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躲避戰亂隱居山林 巧遇神仙于桃花源(圖)


洞穴 美麗村莊(16:9)
李虞與楊稜進入洞穴,裏面真是別有洞天。(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李虞員外家住信州,他與秀才楊稜都有遁世隱居的志願,兩人經常結伴同行。每到幽靜之地,兩人就駐足,欣賞美景,吟誦片刻詩歌後,再啟程離開。他們曾遊歷華山,足跡幾乎踏遍整座山谷。

有一回兩人又相偕出遊,出發不久就來到一個小洞穴,高有數尺。走入洞穴不過三四步,裡頭的高度突然變得非常高,道路非常平坦易於行走,這時兩人興致頗高,計畫走完全程,一探究竟。

大約走了四五里後,這時兩人有了回頭打算,但又回不得。於是李虞與楊稜相互安慰打氣,繼續前行。又走了二三里,光線變得稍稍明亮。過不久,時間大約傍晚五六點,他們來到洞口,看到了一片山川樹木,卻不像人間所有,而且還看到耕作的人們。

農人們看到李虞與楊稜的出現,都十分詫異,他們問:「二位公子如何來到此地呀?」李、楊二人就將進入洞穴的過程全都說了。接著李虞與楊稜又往前走了兩里多的路程後,看見了一座佛堂,裡頭有幾個人正在飲茶。楊稜走向前去,請求提供住宿,其中一人說:「這得向洞主報告才行。」

沒多久,出現一位紫衣人騎著一匹小馬而來,周圍跟隨著四五名隨從。紫衣人行禮舉止非常文雅。紫衣人問隨從,李、楊怎麼來到這兒的?隨從詳述始末後,紫衣人對李虞與楊稜說:「此處十分偏僻簡陋,請兩位到我的住處。」

李、楊二人跟著紫衣人來到了一處府第,裡面多是竹造的房舍,屋子與坐席都非常整齊乾淨,裡面還有數十名吏役。這時紫衣人介紹自己說:「我姓杜,名子華,為了躲避戰亂,於是隱居山林,恰巧遇到了神仙。我在這裡已經生活了數百年了。」

在紫衣人的招待下,李虞與楊稜就住了下來,飲用的食物都十分精緻豐盛。李虞與楊稜還看到當地有一種模樣長得像牛的動物「駝芊」。紫衣人還與他們倆不分晝夜地暢談,有時還問及當代朝廷之事。

幾天後,紫衣人送給李虞與楊稜各自幾件銀器,然後派遣下屬引領他們出山。臨別前,紫衣人問兩人:「這裡很適合隱居,你們可否住下?」李、楊兩人都露出了為難的神情。紫衣人一看,淡然地一笑後,就握著兩人的手告別,並特別囑咐說:「請不要將這裡的情況告訴任何人。」

沒多久,李虞與楊稜順利地回到家中。

後來,楊稜還幾次回到原地尋找當初的洞穴,卻怎麼也找不到了。楊稜之後改名為儉,官至御史,後來被貶謫到番禺,死在當地。而李虞則是四處閒遊。



責任編輯:岳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