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成鋼教授(本人提供)
【看中國2024年2月26日訊】(接上)美國斯坦福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許成鋼教授近日接受《看中國》專訪,分析了中國經濟存在一個致命的「癌症」,他分析了中國股市猛跌的原因,並預測了2024中國經濟將衰退到什麼程度。
記者:2月8號,習近平在春節團拜會上發表講話,稱即將過去的兔年,經濟總量超過126萬億元,糧食總產量再創新高,就業、物價總體平穩,放眼全球仍然是「風景這邊獨好」。您怎麼看他這段話?從今年年初的種種跡象包括中植集團爆雷和股災,請預測一下中國經濟衰退的程度。
許成鋼:他這個經濟成就的重點是經濟的總量。實際上這並不是最近這兩年的成就,而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使得這個總量變很大了。中國的經濟體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我們討論的不是經濟的總量,而是經濟的增長。那麼中國這些年裡遇到了非常嚴重的問題,中國2022年的實質經濟增長應該是負的,2023年的經濟增長應該是零到1%之間。那麼實質上中國遇到的巨大的困難,它是結構性的。22年負增長是和動態清零是不可分的,動態清零給了中國的經濟造成非常嚴重的打擊,但是,中國經濟面對的問題不單純是因為清零政策,而是有大量的這種結構性的問題。
這種結構性的問題之一就是房地產,房地產上游和下游,加上房地產自己統合在一起,佔了中國GDP的差不多1/3。另一個就是中國的整個進出口,在過去的一年裡,沒有什麼增長。
所以統合在一起,就是中國的經濟基本面出現的問題,只要沒有能解決這些問題,結構性的問題就沒有解決。那麼經濟增長也不可能恢復。
以上我們講到的是這個供給側,如果你再看需求側,這個問題就更嚴重,中國的家庭收入只佔很小的比例,這就導致消費佔GDP的比例只有40%,甚至都不到。我們拿美國做一個對比,美國和其他的發達國家消費佔GDP的比例都是70%。中國消費如此之低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收入太低,導致進出口不能增長。
那麼,在這個背景下,再加上房地產行業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在那個領域裡你只要投資就是賠錢。進出口整個的沒有增長。所以2024年的經濟增長一定是不樂觀的。
記者:您在許多訪談中都重點談到了這個「軟預算約束」,您說它是「一個所有的共產黨國家的通病」,而且您把它形容為「癌症」。請您談一談?
許成鋼:這個軟預算約束是經濟現象,是制度帶來的經濟現象,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基本問題。
經濟學領域的和金融學領域的很多人也是不知道這個概念。是因為這個概念提出來的時候,是專門針對共產黨國家的,是專門針對共產黨國家改革的。
人們過去有一個天真的理念認為,國有經濟在計畫經濟裡運作的不好,是因為沒有可能做出來好的計畫。所以你只要讓國有企業在市場上運作,在市場上互相競爭,那麼國有企業就能和私有企業一樣有效率,而且由於他是國有企業,還能夠同時執行政府的政策,達到市場達不到的目的。但是事實上,國有的企業在市場競爭的時候,當資不抵債時,政府會幫助它,政府會使得它不破產。那麼這所謂不破產,這就是軟預算約束。
由於他不破產,就導致所有的國有企業的經理們,管理人員們,政府的官員們就不擔心它會破產。那麼這就成了問題了,在市場經濟,每個企業必須面對的是市場運作另一層要求,就是當這個企業資不抵債的時候,它必須負責。這個東西是決定性的,它決定了私有企業有正常的激勵機制,有正常的淘汰的機制。
當軟預算約束的時候,它就喪失了正常的激勵機制和淘汰機制,這就導致了在市場經濟裡,國有企業膽子會非常大,不斷的去借錢。就是我們今天看到在中國出現的這些問題。
很多不懂得這個概念的人,誤認為這是一個過時的概念,這是一個很深的誤解。比如說,經濟學裡最最基本的道理是市場的價錢是由供給和需求共同決定的,這個道理也有200多年了。我們不能因為它是老的道理,那今天它就是一個無效的道理。
軟預算約束的理論提出來的時間是80年代,是直接針對中歐所有共產黨的改革的經濟理論。那麼它之所以是癌症,是因為它是直接是這個制度的產物,在這個制度下,這個問題是沒辦法解決的。
共產黨是以國有企業作為執政基礎的,而國有企業逃不脫這個軟預算因素。蘇聯東歐的無數的事實也告訴我們這一點,這個理論幫助我們理解這個事實。
那麼中國自己實際上早在1998年就已經出現過非常嚴重軟預算約束問題,那一次中國怎麼解決的呢?解決的辦法是實質上的大規模的私有化,只不過沒有使用私有化這個名字,幾年以後中國又加入WTO。有了這兩個重大的引擎,一個就是私有經濟,一個就是貿易,才使得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把中國從瀕臨破產中拖出去。
現在中國重新進入到1998年那個時候的問題,但是現在不能化解,兩個引擎都關掉了。
中國現在嚴重的打擊了整個的私有企業,打擊了所有的私有企業家的基本的信心,使得整個的私有部門投資是大幅度的下降。現在中國主要依賴的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要做強做大,而國有企業正好就是軟預算約束產生的那個部分,軟預算約束的問題又捲土重來,大規模的給全社會造成問題。
一個就是股市,在股市裡邊的所有的國有企業都不破產,使得中國的股市是一個軟預算約束的假股市。中國的證券市場從來就不是正常能運作的市場,是一個充滿了軟預算約束的市場。
另外一個就是規模更大的中國房地產和地方財政,因為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建立了無數的融資的平臺,因為融資平臺都是國有企業,他們敢借錢,銀行敢借給他們這麼多錢,大家都不害怕破產,這就是最典型的軟預算約束問題。把中國的經濟給拖到軟預算約束裡邊去,我們叫它是癌症,就是這個道理。
記者:最近新聞稱,中國司法部等部委召開會議表示啟動了民營經濟促進法的起草工作,將加快立法。但是很多民營經濟就是信心不足。您認為北京當局這種行為,能不能挽回民營經濟呢?
