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舊金山與習近平會面後召開新聞會。(圖片來源:BRENDAN SMIALOWSKI/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1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肖然綜合報導)拜习會於11月15日落幕,在军事对话、打擊芬太尼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在臺海等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看中國》採訪了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政治評論家王軍濤,他認為這次拜習會與他之前的預料基本一致,也有民運人士認為,這次拜習會給中共苟延殘喘的機會。有中國問題專家指出,美中之間其實並無信任,未來美中關係走向尚需觀察。
王軍濤:拜登沒有讓步
王軍濤認為,這次拜習會雙方都達到了一定的目的。
「拜習會跟我的預測基本上一致,對美國來說是讓習近平就範,就是說我一方面要長期競爭,第二方面我要圍堵,第三方面,作為世界領袖,我還要讓你來配合我領導的事件發展和人類發展格局。但習近平開始對這個有牴觸,用王毅的話說,你不能這邊打著我的臉,那邊還要讓我給你賠笑臉去跟你合作。但是呢這次你看出來,拜登在所有這些問題上都沒有讓步,包括習近平提出臺灣問題都沒有讓步。但是另一方面,在合作問題上呢,習近平是準備知道美國不讓步情況下,要進行合作。」
「所以我覺得拜登基本上達到了他的目標。其實很多問題雙方並沒有展開談,是因為他倆只要表示可以談了,他們各自帶著一個團隊就可以接著談,比如經貿,何立峰甚至在拜習沒開會之前就已經開始和美國財長對口談判了。所以我覺得習近平此行呢,在那麼多的美國企業高管面前發表講話,就是表示自己願意在現有的地緣政治情勢下謀求中美關係的發展,因為拜登對他的所有的這些挑戰和壓力都是在地緣政治方面的,這是拜登展現的戰略目標。」
「從表面看,拜登好像讓步很大,表現的太熱情,而習近平呢就好像顯得就比較有面子,我覺得美國人就是這樣的民族,他要實踐自己的標準,他不在意一些面子,只要不是國家尊嚴受到挑戰,他不太介意政治家的面子問題。他可以放下身段,只要能夠達到這個目的就好。」
「但是,我在這之前,我說共產黨這樣做要達到兩個目標,我覺得習近平也基本上達到了。第一條目標就是要一個公關秀,表示你看拜登對中國很熱情,你看拜登求著我來談,結果他自己跑到美國土地上,他還說拜登求著他,國內一些媒體也在朝這個方向炒作,習近平就是要用拜登的熱情來為自己的領袖地位背書。」
「第二個目的,習近平現在經濟上陷入嚴重困境,他希望通過恢復中美貿易等等,美國商務部對很多中國高科技公司和高科技領域包括投資領域都進行了限制,但仍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貿易是可以討論的。在這一點上,所以我覺得呢習也達到了目的。」
「總的來說,還是習近平做了一個讓步,放棄了美國你要是不放棄對我的侮辱、把我當做競爭對手,我就不跟你談合作,這個(前提)他放棄了。但是他現在放棄是因為國內的內政和經濟壓力。那麼他要一個面子來鞏固他的權力,讓中國人看到了這個大國得到了美國和世界的確認。」
「美國2024年是選舉年,要降低膨脹,至少有一點中國很重要,就是需要恢復在疫情期間被打亂的供應鏈,在這方面中美貿易的這種規格要起很大作用。」
拜習會之際,恰逢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向國會提交700多頁報告,從多方面論證中共實際一直都視美國為最大敵手,王軍濤認為這個報告意義很大。
「所有事情是發展中的,我剛才講的拜齊會雙方達成的都是短期目標,從長期上我們也看到了,拜登15日在記者會上回答記者問時表示他仍認為習近平是獨裁者。這就說明拜登心中對中共對習近平的看法沒有變化。
「另一方面,習近平雖然說中國從來不想以美國作為對手,他又在說瞎話。不過呢眼下雙方都有他們各自想達到的目的。」
陳維健:拜習會續了中共的老命
民運人士陳維健在《北京之春》11月月刊上發表題為「拜習會續了中共的老命」一文。
文章寫道,「習近平說:中國不走殖民掠奪的老路,不走國強必霸的歪路,也不搞意識形態輸出。中國沒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國的規劃,美國也不要有打壓遏制中國的打算。拜登總統強調了人權的普世性以及所有國家尊重其國際人權承諾的責任。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侵犯人權、包括在新疆、西藏和香港侵犯人權提出了關切。就臺灣議題,拜登總統強調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而且歷屆行政當局幾十年來都是一貫的。他重申,美國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習態度強硬:美方應該將不支持「台獨」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停止武裝臺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
陳維健認為,習暫時對美服軟,不取代美國了,不輸出意識形態了,只要美國不遏制中國,這是中國的經濟不得不使習近平屈從,但這是暫時的,一當中國經濟復甦就會露出爭霸的本性。而拜登只要恢復中美兩國軍事聯絡(避免軍事衝突)就達到目的了,拜登重申一個中國的政策是為了台海和平。但這一重申將話語權讓給了習近平。陳維健推測,拜登背後應該得到了習暫時不打臺灣的承諾。
陳維健認為這次習拜會「給本來已經捉襟見肘的中共續了老命」,固然有美國利益與世界安全的考量,但這是「飲鴆止渴」,重演「農夫與蛇」的故事。
習在晚宴上對美國商界領袖講話時強調「合作共贏」,中國願意做美國的朋友。陳維健說,韜光養晦的政策只能用一次,也只能相信一次。習反美轉了一圈又回到鄧小平的不出頭,不爭霸,善於藏拙。但是,如果這次美國又信了,「是自己找死」。
文章最後寫道,「這個世界只要中共政權不倒臺,幾乎世界上所有問題都難以得到解決,因為問題的背後都有中共的影子,都是中共作梗。解決中共是解決問題的根本。美國是沒有看到,還是不想看到。也許對美國來說穩住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獨裁國家,最有利於美國。當然這只是政客狹窄之見,而非政治家的遠見。」
專家:美中沒有信任 兩國關係未來走向尚需觀察
11月16日,美國喬治城大學中國問題研究專家韋德寧(Dennis Wilder)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舉辦的研討會上指出,芬太尼管控問題是拜登政府及美國國會關注的議題,目前美國每年有近十萬人因為濫用芬太尼而死亡。這次拜習會隨然在芬太尼相關藥物管制上初步取得共識,但非法藥物工作小組的運行成效尚有待觀察。
參與上述智庫研討活動的美國學者普遍認為,從宏觀看,拜習會並不代表美中關係有止跌停損、重返合作。隨著2024年美國及臺灣的總統大選即將舉行,此次APEC峰會是拜習在選戰前的最後一次面對面會談,其更大的目的是管控分岐,而不是有意推進緩和美中關係的進程。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亞洲研究資深副總裁車維德(Victor Cha)說:「美中不會現在開始出現合作關係。兩國還是在全面的競爭,建立溝通管道只是確保競爭不會升級成衝突。」
拜登今年兩次稱習近平為獨裁者,凸顯美國並不信任中國。「我們不相信中國,他們說他們愛好和平,但是又在臺灣周邊任意行事。而我們說我們沒有在脫鉤,但又不斷強調供應鏈及科技管制的問題。美中間的相互信任度達到了有史以來最低,彼此間完全沒有信任。」韋德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