聞令人陶醉的香氛,讓大腦處於舒適的狀態。也就是「討好大腦」。大腦開心後,意識就不會轉向創傷或障礙等過去的事件,而是會朝向你想要的未來運轉。同時,大腦會開始如實地想像你所期盼的未來。這麼一來,由於大腦分不清楚現實和想像,因此會把你期盼的未來當作現實,採取恰當的行動。並且,在持續想像的過程中,你的想像最終會進入潛意識,自動運轉成真,就像拿筷子一樣自然。
本文由世茂出版社授權刊載,摘自《潛意識讓你心想事成:活化大腦,讓現實如你所願》,作者:山岡尚樹/譯者:楊毓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