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善良,叫作「不打擾」。(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學會尊重別人的幸福,是給自己積一份幸福。有一種善良,叫作「不打擾」。
一對喜悅的父女
火車上,有一對父女。女孩大約10歲的樣子,穿著紅色的小棉襖,大大的眼睛格外明亮。而她的父親,穿著略顯過時的中山裝,沒理過的鬍子,略顯疲態。
火車一開動,小姑娘顯得格外激動,一直盯著窗戶外面,眼裡充滿了喜悅。「爸爸,這是我們經常吃的韭菜嗎?長得可真茂盛呀。」
女孩聲音格外清脆,很多人聞聲往外看去,卻發現窗外不是韭菜,而是一片麥田。「這不是韭菜哦,這是麥子,可以用它來做饅頭。」爸爸糾正說。
接下來,女孩又把黃色的野花描述成綠色,把巨大的廣告牌當成是黑板。他的父親也都微笑地一一糾正了。
聽到女孩張冠李戴的話,鄰座一個女人忍不住笑了起來。「沒想到長得挺俊的一小姑娘,腦子居然有問題啊。」
雖然盡力壓低了聲音,但顯然被女孩的父親聽到了。一絲尷尬從這位中年男人的臉上閃過,過了一會,那位父親又堆出了憨厚的笑容,賠不是般地說:「對不起啊,我女兒的眼睛一直看不見,剛做了一個大手術,第一次看見世界,她有點激動,希望沒能打擾到大家的休息。」
說完後,便把小姑娘抱在懷裡,告誡她要小聲說話。小女孩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整個人仿佛蔫兒了一樣,無精打采地趴在桌上發呆。
也許是發現了女兒的異常,父親開始刻意和女兒搭話。可任憑父親如何扮鬼臉說笑話,小姑娘卻總是一副興趣索然的樣子,沉默了一路。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摧毀別人的幸福,就在一瞬間。
兩歲學說話,一生學閉嘴,不打擾別人的幸福,就是一種基本的教養。
不打擾別人,是一種教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一對默契的夫妻
有一個中年婦女,常常在街角擺地攤。每到中午飯點,她的丈夫一定會給他送上熱乎乎的飯菜。這個男人總是笑盈盈地看著妻子吃飯,雖然算不上富裕,但也有平凡的幸福。
那天,像往常一樣,女人在地攤前熱情地吆喝著。男人騎車趕來,帶著內疚的笑,「餓了吧,抱歉今天來晚了。」女人抬頭看了一眼丈夫,眼裡閃過一絲羞赧的笑意,「沒有沒有,今天不咋餓呢。」
男人憨憨地笑著,慌忙從車筐里取出飯盒,遞給女人說:「別忙活了,快點吃吧。」
這時,旁邊走過來一個中年大姐,大姐看了看飯盒,又看了看女人。搖頭道:「哎喲!這飯看起來一點油水也沒有,大妹子你怎麼能吃得進去誒,還有我說你一個大男人,成天讓女人出來擺攤受苦,真是不爭氣呀。」
說完,還嗔怪地看向男人,發出嘖嘖的感嘆。然後,轉動著肥胖的身體,晃晃悠悠地走了。
瞬間,空氣好像凝固在兩人之間。女人揚了揚手裡的飯盒,苦笑一下,開始吃起來。男人面帶愧色的看看女人,嘆一口氣,把臉埋進了圍巾裡。
有人說:你眼中的苦難,也許是別人眼中的幸福。
這種幸福,是一種心靈感應和默契,無關榮華富貴,也無關名譽地位。
這種幸福,像無聲綻放的花兒,只將馨香,灑在心田,化作地久天長。
人活著,發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滅別人的燈。不打擾別人的幸福,是一種高級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