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發展是重中之重,但人才短缺是「命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日本宣布限制晶元製造設備出口,未來中國晶元自主研發或更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提出解決技術「卡脖子」的問題,其中半導體產業發展是重中之重,但人才短缺是「命門」。
3月31日,日本政府表示將限制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包括用於清洗、沉積、光刻和蝕刻的設備。
日本技術出口管制與美國遏制中國製造先進晶元能力的努力保持一致。日本是尼康公司和東京電子有限公司等主要晶元設備製造商的所在地,製造商需要為所有地區尋求出口許可。
日本曾經主導晶元生產,但其市場份額已下滑至約10%。儘管如此,它仍然是晶元製造設備和半導體材料的主要供應商。東京電子生產全球約五分之一的晶元製造工具,而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和Sumco Corp生產大部分硅晶圓。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俊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正在履行作為技術國家的責任,為國際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
他說,希望停止他國將日本先進技術用於軍事目的,並沒有考慮具體的國家。
尼康發言人表示,其兩款光刻機的銷量可能會受到影響,但對收益的影響尚不清楚。「我們將繼續遵守任何規則,並努力在其中取得最大成果。」
其它公司也表示,他們將遵守新的出口限制,但沒有說明管制可能對其業務產生什麼影響。
路透社認為,日本這一決定是在外務大臣林芳正訪問北京之前發布的,這將被視為美國的一次重大勝利,美國宣布全面限制獲取晶元製造技術,以減緩中國的技術和軍事進步。美國需要工業巨頭日本和荷蘭的合作,才能使其措施有效,並確保其公司不會面臨競爭劣勢。這兩個國家在1月份同意加入美國限制向中國出口可用於製造14納米以下晶元的設備,但沒有公開宣布該協議,以避免激怒北京當局。
荷蘭本月表示,它計畫限制晶元製造設備的出口,例如ASML Holding NV(阿斯麥)的晶元製造設備,該公司主導著用於製造晶元的光刻系統市場。
3月3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記者會上被問及日本出口新規時,表達了不滿和進行了譴責。
拜登政府將晶元作為封堵的重點產業,聯合歐洲和亞洲的盟友對北京當局展開最大範圍的封鎖,一個覆蓋晶元製造全行業的和全供應鏈的封鎖鏈正在形成。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國際晶元聯盟發布各類限制措施,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或更艱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提出解決西方技術「卡脖子」問題,但晶元人才奇缺。
美國之音3月30日的報導認為,突破晶元封鎖談何容易,人才短缺卡住中國「命門」。如果說美中科技競爭的核心是晶元競爭,那麼中國目前就處於最為艱難的時刻。它在設備、技術、材料等幾乎所有關鍵領域都落後於美國和西方,按照中國媒體的說法是被西方「卡住了脖子」, 在半導體人才方面更是差距巨大。為突破封鎖,北京當局正在集中資源,希望通過所謂「制度優勢」加快人才的培養,但這種努力同樣面臨許多困難。
據中國半導體協會的預測,2022年中國晶元專業人才缺口將超過25萬人,到2025年,這一缺口將擴大至3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