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新小吃「清蒸大白」表達民怨(網絡圖片)
宋代民間有道小吃,叫「油炸秦檜」,表達人心對姦佞的憎恨。昨天上海人在網上曬出用僅有的麵粉製作的一鍋「清蒸大白」點心,白衛兵們整齊劃一地躺在蒸籠上,藍口罩,藍手套,從頭包到腳的防護服,惟妙惟肖。
近兩個月來,上海等城市實施嚴苛的封城措施,全面清零,大門貼封條,樓道佈滿鐵絲網,小區用鐵板,欄杆,電線圍得紮紮實實,禁止居民外出。大白使用工具破門而入,強行拖人去方艙,或者入室以消殺名義打劫。有評論說中國的強制抗疫措施是「無血戰爭」。事實上並非無血,侵犯人權的措施已經使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網友總結的好:在北京,有三個地方每天都排著幾百米的長龍,分別是毛紀念堂、國家信訪局、美國大使館。這三條長龍,一條在幻想過去,一條在控訴現在,一條在奔向未來。
沒有條件去排長龍的人,封在家裡清蒸一道大白也是一種表達方式吧。
瘟疫不是今天才出現在人類社會的,《說文解字》裡註明「疫」—「民皆疾也」。「疫」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現,東漢著名經學家何休曰:「民疾疫也,邪亂之氣所生。而「瘟」字的出現要晚得多,文獻中最早追溯到東漢末年蔡邕著《獨斷》,直到東晉以後才逐漸盛行。瘟最初和「溫」通用,表示疫病通常和發燒有關。
張道陵天師、祖天師、正一真人 (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東漢末年至晉初年,地方強權橫行,為官的貪贓枉法,老百姓怨聲載道,世道昏亂中爆發全國性大瘟疫20多次。
當時幫助百姓治理瘟疫最有名的是張道陵。
張道陵原名張陵,沛國豐人(今江蘇徐州)。是「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的後代。張良輔佐劉邦打天下,建立了兩漢王朝。張道陵從小想也做官,輔佐漢室朝廷。當他做到縣令時,看透了世道,感到為官政令於世道無益,功名利祿改變不了生命的長久。儘管朝廷一再挽留,張道陵還是辭官,入鵠鳴山(一作鶴鳴山,在今四川大邑境內)修道。後來,他創立了正一道教,改名張道陵,也被稱做張天師。後人稱他為道教三祖之一。
張道陵尊老子為道祖,奉《老子道德經》為最高經典,並自編《老子想爾注》發揮老子的道家思想。以「道」為最高信仰。
張道陵為人治病。並授民取鹽之法,後人稱「陵井」(用鹹井水熬鹽)。解決了當地百姓無鹽吃的困難。百姓得其益,蜀地好幾萬戶的人當了他的弟子。張道陵給眾弟子立條制,使弟子隨事輪流出米絹器物樵薪等;從不施刑罰,而是以善道治人。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張道陵在巴山蜀水引導眾生,開發他們的善心和奉獻精神。他帶著眾人開路架橋,修木鋤草,清理垃圾。以義務勞動,擔負方圓百裡的公共事務這種方式作為天人溝通的一種方式。他啟發人們實修善心善念,而非用強制粗暴的手段改變這一地方的人的生活樣式。
那時,瘟疫幾乎連年不斷,醫療手段有限,染疫而亡的人不計其數。說來神奇,張道陵有一個治病方式,非常靈驗。看上去平淡無奇,不是什麼飛沙走石的除魔布陣,也非張道陵大顯身手,神通廣大。那是怎麼做的呢?
張道陵讓染上瘟疫難受得要死的人,靜靜的回憶,一生當中都犯過哪些錯誤,幹過什麼錯事,傷害過誰,欺辱過誰,一樁樁一件件,親筆記下來寫在紙上,扔到水中流走。重要的是一定要同時發自內心向神明起誓,不得復犯罪,以生死為約。
這個方法很有效,人只要照做,自省過失,誠心悔改,果然燒退了,不咳了,體力恢復了,免疫力也增強了。家家戶戶人傳人,幾十萬人的病都好了,瘟疫消失不見。
這個方法拿到今天只會讓人嗤之以鼻,有人會說,科學如此進步,戴口罩、酒精消毒、隔離、全民強制注射疫苗,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次…直到達到群體免疫指標。這才是現代防疫王道。先不說各國現代防疫措施的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單就中國上海等地的強制清零封城等政策的執行下,產生的人道、經濟等次生災害已經讓全世界觸目驚心。清零封城倘若文革2.0版。老百姓灶台上白衛兵被「清蒸」這樣的行為藝術就是人們發泄積壓的憤懣的一種方式。
人在做天在看,又道:「舉頭三尺有神靈」,「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相知」古代很多君王相信「敬天保民」,一旦發生大災害或瘟疫,都會反省自身德行,發願改進。例如漢安帝大飢荒流行時下達「罪己詔」,當年黃河決口,咸豐也下過「罪己詔」,說自己「薄德」。當然各級官員也會反省自己的施政,使橫徵暴斂,貪贓枉法有一時的收斂。
當社會上上下下都啟動善念,天人感應,人們敬重神明,重德向善,人與人之間也會多些互敬互重,「清蒸」,「油炸」,跳樓投湖,刀刃濺血等民間表達憤恨的事情自然會減少。民怨沸騰,戾氣重重的社會只會災害四起,何談國泰民安。社會整體的運作順利的話,防疫才會顯現效果。用強制手段草菅人命,只能造成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