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人民幣國際化對匯率和中國外匯儲備也產生反噬作用。(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7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7月3日,有消息稱印度部分煉油廠用人民幣購買俄羅斯石油,中國媒體則報導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消息。但之前俄羅斯認為不划算才停止盧布與印度盧比結算談判,而所謂的人民幣國際化對匯率和中國外匯儲備也產生反噬作用。
路透:印度部分煉油廠開始為俄羅斯石油進口支付人民幣
據路透社7月3日獨家報導,瞭解情況的消息人士稱,印度部分煉油廠已開始用人民幣支付從俄羅斯進口的部分石油。
由於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改變了其主要出口產品的全球貿易流向,印度成為俄羅斯海上石油的最大買家。5月份印度從俄羅斯的進口量升至創記錄水平,其中俄羅斯產品佔印度石油進口總量的40%,而去年同期為16.5%,同時也削弱了從伊拉克和沙烏地阿拉伯的購買量。
一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如果銀行不願意以美元結算貿易,一些煉油廠就會以人民幣等其它貨幣付款。」
印度石油公司是該國俄羅斯石油的最大買家,6 月份成為第一家以人民幣支付部分俄羅斯採購費用的國有煉油廠。印度三傢俬營煉油廠中至少有兩家也以人民幣支付部分俄羅斯進口產品。
美元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主要石油貨幣,因俄羅斯受國際制裁而被排除在美元和歐元結算體系之外,如今人民幣在俄羅斯金融體系中開始發揮作用。
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大部分能源也已轉向人民幣結算,俄羅斯在今年第一季度取代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
消息人士稱,目前無法立即確定印度的煉油廠用人民幣購買了多少俄羅斯石油,儘管印度石油公司已用人民幣支付多批貨物。此外,印度煉油商還以阿聯酋迪拉姆結算了部分購買俄羅斯石油的非美元付款。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首選是用美元付款,但煉油廠有時會在賣家要求時以迪拉姆和人民幣等其它貨幣付款。」
另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國際石油公司已要求俄羅斯石油公司考慮使用非受制裁實體管理的船隻供應石油。
另一家國有煉油商巴拉特石油公司也在探索用人民幣支付俄羅斯石油。「許多貿易商(賣家)堅持要求人民幣付款,」消息人士稱。
儘管印度不承認西方對莫斯科的制裁,而且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也可能不會違反這些制裁,但印度銀行對此類進口的清算付款持謹慎態度。
俄羅斯拒絕用盧布和印度盧比結算貿易
5月4日,兩名印度政府官員和一位直接瞭解此事的人士說,此前數月的談判未能說服莫斯科將印度盧比納入其外匯儲備中,印度和俄羅斯停止了以盧比結算雙邊貿易的談判。
對於從俄羅斯進口廉價石油和煤炭的印度進口商來說,這將是一個重大挫折,他們期待兩國能建立永久性的盧比支付機制,從而降低貨幣兌換成本。
一位印度政府官員說,由於貿易逆差對俄羅斯有利,莫斯科認為,如果制定出這樣的機制,它最終將實現超過價值400億美元的年度盧比盈餘,並且認為盧比不斷積累是「不可取的」,這對俄羅斯來說絕對不划算。
印度盧比不能完全兌換,印度在全球商品出口中的份額也僅為2%左右,這些因素降低了其它國家持有盧比的必要性。
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不久,印度就開始探索與俄羅斯建立盧比結算機制,但目前還沒有以盧比達成交易的消息。大多數貿易以美元計價,但越來越多的交易以阿聯酋迪拉姆等其它貨幣進行。
人民幣國際化會衝擊匯率和外匯儲備
7月3日,中國大陸媒體多以「人民幣國際化又有大消息!印度煉油商用人民幣購買俄石油」類似的標題報導印度部分煉油廠用人民幣購買俄羅斯石油的消息。
但是,人民幣國際化已經產生了反作用。
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無論官媒如何吹捧中國經濟,但百業凋敝,數據上的「靚麗」難緩經濟之寒。特別是自4月份至今的數據均顯示,自從去年12月放開「清零」封鎖措施後帶來的反彈已經放緩,內需不足消費無起色。雖然中國央行釋放流動性到金融系統,但實體經濟並未因此受益,反而出現金融空轉的現象,即資金在金融系統裡打轉。房地產方面同樣是反彈了一下下之後就萎了,樓市交易量下降。另外,外需減少出口也放緩,銀行結匯率總體偏低、售匯率較高,這意味著外貿企業選擇將更多資金轉化為美元存款,而非兌換為人民幣,也是外貿偏冷的一個直觀表現。
對於近期關於人民幣貶值,有分析說,其中一個原因是人民幣國際化產生的反噬效應,即俄羅斯、阿根廷等國家在國際市場上拋售人民幣換美元。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認為,北京當局在人民幣貶值的問題上,目前處於騎虎難下的境地,人民幣國際化也處於一個不倫不類的狀態。
宋維駿分析指出,例如,阿根廷用4.5萬億比索和中國央行換了1300億人民幣,阿根廷拿到人民幣之後,會在國際市場上兌換成美元,去購買需要的物資。沙特的招數兒更絕,是直接將人民幣在上海黃金交易所換成黃金。國際上的人民幣越多,國際上空頭擁有的彈藥就越多,中國的外匯儲備就會不斷的減少。所以,如果北京當局想控制匯率,那就沒辦法讓人民幣國際化;如果想讓人民幣國際化,必須得讓人民幣自由兌換。但是,這兩方面北京當局都沒辦法完全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