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香港維多利亞港夜景。(攝影:龐大衛/看中國)
雖然亞洲金融風暴距今四分一世紀,但對於我們這代人,很多情境至今仍然歷歷在目。奇怪是,當時身處中國大陸的人,那怕是院校中的經濟學者,彷彿對當年發生過甚麼事,完全懵然不知。近年甚至有不知從那裡跑出來的歷史修正主義,說當年香港能安然無恙,全靠北京出手。
事實上,中國人民銀行要到1994年,才正式廢除多年來自欺欺人的匯率雙軌制。匯率雙軌制,說穿了就是官方牌價並非真正的市場匯率,而所謂的市場匯率,又不是真正一般老百姓可以兌換到外幣的兌換率。當時在中國大陸要購買到外來的進口貨,甚至本來供出口貨品,先要有外匯券;外匯券,就只有外賓旅客和商人,才能以外幣換得到。無錯,這個制度變相就是保護主義,同時間也是一種極端的外匯管制。
時至今日,中國大陸仍然有外匯管制,以上所提到的保護主義,亦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只不過在操作上更加細膩,但本質上仍然是限制大陸裡面的消費者和投資者,不讓他們隨便可以買到牆外的產品,投資海外。其實大陸的朋友亦有不少是心知肚明,這堵圍牆就是要他們乖乖做神奇國度的韭菜,不斷地被收割。
話說回頭,1994年的匯率制度改革,其實是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關。世貿的前身是國際關貿總協定,在1995年改組成今天的世貿。中國大陸本來可以是創始締約國之一,但當時其中在談判桌上的其中一個障礙,就是匯率形成制度。所以1994年的匯率改革,是為加入世貿而做;名義上人民幣匯率是自由浮動,但實際上是對美元的管理浮動。
根據外匯管理局的數字,中國的外匯儲備由1994年開始急升。1993年1月中國的月度外匯儲備為201.38億美元,金額與1991、1992年的年度平均相約。但由1994年1月起,中國外匯儲備的金額由年初的251.61億美元,倍增至年底的516.2億美元。由1995到1996年,中國外儲又再由547.89 億美元倍增至破千億美元。
其實當時亞洲各國,也就是後來在亞洲金融風暴時遭到「洗倉」的國家,其實多少都有類似的現象。1990年代亞洲各國構成泡沫經濟的原因之一,是日本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19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後,日央行透過擴大信貸以保銀行免於倒閉,但資金卻從日本流走亞洲各國。那怕是當時仍然在圍牆後的中國大陸,一樣有資金的流入,結果反映在外匯儲備的增長。
1990年代中國大陸的外匯增長速度,遠高於出口貨額增長,原因是資金流入。一般人未必容易地去察覺到資金的流向,但從市場上的一些現象,也可以略知一二。例如當時日本大型百貨公司八佰伴,就是先於1990年落戶香港,然後進駐中國大陸。1996年八佰伴國際將總部由香港遷到上海。但最終八佰伴在亞洲金融風暴中宣布破產,同時被揭發八百伴日本母公司原來嚴重虧損,管理層在帳目造假隱瞞。
但在1990年代為中國大陸創匯最強大的力量,始終是香港的股市。自1993年7月青島啤在香港上市,在港掛牌的紅籌股企業,成為了中國外匯儲備增長的重要來源。甚至在1997年10月亞洲金融風暴期間,紅籌仍然繼續在香港「抽水」。其中最經典的一幕,莫過於在1997年10月23日上市,其後重組並易名為中國移動的中國電信(941)。無錯,當日亦是史上有名的「黑色星期四」,香港的同業隔夜拆息抽高至 300 厘;當其時香港銀行體系流動性大減,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中國電信上市時被凍結的資金。這家巨無霸最終抽走 42 億美元資金,而當時整個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亦不過是1378億美元。
由1997年底到1998年中,中國的外匯儲備雖然仍然有些微增長,但是當香港這個窗口也自顧不暇時,從香港流入中國大陸的資金亦大減。無獨有偶,當時曾一度被譽為「紅籌之父」的梁伯韜所創立的投資銀行百富勤,也因為在印尼投資虧損而破產。由1998年到2001年,其實中國大陸尤其是廣東省,亦受到影響;若干廣東省的銀行不良貸款比率高達五成,省企如粵海企業等亦經歷兩年多的重組工程。最終粵海「死過翻生」,還是要靠廣東省政府向注入東深供水項目;這個項目最主要收入,就是香港人每年以高於市場的廿億價格,購買賣東江水,是名副其實的抽水業務。
所以,說香港在亞洲金融風暴安然無恙是因為中國政府,是顛倒是非黑白;若非香港一直讓中國大陸抽水,又何來的改革開放的經濟奇蹟?
(本文為《新貨殖列傳》之三)
利世民
追蹤作者 https://linktr.ee/unsubject
(編按:利世民是香港時評人、財經專家,現為香港《看中國》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