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4日,美國愛荷華州的一個農場在收割大豆。(圖片來源:Joe Raedle/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4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報導)儘管美國新一輪關稅上調勢必打擊對華出口,但中國預計將在4月至5月接收約300萬噸美國大豆。四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這批大豆主要由國有企業中國儲備糧有限公司(中儲糧)採購。儘管中儲糧可能需承擔較高關稅,但在來自巴西的廉價大豆競爭壓力下,這些大豆可能只能在國內市場上以折扣價格出售。
「一旦採購完成,取消訂單或出現重大問題的可能性很小。」一位在中國運營油籽加工廠的國際貿易公司新加坡籍貿易商指出。「但這批大豆所產生的關稅將完全由企業自行承擔。」
儘管中儲糧未回應置評請求,但該公司通常因美國大豆水分含量較低而優先採購用於儲備。美國是全球第二大大豆種植國,而中國則是最大進口國。當前不斷升級的中美貿易戰正對全球農作物流通構成威脅。
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價值128.4億美元的大豆。在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3月初宣布新關稅後,中國隨即對美國大豆徵收10%關稅。路透社根據Kpler數據顯示,未來幾週將有超過30批次、約200萬噸大豆需繳納該稅。
關稅升級引發成本激增
隨著美國於4月2日對華商品加征關稅,中國於上週五反制,對所有美國產品加征34%關稅。據Kpler數據估算,有15艘載有約80萬噸大豆的船隻將在5月13日後抵達,因此總計將面臨44%的關稅。
截至3月27日,在截至2025年8月的銷售年度中,中國仍有近60萬噸美國大豆訂單尚未發貨,是否最終交付仍不確定。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中國大豆進口量創下1.05億噸新高,其中巴西供應佔據主導地位。預計第二季度巴西將向中國出口創記錄數量的大豆,而該國今年的大豆產量也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政治博弈持續升級,民眾承壓
據《衛報》報導,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月川普總統首次提出的10%,迅速攀升至104%。中方對此強烈譴責。外交部發言人林堅表示:「面對挑戰,我們絕不退縮。」商務部也表態稱,中方將「堅決鬥爭到底」,並承諾採取進一步反制措施。
政治分析人士擔心,這種針鋒相對的態勢可能引發「競相壓價」,最終推高物價、拖累全球經濟。雖然中國經濟自身亦面臨挑戰,但在貿易戰問題上,北京顯然不會輕易讓步。
Enodo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黛安娜.喬伊列娃指出:「對於習近平主席而言,面對川普的最新施壓,唯一政治上可接受的回應是:奉陪到底。」她還表示,美國民眾對加征34%關稅已感意外,若中國此時示弱,政治代價難以承受。
過去幾年,中國逐步擴大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減少對美依賴。2018至2020年,巴西對華大豆出口比2015至2017年平均增長超過45%,而同期美國對華出口則下滑38%。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還可能採取其他非關稅反制措施。有民族主義博主指出,中國可能暫停與美在芬太尼問題上的合作、調查美企知識產權收益,甚至限制好萊塢影片在華上映。這種民間抵制曾在2017年對韓國樂天集團造成巨大衝擊。
儘管如此,貿易戰同樣給中國帶來壓力。大陸和香港股市均有下跌跡象,內需提振乏力,仍是北京目前的主要短板。
中國問題專家比爾.畢曉普在簡報中寫道:「我從未如此悲觀看待中美關係的未來。」他指出,貿易聯繫是兩國關係的關鍵紐帶,若這一紐帶斷裂,其他領域或將承受更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