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結束了 ——接著的會是什麼樣?(圖)

作者:孫立平 發表:2025-04-10 08: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地球
地球上的人類(圖片來源: 公用領域 微博)

【看中國2025年4月10日訊】三個圖景:碎片化、半球化、全球化

近一百年來人類社會演變的格局,也許我們可以把它想像為三幅圖景的交替:

碎片化時代:從上個世紀初,到二戰的結束。20世紀初,世界被各大帝國瓜分,如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等。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和德意志第二帝國等紛紛瓦解,眾多新興國家在帝國的廢墟上誕生,世界格局出現了碎片化的圖景。例如,奧斯曼帝國解體後,中東地區形成了眾多獨立的國家,政治版圖變得更加複雜。

在經濟方面,一些國家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形成了各種經濟集團和貿易壁壘。各國紛紛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導致全球經濟秩序陷入混亂。同時,一些國家在帝國內部或區域範圍內進行經濟整合,如英帝國的特惠制,在帝國內部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貿易和經濟合作,但這種合作是有限的,且具有排他性,加劇了全球經濟的碎片化。

半球化時代:從二戰結束到上個世紀80年代末。這個時期,特別是從50年代開始,形成的實際上是一種半球化的冷戰格局。二戰後,形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兩大陣營的相互對立和彼此隔絕,實際上使整個世界分裂為兩個部分。

在政治上,雙方在全球範圍內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和對抗,形成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在經濟上,西方資本主義陣營通過馬歇爾計畫等加強了內部的經濟合作和整合,而東方社會主義陣營則建立了經互會等經濟組織,進行內部的經濟合作。在文化和意識形態方面,雙方也進行了激烈的交鋒和滲透。

全球化時代:從20世紀90年代初到現在。隨著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冷戰結束,世界進入了全球化加速發展的階段。在經濟領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降低了通信和運輸成本,跨國公司迅速擴張,推動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形成。各國紛紛開放市場,加強貿易和投資合作,國際貿易和投資規模不斷擴大。

在政治方面,國際組織和多邊合作機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各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相互依存度不斷提高。在文化領域,網際網路的普及使得文化交流更加便捷和廣泛,各種文化相互影響和融合。

美國在全球經濟中佔比的變化

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承認,在這種格局的演變中,美國都是一個重要的甚至是主導性的因素。因此,觀察美國特別是美國經濟在這個過程中的變化,是我們理解這個過程的一個重要角度。

1920年代至二戰前:從繁榮到衰退。1922年至1929年,美國GDP年均增長率達到5.5%。在整個1920年代,美國工業機械和設備的產出提高了205%,耐用消費品(如汽車、家電)的產出值增長257%。那時的美國工業產值全球第一,美國製造了全球85%的汽車,拍攝了80%的電影,生產了42%的商品。但在30年代大蕭條中,美國GDP佔比大幅下降,甚至低於一戰前的水平。

二戰後至1980年代初:鼎盛時期但佔比下降。二戰結束後,美國因本土未受戰爭破壞,GDP佔全球比重一度接近40%(1960年為39.23%),成為全球經濟絕對主導者。但在1960-1980年期間,美國GDP佔比從39%降至25.75%,主要原因是日本、歐洲的經濟復甦及石油危機衝擊。但其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過程,在世界經濟中不可能永遠美國一枝獨秀。

1980年代中後期至現在:強勁復甦與再次衰退。在這段時間,美國經濟有兩個閃亮時期。一是里根時期(1980-1988),當時通過減稅、放鬆監管和強美元政策,吸引資本回流,美國經濟增長強勁,GDP佔比從25.75%升至34.35%。但實際上,在強美元推動之下,去工業化過程已經開始。二是克林頓時期(1990年代),在信息技術革命的推動之下,經濟增長速度加快,GDP佔比從25.27%升至31.18%。

但進入本世紀之後,美國經濟佔世界經濟的比重不斷下滑。在2001-2010年期間,美國GDP佔比從31.18%降至23.18%。2010-2020年期間,美國GDP佔比穩定在24%左右。到2024年,美國名義GD佔全球GDP總量約26.1%,而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美國GDP佔比降至14.76%。更重要的是,在這期間,美國經濟的空心化趨勢日益明顯。

碎片化時代再次來臨?

在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和朋友聊天也好,還是講座也好,我都提醒人們要注意這樣的幾句話:

第一句,是新加坡外長前維文說,二戰後的七八十年,全球享受了「和平紅利」,但現在已經結束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全球化是和平紅利的變現。

第二句,是台積電張忠謀2022年說的: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幾乎已死,而且不太可能捲土重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全球化中的比較優勢是通過自由貿易實現的,現在自由貿易何去何從?

第三句,不知道是誰說的:原來是我們把門從裡面鎖上,自己想開門門就開了,現在是人家把門從外面鎖上了。回過頭想,現在的形勢可能比改革開放之初還嚴峻。

第四句是我說的,大拆解可能會走到不相來往的那一步(見《孫立平:最悲觀的預測:大拆解會走到哪一步?》)。

最新的消息是,英國《泰晤士報》4月6日在一篇題為《在關稅戰愈演愈烈之際,斯塔默承認全球化已經失敗》的報導中說,英國首相辦公室發布聲明:「世界已經改變,全球化已經結束,我們現在進入了一個新時代。」聲明稱,「特朗普採取了某些我們不認同的舉措,但人們支持他也是有原因的。」

這家英國媒體說,預計斯塔默本人將於明日正式宣布全球化的終結。

這個表述肯定是有問題了,全球化不可能由誰來宣布結束。我想,媒體之所以要用這樣的表述方式,是為了突出一個說法:全球化結束了。

那麼,接著的是一個什麼樣時代的來臨?難道是碎片化時代再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光傳媒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