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日前主持的中共政治局會議,新華社報導中出現27個「要」,真要命(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看中國2024年9月27日訊】習近平日前主持的中共政治局會議,就像寫悼詞,相當簡要提及經濟成就「穩升」,卻在「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的安慰劑下,承認當前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隨即「祭出」了27個「要」,簡直要命,不啻於哀嚎。
第一要是虛張聲勢的自我安慰,但透露出緊要關頭的意味,這一回是連四個自信都不提了,兩個維護也不要了,因此第二要中,在「存量政策」與「增量政策」上下功夫,也就是先吃老本來維穩,看能否完成今年目標。
第三要述及到金融風險化解,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金錢是萬能的,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而隨之提及的基層「三保」工作,毫不含糊的進入到政權「頁面」: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這一概念旨在確保「基層政府能夠有效地履行其職責」。
就是保體制運轉。
中共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42.6萬億元(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接著在超長期國債上放風:10年以上的利率債為「超長期債券」,這一招很不地道。配合這一「要」,路透日前引述消息指,當局「計畫推出財政刺激措施,包括髮行2萬億元人民幣特別國債,以應對通縮壓力及經濟增長放緩,實現年初制訂的增長目標」。
一句話,你不為內需做貢獻,你給我買進國債,反正我垮臺了,你找誰要去。
再看第六要,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更多的流動性和資金供應——刺激經濟消費。
第七要,要的是樓市——「止跌回穩」救樓市,實際上,會議所指商品房嚴控增量的意思,被解釋為:是嚴格管控商品房的質量問題並提高商品房的質量,而不是減少商品房的建設數量,這是一種安慰。
中共將發行2萬億元人民幣特別國債(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接下來的第八要所說的問題,有兩個概念,看「要」中的存量閑置土地的情況,主要包括因疫情和極端氣候事件導致的項目開發受阻,以及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導致的房地產企業現金流困境和土地開發停滯。
這方面好像很吃力:「2021年至2023年全國拿地開工率僅為49%」,城投公司拿地項目的開工率為25.23%,然而,在眾多原因中,資金不足或資金鏈斷裂恐怕才是主要的。
樓市的另一個真相是什麼?還不說房貸斷供潮來了會不會是「壓死房地產業最後一根稻草」,這個「要」中的「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有關方面已經著手,調整幅度「可能大於0.5個百分點」,如果按照黨媒說法,「將惠及1.5億人口」,但對許多家庭來說,是不是杯水車薪?又有多少家庭是以100萬元貸款(月供可以減少約280元)購房?
不過我們還是用官方自己的數據來說話:90後的平均負債高達13萬元,而90後的人口總數大約是1.74億人。這意味著90後群體的負債總額超過了20.88萬億。
斷供潮會不會是壓死房地產業最後一根稻草?(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而且,這一「要」之下的「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中,包括理念、體系、制度要素配置等,但理念還好解決(炒房還是拿來住),體系與制度就難以實施,這恰好是「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短板。
也就是說,包括「二套房首付比例」的改動等等,其實與普通公民的關係不大。
看第十要,說句笑話,中共的經濟是根據「貪腐」需求而定,「提振資本市場」,有利於利益集團的才是首位,提振資本市場可以幫助平衡供需關係,而外需與內需的問題,還是看政治需求。對家境不堪者,「內有需但力不足」,三餐溫飽還是個問題,「拿什麼拯救內需」?
十一要相對而言就是老一套了,是將計畫經濟的模塊拿過來要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研究出臺新政策看中小企業如何,都是一廂情願。
十二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誰拿錢來?
十三要民營企業跟進,為政治拯救經濟效力。
十四要「提升消費結構」,也就是說,原來每天吃一頓肉升級為每天吃三頓肉。或者原來用1000元的華為,現在用2萬元的三折疊屏手機(黃牛價已經雪崩),你別笑。
十五要就有點意思,培育「新型消費業態」說白了,就是逼使不出門消費的公民,在網際網路消費,掏錢搞什麼智能家居,玩網路遊戲消費,看收費視頻,直播,聽需要充值的「無損音樂」,或者去「養生旅遊」被「健康管理」,買健康食品,健身消費,乃至於拿錢買洗腦在線教育,幼兒教育,素質教育,開玩笑啊。
第十七要中的加大引資穩資力度,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政治問題,就以台商被間諜,日籍10歲學生被謀殺等情況來看,要「穩資」也沒用。
第十八要終於要全社會出力保政權了。說法是「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線」。
首要的是社會力量發展養老問題:
中共將養老問題推向社會(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社會力量發展養老,在已經命令延遲退休的情況下,還是有更多的人已經步入延遲階段,政府養老金的巨大差別,導致許多人生活艱辛,「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差不多就是攤派,這與「整合社會閑置資源發展養老服務」差不多。還有「鼓勵養老服務機構和養老服務企業」云云,還是將政府應當的支出變著花樣托付給養老機構或企業,推給社會的不負責態度,只有獨裁政府才會出此下策。
說穿了,兜牢民生底線,這也是陳勝吳廣問題,包括「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就廣義的「社會救助體系」而言,老人倒地、甚至每個人倒地都沒人扶,不敢扶,是中共邪教宣揚無神論的惡果,摧毀道德標準的惡果。至於就業問題,中共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6-24歲的勞動力失業率在2024年8月達到了18.8%,這意味著在每5個16-24歲的青年中,就有1個找不到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要」之下的重點關照對象恐怕就更加困難,年輕力壯的都就業難,別說大齡、殘疾人了。
16-24歲的勞動力失業率在2024年8月達到了18.8%,這意味著在每5個16-24歲的青年中,就有1個找不到工作(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所以十九要,低收入人口幫扶,還是錢從何而來?在習近平已經為中國和世界指明了250個方向的情況下,沒有找到這個錢方向。
所以這個要求之下的「重點群體的就業穩定,減少貧困和失業現象」恐怕難以實現,這與「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綜合救助幫扶」同樣是「要等於不要」。
還好,也說到了二十要,這是「要津」:食品和水電氣熱等重要物資的保供穩價——穩物價。新華社7月1日報導稱,起步階段電價在現行基礎上提價10%左右。今後電價按照略高於銷售電價平均提價標準調整。在調高電價之後穩價?在幾乎所有食品都或多或少添加了防腐劑(脫氫乙酸鈉)、致癌物質、亂七八糟的「甜」;還有,「暴雨致中國北方農田被淹,各地蔬菜價格飛漲」一大推沈重壓力下,要還是不要?這是個問題!
有點煩了吧,習近平政治局經濟會議二十一要「抓好糧食和農業生產」——3個月20次洪水,中國陷入「救災疲憊」時刻,糧食牽出的政治安全與經濟安全已經凸顯。
在一大推「要」之後,還是要落實,也不說兩個維護的落實,就是堆砌了一些詞彙短語,整個一串空話套話。
最終將人們感興趣的是高層還研究了什麼「其他事項」,但新華社只給了線頭,後面連著什麼不知道。
簡而言之,要了等於沒要。要的都是危機的分項。一句話,要死的人,要的就很多,要好藥,要想吃什麼,要想多活幾天,這真是:
要荒要慌又要招,要急要緊死要脅,要義要言更要蠻,要險要亡終要劫。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看法)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