許成鋼:只要看企業家們的反應就很清楚了,企業家們都是戰戰兢兢,他們很害怕,不敢投資。道理非常簡單就是因為他們的基本權利得不到保護,那麼任何的政策都是沒有用的。
和這個情況相反的是,在中國這個八九十年代的時候,雖然那個時候企業家的基本權利也沒有得到保護,反而還有相當多的人居然有信心,敢於去幹。就在於在那個時候,共產黨當時是以經濟發展作為它的主要目標,這些共產黨的幹部為了要陞官,要非常努力的發展當地的經濟,要保護自己管轄內的私有企業。
當時的黨章和憲法,根本不承認私有財產,都不保護私有財產。在沒有正式的法律保護情況下,之所以那些私有企業能發展,是因為各地的黨政在暗中對他們實際上是有保護。而當地的經濟增長和他們的陞官是有緊密關係。
但是現在對企業家的各種打擊,已經反反覆覆出現了很多,在這種非常普遍的打擊的情況下,這些企業家們已經非常膽寒了。
再加上過去曾一度流行的,為了要陞官,地方政府之間競爭經濟增長,這個東西也已經不在了。所以沒有人實質上的去保護私有財產,私有經濟就沒有辦法做投入,這就使得他再出臺什麼政策也沒有用。
記者:中國最大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宣布,將它在德國的電動車價格下調5%至15%。奔馳公司已就此發出警告稱,其利潤受到電動車價格戰的殘酷打擊。英國《金融時報》警告說,中國產能過剩,正在全向世界輸出通縮,您覺得中國的通縮會對世界經濟造成怎樣的衝擊?對於中國通縮,您覺得美歐該如何選擇?
許成鋼:由於人民幣在國際金融裡起的作用很小,所以我並不認為中國通縮本身在國際金融裡會造成很大影響。但是在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國內的需求又非常的疲軟,企業為了要還能夠銷售,那麼它會不惜降價,會以非常低的價錢出口,從發達國家的角度看,認為這是傾銷。
所以,國內需求嚴重不足,產能嚴重過剩,的確中國面對通縮的困境,所有的發達國家會面對這個傾銷問題。但無論是歐盟,還是美國,他們有整套的面對傾銷法律。我的估計當面對大規模傾銷的時候,會啟動他們的面對傾銷法律。
還有就是中國的電動車,太陽能板和電池,它覺得非常尊重的向歐洲銷售,實際上現在歐盟也已經開始了整套的這些調查和聽證,就是防止它對歐洲的工業的衝擊。
另外,目前的國際貿易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地緣政治問題。在21世紀初,就是20多年前的時候,當時人們沒有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地緣政治,所以美國幫助中國加入WTO,美國向中國提供了最合國待遇,這才使得中國獲得了巨大的國際貿易的機會和融入了全球化。但現在地緣政治決定了無論是北美國家,還是歐洲國家,還是日本甚至韓國澳洲,都已經從地緣政治上有非常高的鞏固,產生所謂的脫鉤。
脫鉤其實不是個經濟的問題,是必然政治。美國不再用脫鉤這個詞,而叫脫風險。他的風險說的最大的因素,不是經濟,不是企業,不是市場,是必然政治。他擔心中國共產黨拿某些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作為武器,來整治這些國家。所以從國家安全的角度講,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講,它要避免那產業鏈被控制。這和當初中國加入WTO的時候是完全不同的,那麼這就使得中國的對外貿易面對了非常巨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