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德拉爾特阿卡庫斯發現的史前岩石壁畫。(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世界最大沙漠的撒哈拉沙漠發現上萬幅史前壁畫,數千年前這裡曾是青山綠水的宜居之地,曾發展出豐富的人類文明,如今隨時間風化成一片孤寂之地。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僅次於南極與北極的世界第三大荒漠,同時也是世界最熱的荒漠,整體面積超過9,400,000平方公里,相當於美國國土面積。
「撒哈拉」於阿拉伯語中為「沙漠」的複數形式詞彙。由於公元前1600年後發生地球軸心的轉移,導致氣溫上升與降雨驟減,時至今日變為如今的地貌,包括沙丘、沙質荒漠、岩漠、礫漠以及冰水平原與乾谷等生態環境。撒哈拉沙漠中的沙丘能夠達到180公尺的高度,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山嶺、高原與火山地形,比如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脈、提貝斯提高原、紅海丘陵等,最高峰是位於北查德提貝斯提高原內的庫西山,海拔達到3,415公尺。
除了尼羅河等少數例外,撒哈拉沙漠的河流大多為季節性或間歇性出現,從中非洲橫跨沙漠直到地中海,當含水層接近地面時,便會形成綠洲。撒哈拉沙漠沒有大面積的植被地帶,僅有尼羅河河谷、北部高地的地中海植被以及少部分的綠洲生態。南部界限是被稱為「薩赫爾」的半乾旱熱帶稀樹草原,其南部區域是剛果河盆地與南蘇丹,而岩漠地貌佔了「薩赫爾」的大部分區域,僅有一小部分是沙漠。
千年前的青山綠水之地
數千年前,當時有人類在撒哈拉沙漠的「薩赫爾」沙漠邊緣地帶生活,上個冰河時期的環境比現今的撒哈拉沙漠要濕潤。人們在這裡發現超過3萬幅的史前岩石壁畫,接近一半於阿爾及利亞東南部的阿傑爾高原發現,能夠他們描繪當時生活中的動物,比如鱷魚、獅子、大象等,還有人們進行狩獵、嬉戲、游牧的生活畫面,能夠從這些栩栩如生的壁畫看見當時是個樹木茂盛、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的環境,這些岩石壁畫大約來自6千到8千年以前。
另外撒哈拉沙漠也出土許多恐龍化石,比如豪勇龍、約巴龍以及非洲獵龍等種類。
史前岩石壁畫的年代
考古學家們根據這些史前岩石壁畫的內容,劃分成四個時期,又稱為「四牛時期」:
一、黑牛時期
開始於新世前後,當時是一片廣闊的河流沖積平原,由於尚無發現人類活動,故取名為「黑牛時期」。
二、水牛時期
這段期間大約是從3萬5千年前到公元前8000年之間。阿爾及利亞東南部、查德和利比亞發現岩石壁畫,推測於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之間所繪畫,能看見人們頭戴圓型盔帽並使用弓箭、斧頭、棍棒狩獵獵物,有出現犀牛、水牛、象以及河馬等動物,壁畫使用已滅絕動物的奶汁混合顏料所繪製。
三、黃牛時期
這段期間大約是從公元前7500年到公元前4000年之間。人們已經開始使用精打磨加工的武器與工具及陶器,並開始遊牧生活,這些動物是來源於亞洲,能發現一些規模較大的村落遺蹟。
四、奶牛時期
這段期間大約是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700年之間。人們已經開始從事大規模農業,並引進奶牛、駱駝、馬等動物。約莫於公元前1220年前後,他們與腓尼基人學會關於鐵器的使用與鍛造技術,腓尼基人當時建立橫跨撒哈拉到埃及的大帝國聯盟。
公元前2500年時,撒哈拉轉變成如今的沙漠地帶,僅剩一些綠洲的居民,而尼羅河谷以充沛的水資源造成的茂盛生態,成為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
公元前500年時,開始有希臘商人到沙漠東部邊緣地帶開發商機,並在紅海沿岸建立商業殖民地,大西洋沿岸的沙漠西部也有迦太基人進行一些市場開發。由於當時國家僅控制沙漠的北部與東部邊緣,因此沙漠邊緣的居民經常遭受游牧的柏柏爾人攻擊。
後來外來的阿拉伯人引進駱駝,使得貿易得以穿越沙漠,順利開通北方與南方的貿易往來,使沙漠綠洲逐漸成為商業中心,是撒哈拉沙漠歷史上的最大變化。一直到數個世紀後,歐洲人發明瞭大帆船,歐洲國家開始繞過撒哈拉地區向外掠奪資源,當時忽視撒哈拉沙漠蘊藏的礦產資源,直到現代才逐漸開發這些經濟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