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很多疾病都和血栓相關,包括肩頸痠痛、腦梗塞、中風、高血壓、心肌梗塞等。(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現代社會很多疾病都和血栓相關,包括腦梗塞、中風、高血壓、心肌梗塞、肩頸痠痛、靜脈曲張等。血栓是「隱蔽殺手」,因為血栓一旦堵塞血管,會癱瘓血液的運輸系統,可能致命。據統計,超過八成急性發作的心臟病、腦中風,與動脈血栓有關。血栓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時間,嚴重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健康。但是血栓大多無徵兆,記住「一個字」,遠離血栓。
血管堵塞的原因
血管為什麼堵了?無論是哪裡的血管堵了,都有一個共同的「凶手」——血栓。
血栓就是「血液中的塊狀物」,像塞子一樣堵塞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遂造成突然死亡。
血栓產生在腦部血管就導致腦梗;在冠狀動脈產生就形成心梗;血栓堵塞到肺部則是「肺栓塞」。一些和血栓有關的病,例如:腦梗塞、心肌梗死、下肢血管病等,都是血栓對人體造成的嚴重傷害。
最令人感到可怕的是,99%的血栓是沒有任何症狀和感覺的,甚至到醫院做血脂、血壓、心電圖等常規檢查,一切指標正常,卻突然發生血栓。
血栓性疾病包括動脈血栓、靜脈血栓
血栓性疾病包括動脈血栓、靜脈血栓,動脈血栓相對而言更常見一些,但靜脈血栓曾經被認為是少見病,一直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1、動脈血栓:心梗、腦梗的根源
心梗、腦梗的根源就是動脈血栓,尤其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續上升,最明顯的就是心肌梗死,以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而令人擔憂。
2、靜脈血栓:無症狀的「隱形殺手」
雖然靜脈血栓栓塞症被列為第三大心血管殺手,但遺憾的是知曉率卻很低。靜脈血栓被稱為「隱形殺手」,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絕大部分靜脈血栓沒有任何症狀。
形成靜脈血栓有三大主因: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血液高凝狀態。靜脈曲張患者、感染患者,和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患者,以及長期久坐久站者、孕婦等都是靜脈血栓的高危人群。
靜脈血栓輕者出現發紅、腫脹、發硬、結節、痙攣性疼痛等症狀。嚴重的話發展為深靜脈炎,患肢皮膚呈現褐色紅斑,繼而紫暗紅腫、潰爛、肌肉萎縮壞死,周身發熱,患肢劇烈疼痛,最後可能面臨截肢。如果血栓堵塞肺動脈而成肺栓塞,恐怕會危及生命。
記住一個字 血栓不上身
連續4小時不運動就會增加患靜脈血栓風險,因此,要遠離靜脈血栓,「動」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1、長期久坐不動:最容易誘發血栓
建立「久坐不動易患血栓」的觀念,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是預防血栓的好方法。
乘坐長途飛機和深靜脈血栓發病關係密切,研究發現,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也已成為發病的一大誘因,醫學專家把這種病稱作「電子血栓」。如果坐在電腦前90分鐘以上,會導致膝部血液流動減少50%,增加血栓形成的機率。
建議使用電腦1小時就應該休息片刻,起身走動一下,伸伸胳膊,活動踝關節,拉伸小腿肌肉等。
在預防血栓方面,走路功效強大。(圖片來源:Adobe Stock)
2、走路:從頭到腳防血栓
走路是世界最佳運動之一,不僅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
在預防血栓方面,走路功效強大,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防止血脂堆積在血管壁,進而防止血栓形成。
「三五七」原則 走路防血栓
「三五七」原則是:「三」指每天步行3000米以上,保證30分鐘,要堅持下去。
「五」是指一星期運動五次以上。
「七」是指運動後心率+年齡=170。例如:50歲的人,運動後心率達到120次。(具體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調節,身體極好者可達到190次,身體不好者不要超過150次)
如果覺得「三五七」原則比較複雜,那就記住:每天至少快走30分鐘,直到身體發熱,甚至微微發汗,就可以達到鍛練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