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習近平參加政協開幕式。(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4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近期,中共黨中央的報告出現了兩次異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習慣用詞變成了「黨中央」。近日,中共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主持工作座談會時也不如往常般提到「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由此可見,中共黨魁習近平的地位正在逐步滑落。
《上報》報導,華裔日本作家、國際問題評論員石平14日投書《現代財經》稱,從4月1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的中共政治會議內容,可發現其中的異狀。該報文稿中出現了5次「黨中央」的用詞,但迄今慣用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文句卻消失了。
在習近平政府的第一屆任期中,當他被確立為黨的核心後,在公文中提到「黨中央」時,一開始都會使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表述方式。
舉例來說,2023年9月28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的《關於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2024年3月30日刊登的《關於二十屆中央第二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以及2024年10月29日刊登的《關於二十屆中央第三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中,開頭就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等句式。
然而,在2025年3月31日公布的《關於二十屆中央第四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中,開頭卻沒有了上述字句。文中雖使用了5次「黨中央」的用詞,但完全避開使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表述,從過去的慣例來看實屬異常。
此外,4月3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一文中雖然有「黨中央」一詞,但也沒有出現「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等字句。
同日,《人民日報》報導了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座談會》的談話內容。王滬寧無論在何種會議上,至少都會提到一次包含「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的「兩個確立」,但這次卻並未提及。
綜上所述,似乎意味著若今後中共的聲明與高層講話中不再出現「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兩個確立」等關鍵字的話,可能就是習近平從「黨中央核心」中被革除了,遭降格為集體領導體制中的一員。
親信被調離中央 習人事大權旁落
報導稱,在3月31日的中共政治局會議剛結束,中央就更換了負責人事的「中央組織部」與負責對外聯絡的「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這兩個主要部門的領導人。原組織部長李幹傑調任統一戰線工作部長,而原統戰部長石泰峰則接任組織部長。作為政治局委員,李幹傑與石泰峰在任期內互換職務不僅十分異常,甚至可以說是創中共史上先例。
文章指出,雖然「中央組織部長」與「中央統一戰線部長」這兩個職位同為中央部門部長,但在政權體系中的份量卻有天壤之別。中央組織部長掌管全黨人事與幹部考核,是黨內組織管理的核心要職,是中共黨中央的核心職位之一。
自中央組織部長轉任統戰部長的李幹傑,本身是清華大學出身,與習近平同有清華背景。他原本是由同樣來自清華、且為習近平大學同班同學的前任組織部長陳希所舉薦,被視為是「習家軍」成員。因此習近平在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鞏固個人獨裁體制後,才會將李幹傑安插在掌握黨內人事大權的中央組織部長一職上。
如今,李幹傑被調離中央組織部長一職,對於習近平及其派系而言,形同失去了掌控黨組織的堡壘。
新上任的中共中央組織部長石泰峰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與被視為胡錦濤派核心的李克強是大學同班同學。大學畢業後,石泰峰曾在中共中央黨校任教,並於2001年胡錦濤擔任中央黨校校長期間,被提拔為副校長,與胡錦濤派關係密切。
習近平派系的李幹傑被調離中央組織部長一職,並由胡錦濤派系的石泰峰接任,看起來似乎是政治角力的結果。這次的人事更迭,象徵著習近平失去了可掌控黨組織的核心人物。
去年11月,時任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的苗華落馬,就已讓習近平掌控軍隊組織事務上出現破口,加上此次中央組織部長的關鍵職位也不再由習派掌控,以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這一表述從官方公告中消失,由此看來,共軍與中共黨內「排除習近平」的動作似乎正在穩步前進。
中共體制內部存在兩股反習勢力
《人民報》報導,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共內部有兩大勢力正在合力反習。旅澳法學家袁紅冰指出,目前中共體制內存在政治立場相反的兩股力量,但在反對習近平這一點上結成了同盟。據說,他們都在分別準備向全黨發布的大文件,欲從政治路線上徹底否定習近平,但他沒有具體透露到底是哪兩大勢力。
袁紅冰還表示,除了中共體制內,民間也出現了反對勢力。他最近得到了一個信息,4月初中共公安部做了一份向省部級以上官員發布的定期內參。
內參裡說,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民間出現了大量的灰色組織。這些組織在聚會時,表現出對社會的強烈不滿情緒,有極大的反社會傾向。公安部判斷,隨著經濟局勢進一步惡化,這種不滿情緒很可能轉化成政治上的反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