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緣——中國茶道養生(好評連載之一)(組圖)

作者:希雅 發表:2024-12-12 21: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喝茶
粗茶淡飯,聽著很普通,實則蘊含了不普通的道理。有飲茶習慣的⼈更容易健康長壽。(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第⼀篇)

1.介紹

1.1⽣活⽅式與健康

1.1.1健康的內涵

毫無疑問,健康對於每個⼈來講都是⽣存的基礎,⽣命的根本。如果失去健康,⼈⽣即使獲得更多的財富或更⼤的成就,也終將失去價值。

然⽽話雖如此,在紛繁複雜的現代⽣活裹挾中,⼈們往往容易在慾望、情感等刺激下,衝動的捨棄健康⽽去追逐名望、地位、⾦錢、美食、美⾊等等,甚⾄發出「四⼗歲以前用健康換⾦錢,四⼗歲以後用⾦錢換健康」的感嘆。從表面上看,因為飲食有保障,醫療體系成熟,⼈的壽命得到了延長。但⼤部分中老年⼈甚⾄青年⼈,是處於亞健康或者疾病狀態,完全健康的並不多見。

這是因為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們逐漸遺忘了身體、健康、⽣命的真實內涵。每個⼈在地球上,在宇宙中並不是孤立的存在,⽽是置身於非常複雜的網路當中。我們所呼吸的空氣,飲用的⽔,賴以⽣存的⼟地和陽光,都不來自於⼈,⽽是宇宙的恩賜。日有升沉起落,月有陰晴圓缺,年有春夏秋冬,宇宙也有自⼰運⾏的節奏和規律。當⼈的⽣活⽅式能夠符合宇宙的規律時,⼈體就可以保持健康不敗。


很多人已經意識到要回歸樸樸素素的生活方式。(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在每⼀個⽂明發展的早期,⼈類社會還很不發達,⼈也沒有太多知識和想法,就會本能的將自身視為自然的⼀份⼦,遵循自然的規律去⽣活。各地有各地的地理和氣候特點,也有相應的物產,逐漸的就會形成當地⼈相應的飲食習慣和⽣活習慣。這些習慣往往是簡單⽽樸素的,⼈的⼼理和思想也是簡單的。這種簡單的美好,對於現代⼈來講,卻是很難理解,也很難再獲得的了。(https://www.naturenergy.us/ 茶緣網站 獨家)

特別在⼯業⾰命之後,⼈們藉助⼯業化⼿段,陷⼊⼀種⼈能夠通過科技改造自然,改變⽣命的假像當中。為了有更多的農產品,出現了農藥、化肥、除草劑、轉基因等化學或⽣物技術,實則為⼟地,為健康帶來巨⼤的隱患。為了有更多的食用⾁類,養殖業也普遍使用抗⽣素和激素等化學品,同樣危害著⼈們的健康。為了長期保存食物免於腐敗,不同地區的物產能夠流通,出現了冰箱、冷鏈,在得到表面舒適的同時也使⼈的體質趨向寒涼。為了更快捷的飲食,更⼤的銷量,更多的利益,也出現了各種可以長期保存的包裝食品,帶著防腐劑、香精、⾊素等多種食品添加劑。同時,現代⽣活的快節奏、⾼消費、⾼競爭和⾼壓⼒,也像⿊洞⼀樣在吞噬著⼈們的健康。

1.1.2疾病與健康

在這有形和無形的雙重破壞因素作用下,相應⽽⽣的現象就是現代疾病的⾼發性、多樣性和複雜性,以及重⼤疾病的低齡化,歷史上從未有過如今這麼多的孩⼦罹患癌症等絕症。

縱使現代醫學的診斷與治療已經發展成熟,面對這些現象也只能束⼿無策。因為現代醫學同樣屬於現代科技的⼀部分,是⼈遺忘了自⼰屬於宇宙整體當中⼀份⼦的產物。⼈們誤以為疾病只是身體表面的症狀,治療的主體策略也是使用西藥的小分⼦藥物來抑制症狀,即使症狀消失了,實則對於真正改善⼈的健康狀況是毫無建樹的,甚⾄更傷害了⼈的整體健康,因為藥物都有著副作用。


所謂飲食,除了食之外還有飲,這也是陰陽和合的⼀種形式。(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這個過程總結下來就是說:因為⼈們現代⼯業化的⽣活⽅式越來越脫離宇宙的規律,即使壽命增長,整體健康⽔平卻是越來越低,最終呈現出身體表面複雜的疾病狀態。⼈們又使用各種有毒的藥物來抑制疾病症狀,使⼈的整體健康⽔平再次下滑。科技越發達,現代醫療⼿段越發展,疑難雜症反⽽越多。

