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十八學士圖。(圖片來源:公用領域 國立故宮博物院)
關於下棋,紀曉嵐寫了兩個故事,發人省思。
據占卦人童西澗說,他曾見兩人下棋,其中一人事先畫出一張棋局圖,放在竹箧裡。下完棋,打開一看,與棋盤上的棋局完全一致。不知這是什麼法術。
《前定錄》中載,開元年間,宣平坊的王某,為李揆算功名。王某交給李揆一個信封,裡面有幾十張舐,說:「你被任為拾遺那天再打開看。」後來李揆經李口推薦,皇上叫大臣考他的文章。第一個題目是《紫絲盛露囊賦》,第二個題目是《答吐蕃書》,第三個題目是《代南越獻白孔雀表》。
李揆從上午十一點一直寫到下午七點才寫完。三篇文章中,共塗改了八個字,旁邊加了兩句註釋。第二天,他被任為左拾遺。過了十多天,他才拆開王某給他的信封,裡面有三篇文章,和他寫的三篇文章相同,連塗改、註釋處都一模一樣。
可見古時就有這種法術,下棋人不過是向別人學得了這種法術而已。舉筆構思、臨盤布子,即便是當事人也往往料不到結局,而算卦的卻能預先知道。可見看似隨機任意的事還是逃不過定數,那些巧取豪奪,整天忙於勾心鬥角的人,能不能罷手呢?
另一回在德慎齋一次扶乩,大仙降臨卻不作詩,只署名劉仲甫不知是誰。有位圍棋國手說:「他是南宋的圍棋國手,著有棋訣四篇。」他便請大仙下棋。壇上判道:「下棋我必輸。」再三請求,大仙同意了,果然輸了半子。大家說:「是大仙謙讓,鼓勵後進?」大仙判道:「不是。後人事事都不如古人,唯有測算天象和下棋勝過古人。有人說,在古人的基礎上精益求精,所以能夠更進一步。這是就測算天象而言,而不是指下棋。因為世風日薄,人情越來越狡詐。傾軋攻取之術,相互激發,變幻萬端,不留一點餘地。古人不肯幹的事,後人往往肯幹;古人不敢冒的險,後人往往敢冒;古人不忍用的計策,後人往往敢用,所以處世鑽營都超過了古人。棋術是心計的一種,所以宋、元的國手與明代比差了一路,與現在的國手比,則差了一路半。古時的國手大敗不過輸一路。如今的國手有的輸至二路三路。這就是踏實和虛浮之別。」
大家又問下棋有沒有常勝秘訣。大仙又判道:「沒有常勝秘訣,只有常不輸的秘訣,不下棋就常不輸。我靠前生的聰慧做了鬼仙,置身世外,名利之心全無,一切都是逢場作戲,勝敗有什麼關係?當事者為一得一失而手鬥,還當謹慎呀。」在場有久經世故的人,不禁歎息。(出自《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