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台灣絲竹室內樂團展現傳統與現代元素
圖說1:華府台灣絲竹室內樂團。(攝影:謝心宇/看中國)
【看中國記者謝心宇報導】華府台灣絲竹室內樂團於3月9日在馬州洛克維爾市蒙哥馬利學院Robert E.Parilla Performing Arts Center舉行了年度音樂會,主題為「春雨鄉情」,吸引了眾多樂迷和音樂愛好者前來欣賞。這場音樂會融合了中國傳統絲竹樂器和西方室內樂的元素,展現了豐富多彩的音樂風貌。
華府台灣絲竹室內樂團成立於2017年,團員大都是在學生時代的國樂社或是國樂班中受到了傳統民族音樂的薰陶,想跨越時空重拾當年的感動,將獨特的中華民族絲竹之聲飛揚在大華府的多元文化中。本次音樂會的主打曲目是兩首以台灣歌謠為題材寫成的現代絲竹樂作品《滿面春風》及《雨》,結合其它充滿台灣風味的樂曲。演出人員包括女高音陳綠萱,笛子鄭仁豪,琶琵兼低音提琴陳建國,中阮林子益,揚琴徐腕佑,古箏林玉惠,二胡陳正大提琴向思蘋,打擊呂元喬。
在音樂會上,華府台灣絲竹室內樂團的演奏家們帶來了一系列精彩的表演,包括傳統的絲竹樂曲以及對現代音樂的詮釋。他們保留了中國傳統絲竹樂器的精髓,包括二胡、笛子、古箏等,與鋼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等西方樂器結合,運用現代作曲技巧和編曲手法,不僅豐富了音樂的層次和風格,也讓觀眾感受到悠久文化底蘊與深厚傳統的同時,也能體驗當代音樂的創新與多樣性。
圖說2:琵琶獨奏《大浪淘沙》。(攝影:謝心宇/看中國)
圖說3:笛子獨奏《春到湘江》。(攝影:謝心宇/看中國)
當著名華府女高音演唱《陽關三疊》時,現場觀眾熱烈鼓掌,驚嘆她如此宏亮的歌聲,加上古箏和蕭的伴奏,音樂在三疊中層層遞進,或濃烈或淡然,形像生動地描述了唐代詩人王維與友人依依不捨的相別與喋喋不休的珍重。在上半場演奏最後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時,熟悉的旋律引起台下觀眾的共鳴,這首不分男女老幼都能郎郎上口的曲,是在1977年經鄧麗君演唱後廣為流傳,成為華人社會乃至全球傳唱度最高的中文歌曲之一。整場音樂會氛圍溫馨愉悅,觀眾們紛紛鼓掌喝采,對演奏家們的精湛技藝和音樂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這場音樂會不僅豐富了華府地區的文化生活,也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音樂盛宴,讓人們在春天的氣息中感受到濃濃的鄉情。
圖說4:女高音獨唱《陽關三疊》。(攝影:謝心宇/看中國)
這種傳統與現代元素的融合,使華府台灣絲竹室內樂團的表演更加多樣化和包容性,吸引了不同背景和喜好的觀眾。他們的音樂既保留了傳統的韻味,又具有現代的活力,展現了樂團成員的專業素養和創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