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極化」 經濟學家:歐洲若靠向北京將斷送未來(圖)


2021年3月11日,歐盟旗幟在歐盟委員會布魯塞爾總部外飄揚。
2021年3月11日,歐盟旗幟在歐盟委員會布魯塞爾總部外飄揚。(圖片來源: ARIS OIKONOMOU/AFP via Getty Images )

【看中國2025年4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日前美國發起的關稅大戰,使得現有的國際經濟體系發生了重大重組。而美國智庫的首席經濟學家公開提出告誡:美國正在致力於建立且主導一個由主要民主國家組成的經濟和安全聯盟,加入此聯盟者必須於美國與中(共)國之間做出選擇。如果歐洲選擇後者,那麼將會斷送自己的未來。

最初川普政府針對100個國家開啟了對關稅戰,結果有絕大多數國家積極與美國展開談判磋商,而唯獨北京當局高調反撲,在此情況下,迅速演變成為美中之間的對決;同時其他各國也面臨了如何選邊站的世紀難題。在此之際,美國智庫《美國指南針》(American Compass)首席經濟學家奧倫•卡斯在4月12日投書英國《金融時報》,他發出了前述警告。

卡斯在文章開篇中就直言不諱地表示,目前美國總統川普正在致力於拆除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所推動的國際經濟體系,並建立一個新的由美國主導的經濟及安全聯盟,而現在最大的問題即是,歐洲作為重要經濟體之一,將要如何選擇。文中指出,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在今年2月的一番談話,其或許能夠為外界理解當今川普政府的行動來提供最佳幫助。當時盧比奧表示,世界最終會回到了一個「多極世界」的狀態。

卡斯對此分析稱,在世界「多極化」的當下,美國方面將會建立且主導一個由主要民主國家組成的經濟和安全聯盟,對於任何一個想要加入美國主導的新陣營國家,就必須遵守一些明確的規範,其中的最核心條件包括了「貿易必須保持公平與平衡,並不允許任何的成員國長期出現了巨大的貿易順差或者逆差,以避免損害其他成員國利益。與此同時,每一個成員國皆必須承擔了自身主要防衛責任,而並不是繼續依賴美國的單方面的保護。另有一點是無可迴避的,也就是所有成員國必須共同承諾將中(共)國排除於自身的市場之外,以免經濟和安全的潛在威脅。

卡斯認為,其實,上述條件並不過分,對於任何民主國家而言,與美國達成這樣的合作是一個更為明智的選擇,而非遭迫接受北京的影響。

文章分析稱,目前受到了美國關稅政策衝擊的墨西哥與加拿大,已加速進行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重新談判,且幾乎肯定將要成為美國所主導的新聯盟的核心成員;而在亞洲作為中國最重要競爭對手的印度與日本,亦明顯將會是此新體系的理想成員。同時美國政府也相信,在這個新的體系之下,美國最重要的盟友仍然會選擇與自己站在一起,而並不是轉而投靠中共,因為對於大部分國家而言,這樣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的。而現在的問題就是歐洲將會如何做選擇。

文章提及,9日,美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向歐洲各國領導人提出的明確警告:若現在還有人想要跟中國建立更密切的貿易關係,那麼就等於是自斷後路。然而,在次日歐盟有一些國家卻開始討論是否要降低中國電動車進到歐洲市場的障礙問題。

卡斯的分析指出,目前歐洲正面臨了嚴重的人口老化和萎縮問題,自我設限及有害自身的能源政策,且民主制度逐漸了失去公信力,甚至創新能力明顯衰退,而這些問題都已經突顯出「歐洲的戰略價值與全球的影響力已正不斷衰退」。使得歐洲各國於面對艱難抉擇、必須付出必要代價,以及抵擋來自於中國市場的短期利益誘惑之時,往往會顯得猶豫不決且意志力很薄弱。

卡斯於文章的最後再度直言告誡:無論如何,如果歐洲選擇了中共,那麼就等同於親手斷送自己未來,且確保自身於全球舞台上將會繼續走向衰落。

4月10日,歐盟委員會的主席馮德萊恩宣布,日前表決通過的對於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決定,將暫緩90天執行。她說,歐盟已經做好談判準備,可是並不排除其它任何一個選項。

此前,對於美國向歐洲鋼鐵與鋁產品加征了25%關稅的舉措,使得歐盟曾經宣布採行對於價值23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來徵收報復性關稅,且部分將在4月15日生效,而其他將於5月15日及12月1日生效。為了避免貿易衝突,最近歐盟高層貿易官員在幾週頻繁穿梭於布魯塞爾和華盛頓之間,正在積極尋求協商解決方案。

認為北京可取代美國 法總理:非常危險

11日,法國總理貝魯(Francois Bayrou)表示,認為中(共)國能夠取代美國成為貿易夥伴的想法是一個天真且危險,同時敦促歐盟成員國於當前全球貿易緊張氣氛中,必須團結一致。

貝魯在11日參觀起司與葡萄酒博覽會之時,他對記者表示,認為美國可能會被中國取代的這種想法很危險。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向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說,中國與歐盟必須團結起來,並共同維護經濟全球化,同時嚴厲批評有關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政策。

貝魯敦促歐盟於面對由川普引發的不確定性之際,應該要展現團結。他說,日前美國總統提高關稅,這是一場地震,而當美國總統在48小時之後又暫緩關稅,這又是一場地震。

馬克龍於社群媒體平台X寫道,美國對於一些國家暫停實施了關稅90天,其發出了一個信號,且為談判敞開了大門。不過這種暫停是脆弱的。

法媒:「假朋友」恐摧毀產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1日呼籲歐盟,當在面對川普貿易戰之時,要與中國「共同抵抗」,其企圖於關鍵時刻拉攏歐洲。

11日,法國財經媒體《迴聲報》(Les Echos)分析指出,儘管歐中看似有合作來抵禦關稅困難的可能性,可是這種策略除了可能令川普更為惱怒之外,且由於美中兩強相爭,也讓歐洲產業恐面臨了極大危險,因為川普的極高關稅極可能致使中國大陸出口貨物湧進歐洲。也就是生產過剩的中國貨在找不到美國買家時,最終恐皆轉向了歐洲市場。

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前首席經濟學家布朗夏(Olivier Blanchard)和經濟學家方登年(Lionel Fontagné)就對《迴聲報》形容稱,「川普對於中國關稅的影響,將會是飛向歐洲的回力鏢」。

歐盟對於美中貿易戰的骨牌效應拉警報。就算沒有川普關稅,光是2024年,中國對於歐洲就已經有3040億歐元的貿易順差。如今中國是歐洲最大的進口國,其貨物早已經淹入了歐洲各大港口。同時中國產業的製造成本,還比歐洲企業低了3至4成,又加上中國科技發展和公共補貼,早已經使歐洲不滿北京的「不公平競爭」。

《迴聲報》小標將中國形容是「假朋友」,其指歐洲對此已經有防範意識。日前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的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於《金融時報》專訪之時表示,歐洲「將不會容忍」被美國關稅影響的中國貨物轉向了歐洲;如果新的監督機制偵測到了中國進口增加,那麼歐盟將會「採取保護措施」。

經濟學家赫納(Mary-Françoise Renard)對法國電視一台(TF1)表示,要尤其避免中國電動車和電子設備湧進歐洲,這對於歐洲而言是風險,主要因為這些進口商品的價格較歐洲製造的低廉。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