這樣的困境如何能夠扭轉呢?在中西⽅傳統⽂化中都有這樣⼀句諺語,物極必反。到了最糟糕的狀況,也就是反過來從新思考的時機。如果疾病的發⽣,是失去整體健康之後的自然反應,那麼⼈們就不應該只是壓制疾病的症狀,⽽是要反過來,將疾病視作身體健康狀態的提醒,從中去覺察自⼰的觀念、情緒和⽣活⽅式,在哪裡失去了與宇宙的和諧並且歸正它。那麼疾病也就有了正面的意義,能夠幫助⼈們從新⾛回健康。其實這也是⾛回傳統,找回⽣命真正的家園,讓愛和幸福從新回到⼈的身邊。(https://www.naturenergy.us/ 茶緣網站 獨家)

1.1.3喝茶是⼀種健康的⽣活⽅式

茶,起初是中國南⽅特有的⼀種植物。在5000年前,這⼀代中華⽂明誕⽣初期,就開始伴隨著中國⼈的⽣活。無論朝代更迭,茶的傳承從未斷過。並且隨著⽂明的發展,漸漸⾛向了全球,得到了世界各國⼈們的廣泛喜愛,成為了僅次於⽔的第⼆⼤飲料。茶為何能有如此⼤的魅⼒呢?

從中國古話來講,粗茶淡飯,這就是中國古⼈總結出來的最樸素最健康的⽣活⽅式。⼈是鐵飯是鋼,活著就得吃飯;吃飯就得喝茶。並且飯不宜滋味太濃烈,茶也不宜太精細。若是能夠堅持這樣吃喝,可以保持健康長壽。這對⼤部分現代⼈的觀念來講,簡直是不可思議。甚⾄質疑,古⼈是不是因為物資匱乏,才退⽽求其次的如此說呢?

如前⽂所提到的,農藥化肥添加劑等⼯業化⽣產的重要因素,⼤家想⼀想,這背後的驅動是不是就來自於⼈們對⾊香味,對⽣活有滋有味的強烈慾望?如果⼈們的⼼之所向,回歸到樸樸素素,簡簡單單的⽣活⽅式,這些不好的因素也就自然⽽然的沒有了市場。

那為什麼吃飯就得喝茶呢,粗茶甚⾄還排在了淡飯的前面。中國還有⼀句古話叫作:⼈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病的。我們知道,佛教來自印度,⽽中國的本⼟宗教是道家。道,可以理解為宇宙運⾏的規律。道家認為⼈體就是小宇宙,所以道家的修⾏重點在於修身,對於⼈體、⼈體與宇宙關係的認識是非常深刻的。傳統中醫的許多研究成果,實際也是來自道家的修⾏⽅法。

陰陽五⾏是道家最基本的宇宙觀,陰陽就是說這世間的事物都具有⼀陰⼀陽兩面性,好與壞互為依附。五⾏則是說萬事萬物都是由⾦、⽊、⽔、⽕、⼟這五種元素構成的,五穀包括稻、麥、⿉、菽、稷,也是五⾏的⼀種對應。⼈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病的意思是指,⼈吃下去的食物很難做到陰陽五⾏的平衡,因此健康遲早會失衡,導致疾病發⽣。

好在所謂飲食,除了食之外還有飲,這也是陰陽和合的⼀種形式。中國的⽅塊⽂字來自於象形⽂字,字形往往與字意相通。從中⽂飲字的寫法能看到,由食⽋組合⽽成,就是說飲能補食之⽋。中藥很主要的⼀種使用形式,也是將草藥熬成湯藥來飲用。但,是藥三分毒,藥不能每天喝。

那麼為了平衡日常食物中的偏性,出於養⽣的目地每日需飲用的飲料,首屈⼀指的便是茶。因為茶的陰陽五⾏俱全,沒有偏性或毒性。打⼀個比⽅,如果我們把身體看作是⼀件衣服,每天吃飯就是用各種營養物質來保養這件衣服;但這些物質陰陽五⾏不平衡,⼈體就會⽣病,好比衣服用著就會變髒;喝茶,是用茶湯來平衡陰陽五⾏,淨化身體,好比衣服髒了要用乾淨的⽔來清洗。

粗茶淡飯,聽著很普通,實則蘊含了不普通的道理。很多研究證實,有飲茶習慣的⼈在多個⽅面更容易健康長壽,比如能夠降低⼼⾎管疾病風險,改善⾎糖控制;減少細胞氧化的壓⼒,抑制炎症;降低罹患癌症的概率;促進益⽣菌群,有益於消化和腸道健康;減輕壓⼒和焦慮,提升情緒穩定性;增強記憶和認知能⼒;降低代謝綜合症,促進脂肪燃燒和體重減輕等。(https://www.naturenergy.us/ 茶緣網站 獨家)

茶緣
茶緣茶(圖片來源:茶緣茶)
歡迎關注「茶緣茶」。https://www.naturenergy.us/ 茶緣網站 獨家(圖片來源:茶緣茶)



責任編輯:文麗 来源:茶緣茶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