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三不分 分了害子孫」哪三種遺產不能分?(組圖)


俗語 遺產 父母 子女 兄弟姐妹
老話說「遺產三不分,分了害子孫」。(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生活中,有的子女父母去世之後,為了遺產反目成仇,鬧得不可開交;有的甚至父母尚未離世,兄弟姐妹就你爭我奪,和睦的家庭為此破裂,故而,有句俗話講「遺產三不分,分了害子孫。」如果能讀懂這句話,為遺產問題而導致手足失和的情況就會減少。

遺產三不分 分了害子孫

第一種不能分:獨一無二的

比如說有種情況,家裡有一件祖傳的寶物獨一無二,假設只有一個兒子或者一個女兒的情況很好處理,但如果有多個子女就不太好辦。

有這樣一個案例,有一位老太太手裡有一個家傳的玉珮,離世的時候,老太太也沒有講清楚到底分給誰,結果子女在爭執的時候,不小心將玉珮打碎。鬧到最後,不但所有人都一無所獲,而且唯一能用來懷念老太太的東西也不復存在。

所以像這種獨一無二的東西,原本就不應該強行分配,因為除了物品本身的價值以外,它更多的是承載精神方面的寄託。放到誰那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意義應該作為大家庭共有的傳家之寶。

大家商議之後再進行法律公證,並委託某一個子女專人妥善保管一代一代的傳遞下去。如此,這份遺產才能變成這個家族真正的財富。

第二種不能分:老人遺囑中有分配的

都說做父母的對子女不應該厚此薄彼,但現實中父母其實很難做到絕對的公平,比如有的子女比較困難,父母自然會想要多照顧照顧,因此在分配遺產的時候,可能就會沒那麼公平。

如果生活條件相對更好的子女覺得不公平,等老人去世以後不承認遺囑的安排,非得要爭一個絕對的公平,反而降低了自己的格局。

同時這其實也是一種不孝的行為,應為尊重老人遺囑的安排,也是一份孝道,只要是老人家的真實表達,就不要再去違背父母最後留下的意願。

俗語 遺產 父母 子女 兄弟姐妹
遺產分配涉及到家業的傳承、孝道的延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第三種不能分:精神和思想方面的

這種情況常見於學者型的父母,生前沒有甚麽物質方面的財富,但卻有很多學術方面的成果。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去世以後只留下了大量的研究手稿,而子女又不從事相關的行業,後來他們一合計將這些研究資料全部捐給老教授所在的大學。出版以後呢,就引發了學術界高度評價,這才是最智慧的處理方式。

其實遺產問題不僅是物質的分配,還涉及到家業的傳承、孝道的延續,沒有人可以做到100%的公平。

老話說:「好兒不圖家產,好女不圖嫁妝。」都是骨肉相連的親人,要也可以,不要也可以,重要的不是誰多誰少,而是一家人和和氣氣、兄友弟恭,才能告慰老人家的在天之靈。



責任編輯:小凡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