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停辦護照!俄軍打不下去了!拜登突對中共出手(視頻)

發表:2024-03-20 15: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8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大家好,歡迎來到《看風雲》節目。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普京成功連任,五月將訪華。俄烏戰爭拖不下去了,俄國軍官陣亡間隔僅5個小時,俄羅斯可能會在明年失去進攻能力。中國電動車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拜登發布重大行政命令。大量中國人「潤」出國,中共當局收緊甚至停辦護照。

普京五月訪華

普京剛在一場沒有真正對手的總統大選中「獲勝」,這是他第五次連任。據路透社報導,他將在5月訪問中國,這將是普京在新任期內的首次出訪。

據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3月18日發布的計票結果,普京以87%的得票率獲勝,他對俄羅斯長達24年的統治將再延續6年。

普京以壓倒性的得票率勝出,而習近平「更勝一籌」,去年3月在被稱為「橡皮圖章」的中共全國人大會議上,習以「全票」當選為國家主席。

普京順利五連任,但美國、德國、英國及波蘭等多國外交部先後表態,質疑俄羅斯大選的正當性。

輿論認為,普京監禁聲勢最高的異議領袖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而納瓦爾尼上個月卻突然在獄中離奇暴斃,等於普京無勁敵挑戰。這樣的總統大選既不公平,也不具有「合法性」。

不過,不少中國網友留言諷刺說:「至少俄羅斯人還能投票選總統,我們連選票都沒見過。」

俄羅斯的主要夥伴中共國、印度、朝鮮,以及俄國的中東盟友土耳其等國紛紛向普京表達祝賀。

習近平發賀電表示:「你再次當選,充分體現了俄羅斯人民對你的支持。」

早在中共政府表態前,普京已先一步向中共示好。普京在發表勝選談話時表示,俄中關係是國際關係中的穩定因素,兩國的國家利益一致,「我相信這種關係將會維持下去。」

普京還不忘討好北京說:「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王維正教授表示:「普京再度當選讓習近平有抱團取暖的感覺,因為他們兩個都在西方陣營以外。」

普京預定5月7日左右舉行總統就職典禮,然後他將訪問北京,與習近平舉行雙邊峰會。西方外交官早就預言,普京會選擇北京作為他新任期出訪的第一站。

普京與習近平經常吹噓他們兩人之間的密切關係,兩人會面已經超過40次。

普京2022年2月悍然揮軍入侵烏克蘭後,俄羅斯遭到美國和西方盟國的強烈譴責和一輪又一輪嚴厲的制裁。

北京不僅沒有指責莫斯科的侵略行動,反而趁機加強與俄羅斯的政治、外交和經貿關係,甚至大肆購買俄羅斯因為西方制裁賣不掉而被迫打折出售的能源產品。

根據中共海關總署的統計,去年1月到11月中俄貿易額達到2182億美元,超額完成兩國設定的到2024年雙邊貿易額超過2000億美元的目標。

臺灣勵志協會(TIA)執行長賴榮偉表示,俄中兩國現在也是不得不合作,因為俄羅斯需要中共的幫忙,而中共正被美國圍堵。但兩國也存在競爭關係,普京也會很在乎中共的一帶一路會不會趁俄烏戰爭之際,侵蝕到俄羅斯的地盤。

其實俄羅斯一直對中共存有戒心。英國《金融時報》本月初透露了一份俄軍機密文件,揭示了俄軍應對中共入侵的演習場景,並描述了何時用核武對抗中共。

已持續兩年多的俄烏戰爭仍在膠著中,俄羅斯人經歷了二戰以來,傷亡最慘重的戰鬥。

美國和英國情報機構都已確認,俄羅斯戰鬥人員總傷亡至少超過30萬人。截至本月初,俄羅斯部隊軍官損失超過3,700人。全面戰爭已過去750多天,俄國軍官平均陣亡間隔時間只有大約5小時。

從這些傷亡數字就可以看出戰爭的殘酷性。

有人推測,按照目前俄羅斯軍隊人員的消耗速度,戰爭可能只能再維持幾個月。俄羅斯可能很快就會因為失去有戰鬥力的部隊和重型武器裝備,而不得不停止軍事行動。

軍事專家夏洛山在「時事軍事」節目中表示,在美國軍隊中,士官(NCO)是部隊基層的領導核心,負責執行軍官的戰場指示並照顧部隊,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執行命令。而俄羅斯軍隊沒有士官軍銜,使得俄羅斯軍隊缺乏基層連隊的領導力。

他說,俄羅斯人似乎一直停留在舊的指揮模式上,他們實行的是一種居高臨下頭重腳輕的指揮方式,尤其不適應現代活躍的動態戰場。西方軍隊的實踐證明,士官是小部隊的領導核心,對基層部隊至關重要。包括中共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在試圖複製這種模式。

