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2日,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中)主持在耶路撒冷召開的每週內閣會議。(圖片來源: MAYA ALLERUZZO/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2月1日訊】最近美國總統拜登、歐盟領袖,聯合國秘書長等一再表示,要求以色列接受巴勒斯坦分治的「兩國方案」(Two-State Formula),但納坦雅胡總理拒不接受,原因很簡單:接受之日就是他下臺之日,他不會自掘墳墓。他不接受的背後,當然有很多現實的考量。
巴勒斯坦問題牽涉久遠的歷史、文化、政治方方面面的問題。自從奧圖曼帝國瓦解之後,中東地區的大氣候是衝突多於合作,戰爭多於和平。由於宗教、種族、政治等問題,中東地區的權力集團趨於碎片化,如真主黨、哈馬斯、胡塞組織、蓋達組織、庫德族,塔利班、伊斯蘭國等,他們各擁地盤、軍隊與武器,為地區的情勢帶來不安,相關國家都將安全問題置於重要的考量。大氣候不利於和解。再加上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大國的介入,他們各懷鬼胎,更使問題複雜化,擴大地緣政治的衝突。
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的核心問題。生活期間的巴勒斯坦人與猶太人各有理據,也有各自的問題。194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181號決議案,將巴勒斯坦這片土地一分為二,56%歸猶太人的以色列國,44%歸巴勒斯坦人所建立的國家。巴勒斯坦人認為,他們的人口比較多,但分得土地卻比較少;猶太人人口比較少,但佔了超過一半以上的土地,覺得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要討回公道,因而引發了1948年5月以色列建國之後第一次的戰爭。表面上看起來猶太人佔領的土地比較多,細究之下會發現,大部分的領土其實是在南部的內格夫(Negev)沙漠,在當時的科技及農業水準之下,這一片12,000平方公里的沙漠,不具有什麼經濟價值。
兩國方案目前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提出已30多年,當前主要有兩方面的問題,1,巴勒斯坦內部缺乏共識;2,戰爭帶來了極大的變動;3,以色列右派政府不同意。巴勒斯坦內部目前是呈現「一國兩治」的情況,在Ramallah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受到國際138國的承認,基本上逐漸接受了兩國方案,但也有附帶的條件;在加薩的哈馬斯(Hamas,巴勒斯坦抵抗運動)組織他們是絕不贊成。雙方意見難以彌合。這也是去年10月7號開始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恐攻的一個基本原因。
納坦雅胡政府不接受的原因犖犖大者如下:1,領土的劃分問題。從1948年以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發生了多次大大小小的軍事衝突,以色列的佔領的土地也隨之擴張,目前雙方的邊界線跟1947年已經大不相同。巴方目前要求的是回到1967年之前的邊界線,這一點以色列是不能接受,在這個方案下,以色列必須要歸還很多的土地,包括具有戰略與農業價值的戈蘭高地,約旦河西岸及東耶路撒冷。歸還領土在任何地方都是一個艱鉅的、不可能的任務。
2,難民的返鄉權利及財產補償、賠償問題,由於多年的戰亂,尤其1948年的戰爭,造成了大批巴勒斯坦人逃亡鄰近的國家變成一無所有的難民,他們的財產被沒收,有家歸不得,幾十年來人數已經增加到5、600萬人。他們的返鄉權利無法實現,原先擁有的財產也無法得到補償。巴勒斯坦游擊組織以及哈馬斯的成員很多都是生長在難民營之中。他們一代又一代生活在難民營之中,累積的仇恨也一代又一代的傳遞下去。他們既不能返鄉,又無法得到任何的補償。
3,約旦河西岸及衍生的問題。約旦河西岸原本屬於巴勒斯坦的領土,數十年來以色列在那裡建立了144個屯墾區,還有約100個軍事崗哨及聯絡道路,分割了這片土地,並加諸各種的安全管制,長期引發當地人民的反抗,衝突事不斷,近三年來有惡化趨勢。歐美國家及聯合國迭次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增建屯墾區的不合法行為,但以國不為所動。目前約60萬猶太人居住其間,要完全撤退,遷前往何處,補償金的來源等,都會面臨極大的困難。以色列這一場戰爭已經耗資2000億美元,財政出現極大的缺口,新年度的總預算中又增加了70億美元的支出,但戰爭何時能結束也說不准,加薩重建與安全措施勢必要花費更多的經費,能用到西岸的資源,十分有限。
4,耶路撒冷的地位及東部屯墾區問題。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猶太教、回教三教的聖地,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政府都視之為首都。主權問題在宗教及政治上既敏感又複雜,雙方要達成共識極度困難。川普(特朗普)總統在2017年12月公開承認耶路撒冷屬於以色列,並且把美國的大使館由特拉維夫遷往當地,引起巴勒斯坦人的不滿、憤怒,爆發了多次流血衝突。以色列在東耶路撒冷設立屯墾區,每一次都引發雙方的衝突吧及國際的指責。未來耶路撒冷舊城這僅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一邊一國」概念之下誰屬是一個棘手的難題。
5,以色列需要一個安全無虞的保障。在敵人環視敵對之下,以色列政府特別注意國家的安全。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之下,改革方案才會踏出一小步。以色列軍隊基本上完成了對加薩哈瑪斯的掃蕩,但對於他們未來的安全保障,仍有疑慮。對未來巴勒斯坦國的性質及非軍事化有更多的堅持。
6,水資源的爭奪。巴勒斯坦地區缺水,每年平均的雨量也十分有限,雖然以色列已經發展出有效率的海水淡化系統,做到全年不缺水,但它還是掌控了巴勒斯坦地區大部分的水資源及地下的涵水層。以色列是否願意在兩國方案之下釋放資源,解除控制,讓水資源與巴勒斯坦人共享仍存在變數。
7,以色列目前極右派政府反對「一邊ㄧ國」方案。2022年12月,納坦雅胡的團結黨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好不容易以政黨利益的分配方式,拼湊了一個超過國會議員半數的政黨名單組閣成功。這個以色列第37屆內閣是有史以來最右傾、最保守的,由7個政黨組成,一共64個席次,只比總席次120席的ㄧ半多4席。這些政黨都反對兩國方案,6個少數政黨中,但只要有一個退出,內閣就會瓦解,必須要重新選舉,而目前是在戰爭期間也不適合舉行大選。納坦雅胡總理即便是在國際壓力下接受某種「一邊一國」的方案,也會立刻受到內閣其他政黨成員的反對、牽制,進而倒閣。他既不願、也不能接受「一邊一國」方案,接受之日就是他下臺之日。
以色列面臨的國際大環境,周邊的軍事安全形勢,巴勒斯坦內部的鬥爭、與哈馬斯的戰爭及國內的政治生態,是否會接受「一邊ㄧ國」的方案,看起來只能夠以拖待變了。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