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出巡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清太祖努爾哈赤為軍事行動和狩獵的需要創建了軍民合一的八旗制度。主要由明朝末年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部分東海女真所組成,是八旗制度的最原始成員和主幹。滿族人按八旗制分隸各旗,平時生產,戰時從征。
初建時.不僅在軍事上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產職能。清朝統一後,太宗皇太極為加強對旗人的束縛,增強了八旗制的軍事職能,又建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
八旗兵分為京營和駐防兩類。京營是守衛京師的八旗軍的總稱,由朗衛和兵衛組成。侍衛皇室的人,稱朗衛,且必須是出身鑲黃、正黃和正白上三旗的旗人,如紫禁城內午門、東西華門、神武門等由上三旗守衛。駐防是指駐防全國各要地的八旗。京營總兵約十萬,駐防兵人數也在10萬左右。
清王朝入關以後,為不失祟尚武功、倡導騎射之風,由清太宗皇太極確立大閱制度。順治年間定為每三年舉行一次大閱典禮。屆時,皇帝全副武裝,親自檢閱王朝的軍事裝備和士兵的武功水平。參加大閱的滿、蒙、漢八旗(共二十四旗)軍隊則銨旗列隊,依次在皇帝面前表演火炮、鳥槍、騎射、佈陣、雲梯等軍事項目。
1、正黃旗
以旗色純黃而得名。正黃,鑲黃和正白旗列為上三旗,上三旗內無王,都歸皇帝所親統,兵是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至清末,是八旗滿洲中人口最多的一個,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
2、鑲黃旗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內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清末時的規模是轄84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13萬人。很多清皇室成員都是鑲黃旗,如嘉慶帝的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貴妃,「垂簾聽政」的慈禧和慈安(也稱東宮)都是,朝廷的高級官員中也有不少是來自鑲黃旗的。
3、正白旗
位置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以旗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旗而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這以後就成了定制。正白旗是皇帝親統旗之一,旗內無王,兵為皇帝親兵,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清末規模為轄86個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製單位,100~300人為一單位)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八旗鎧甲。(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4、鑲白旗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於分統,清末時的規模是84個整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5、正藍旗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閃電河流貫,鄰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潔前與正黃,鑲黃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3個整佐領又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6、鑲藍旗
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質色為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7個整佐領又一個半分佐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5萬人。
7、正紅旗
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規模為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1.5萬人。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紳也是正紅旗人。
8、鑲紅旗
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請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紅色鑲白而得名,鑲紅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6個整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光緒帝的寵妃珍妃就是鑲紅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