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月」將至 我們要注意甚麼事?(圖)

作者:初新整理  發表:2024-05-24 19: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黃曆五月被視為病邪叢生的月份,因此需多加留意。
黃曆五月被視為病邪叢生的月份,因此需多加留意。(圖片來源:Pexels)

轉眼間,一年一度的端午又要到了。黃曆五月又被稱為「毒月」、「毒五月」,另有「端午九毒日」之說,同時還有非常重要的禁忌,需要好好瞭解!

古人早就發現,每次一到黃曆五月的時候,就會出現蟲子啃咬、中邪、感染瘟疫或精神煩躁等現象,致使不少人得病、發生意外,甚至是導致死亡。

為甚麼黃曆五月發生的惡事特別多呢?古人很聰明,早早就為今人準備好了答案。其實,每年一到黃曆五月,大量毒蟲相繼登場,四處肆虐,其中包括了蜈蚣、蠍子、壁虎、蟾蜍、毒蛇等等,與此同時,瘴氣、瘟疫、邪氣等自然現象亦紛紛爆發,為此而傷身之人也比往常多了許多。

古人認為,在黃曆五月期間,可謂病邪叢生。在傳統醫學理論中,亦對黃曆五月這樣的毒月另眼看待。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說得清楚:「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這話的意思是指陽氣在夏季時是向上向外散發的,屆時天氣會很燥熱,但地下的陽熱反倒呈現虛少狀態,故顯得十分陰冷。人們的狀況也是如此,陽氣會浮在體表,臟腑虛寒,呈現出內心煩燥、口渴等狀況,如果在這時不注意飲食起居,恐將罹患疾病。特別是在進入五月之後,氣溫升溫較快,雨水也會增多,濕熱之邪較為旺盛。

倘若在此期間,濕熱阻滯氣血經絡,會致使人體爆發代謝受阻、氣血不順暢、濁邪停滯等病症。而因為黃曆五月的氣候更加濕熱,各類的病菌很容易就滋生出來,導致疾病的傳播加劇。

為了示警及提醒民眾要做好避毒準備,古人遂將黃曆五月稱為「毒月」、「毒五月」,並另外衍生出「端午九毒日」之說。

至「九毒日」,即是指:黃曆五月的初五、初六、初七、十五日、十六日、十七日、二十五日、二十六日、二十七日。

針對九毒日的禁忌,命理專家表示,這九日並不適合行房。

古代中醫也針對如何平安跨越「毒五月」,提醒說:在五毒月期間,夫妻應該要減少同房。以前有些已婚女子甚至選擇在「毒五月」到來時返回娘家,避免跟夫婿同房。此外,人們還應該要節制嗜好與慾望,同時需端容肅己、修身養性、禁止殺生、不輕易動心、避免消耗精氣神、飲食清淡、減少吃酸味食物、增加吃苦味食物。總之,在此時節理應靜養,和諧的過日子。

由於端午九毒日被認為是一年中最好的排毒養陽時候,因此不少人會採取從古代傳承迄今的養生方法:採摘艾葉來辟邪氣、佩戴香囊來清除污濁、艾灸、泡澡等等。民間認為,在此期間抓緊時機好好排毒驅邪、排除寒濕的話,在養護陽氣一事上,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