而俄羅斯軍隊沒有士官,使得部隊缺乏戰場主動性,甚至舉步維艱。隨著低層和戰地指揮官的傷亡,俄羅斯士兵經常因得不到明確指令而失蹤,導致戰友之間溝通混亂、缺乏信任。

俄羅斯軍隊一直在消耗蘇聯時代的武器庫存,以解決烏克蘭戰場上的武器供應問題。

最近,普京提議進行戰略武器和太空談判,以換取暫停烏克蘭的戰鬥。西方的解讀是,俄羅斯從前蘇聯繼承的武器庫存正在持續耗盡。隨著這些戰爭資源的消耗,莫斯科可能會在明年失去進攻能力。

拜登發政令

美國政府持續與中共「脫鉤斷鏈」,近期聚焦在中國產的電動汽車產業上。

中國的電動汽車在過去幾年迅猛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共當局的補貼政策。

去年,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佔到了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二。其中,中國電動車龍頭企業比亞迪(BYD)生產了190萬輛,超過了特斯拉的140萬輛。

這一增長勢頭引起了美國和歐洲的警覺。

3月14日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表示,中國產電動車可能會收集美國信息,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美國政府正在對中國聯網汽車的安全性展開調查。

12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對媒體表示:「先進的電動車、自動駕駛汽車上,裝有成千上萬個半導體和感測器,會大量收集駕駛者、車輛位置、車輛周圍環境等信息。你希望把這些數據傳送到北京嗎?」

其實早在2月28日,拜登就發布了一道行政命令,授權司法部長採取措施,防止美國人的個人數據大規模地被轉移到受關注的國家。這是白宮迄今所採取的最重要的一項行政行動。

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ECFR)1月底曾發出警告,中國產電動車恐危及國家安全,其安全風險在多個方面比5G網絡更大,也更難解決。

臺灣國防院助理研究員王綉雯表示,中共「現在要求他們將收集到的數據都必須傳回中國,這個問題就很嚴重。除非將來有辦法將數據留在美國或其它國家」。

今年1月份,倫敦一輛比亞迪公車自燃起火,引發消費者對其質量的擔憂,英國政府召回了近2000輛比亞迪電動公車。

王綉雯表示,「中國產電車因為有國家補貼,因此價錢非常低。」但其弱點是電池,在中國國內也發生過好幾起電動車因自燃而引發火災的事故,還有爆炸等問題。所以,中國產電動車「不僅是國安問題,個人的隱私以及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脅」。

她說:「中共做什麼事情都是一窩蜂地搞全國運動,完全沒有市場經濟的資源調配,所以最後就像房地產一樣,將會出現產能過剩等諸多問題。」中共挑戰世界規則,也不相信市場規律,一定會出大問題。

中共停辦護照

近日,中國許多地方都出現停辦護照、或者收緊發放護照的現象。外界認為,中國現在「潤」到外國的人太多,引發當局恐慌,因此限制辦理護照。

河南信陽的常勇(化名)告訴記者,他申請辦護照已經20多天了還沒有結果,讓他等得非常著急。

他表示,他在辦理護照的時候人非常多,當時有一位與他前後相差一週去辦理護照的男子直接被拒絕辦理。「我們這邊過年前後出去的人太多了,所以政府直接停辦。」

據他所知,已經有很多城市停辦護照,貴州某些地區當局甚至直接沒收了個人的護照,聲稱代為保管。

中國民眾對中共當局失去信心,不顧生命危險,穿越南美熱帶雨林偷渡到美國。去年12月份非法入境美國的中國公民就達到5980人,接近6000人。

江西青年錢小喆以前在國內是一名外賣員,因為疫情封控,讓他也加入走線大軍。在去年7月份,他成功偷渡到美國。

他告訴大紀元記者,由於走線的中國人大幅增長,走線現在也形成了一種「產業鏈」,華人開走線旅館、餐館,走線的路上還會遇到警察攔截中國人要錢,以及黑社會人員綁架搶劫中國人等等,這一路的艱辛只有經歷的人才會有切深感受。

他表示,走線的人來得太多,大部分都不會英語,到美國後只能找中餐館打工餬口。

他說:「來美國的華人太多,中餐館的老闆趁機把價格壓得很低,你不做就沒有錢。所以很多人沒有辦法,即使工價很低,為了生存也要去做,只能熬在餐館裡,至少要半年左右。」

好的,今天就跟大家聊到這裡,請記得點讚、訂閱、留言,並分享給您的朋友。世事變幻,笑看風雲!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

大家好,歡迎收看《看風雲》。

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點贊,訂閱,評論,並開啟小鈴鐺🔔就可在第一時間觀看精彩內容哦〜

《看中國》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乾淨世界《看中國TV》訂閱頻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来源:看中國視頻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