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6日,教宗方濟各在前往科帕卡巴納海灘參加「十字之路」活動的途中。(圖片來源:Buda Mendes/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4月22日訊】2025年4月20日,復活節彌撒後,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的教宗座駕上向群眾揮手致意,這成為他生前最後一次公開露面。4月21日梵蒂岡宣布,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當地時間早上7時35分,在聖瑪爾大之家(Casa Santa Marta,即教宗官邸)辭世,享壽88歲。
教宗方濟各辭世於復活節後 與羅馬建城日同天
教宗辭世的消息傳出,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Donald Trump)及各國領導人紛紛發文悼念。而關於方濟各生前的各種言論也再次引發關注。特別是,方濟各辭世的時間引人注意。他辭世的前夕是復活節,他辭世的當日正是4月21日,羅馬建城日。復活節的意義是神的復活,而羅馬做為歐洲文明,乃至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它的建城日也就象徵著文明的新生。這樣特別的日子顯然是有著某種告別過去,迎接未來,生命選擇,靈魂救贖之類的意象在其中。而教宗的辭世正趕上這樣的時間,也自然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並由此聯想到他生前的各種引發大眾關注的言論,這些言論,或者備受稱讚,或者備受批評。方濟各可以說是歷屆教宗中,最具爭議性的一位。
首位出席G7的教宗罕見談AI危害
2024年6月14日,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出席G7峰會,成為首位參加此類會議的教宗。方濟各在峰會上發表演講,呼籲禁用「致命自主武器」,他一再譴責軍火工業和從戰爭與死亡中獲利的行業。他還警告,AI對人類進程產生了劃時代的轉變,但各國需要對人工智慧發展進行監督,保衛人類的生命及尊嚴,他還警告全球領導人,不能對AI失去控制權,也不能讓人工智慧戰勝人類。
方濟各談俄烏戰爭起因並提出「白旗論」
俄烏戰爭之初,教宗方濟各對俄烏戰爭的起因的表態也令人印象深刻。2022年5月3日,方濟各接受義大利《晚郵報》採訪時表示,他正在思考俄烏衝突的根源,「北約在俄羅斯門前狂吠」可能迫使俄羅斯總統普京對烏克蘭展開軍事行動。方濟各也曾向《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表示,他或許不會說北約(NATO)在其周邊國家的存在「激怒」了莫斯科,但此舉「可能促成」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教宗對基鋪方面的「白旗論」也曾引起軒然大波。2024年10月,方濟各接受瑞士義大利語廣播公司(RSI)的採訪時使用了「白旗的勇氣」這一短語,他認為烏克蘭面臨可能的失敗,應該對國際力量斡旋的和平談判持開放態度。
教宗對中共侵犯人權沉默
教宗方濟各一直致力於對人權問題的關注,但是他對中共嚴重的宗教迫害及各類人權迫害的態度卻保持沉默,頗引爭議。
2020年3月,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在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雖然方濟各「呼籲世界領導人「把人權放在所有政策的核心」,可是他對北京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一直保持沉默,這與他直言批評西方政府(疫情期間)實施邊境控制政策形成對比。
教會批評人士也指出,方濟各不但對中共在大陸侵犯新疆維吾爾人人權、迫害宗教信仰自由保持沉默,對北京政府鎮壓反送中運動以及實施港版國安法等,梵蒂岡也一直表現得過於謹慎。特別是在香港反送中運動中,香港許多天主教徒敦促方濟各聲援抗議活動,但方濟各卻一直躲避。
人權觀察的報告還指出,雖然中共政府隱瞞疫情,導致世界大流行,而方濟各則高度稱讚稱北京在控制武漢肺炎(中共病毒或新冠病毒)方面努力付出。
教廷與北京簽署秘密協議
梵蒂岡羅馬天主教廷與中共自2018年9月起簽署《中梵臨時協議》,之後數次續簽,延續至今。儘管協議全文未曾公開,根據多方媒體與教會觀察者分析,其最關鍵內容為通過「中方提名、教宗批准」的方式任命中國區主教,也就是說北京承認教宗擁有在中國任命主教的權力,教宗方濟各(Francis)亦承認未經梵蒂岡批准、由中共任命的、已被驅逐出教會的7名主教的身份。
已退休的香港樞機主教約瑟陳日君(Joseph Zen)指責說,方濟各是把通往天堂的鑰匙交出來,跪求中共承認他是教宗。並指出,梵蒂岡背叛了信徒,「出賣了中國的天主教會」;中國大陸信徒堅決抵制簽署這種協議,如東南教區汕頭的主教堅決反對把重新承認已被逐出教會的主教之身份作為協議內容,他們拒絕與中共政府認可的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結盟。
教宗被指掩蓋一著名紅衣主教的性醜聞
關於教宗方濟各的另一個影響甚大的負面消息是他曾對某紅衣主教性醜聞保持沉默。2018年8月,前梵蒂岡駐華盛頓的使徒大使——前大主教卡洛.瑪麗亞.維加諾(Carlo Maria Vigano)呼籲教宗方濟各(Francis)和時任美國華盛頓總主教唐納德.烏爾(Donald Wuerl)辭職,因為他們掩蓋包庇美國紅衣主教西奧多.麥卡里克(Theodore McCarrick)的性醜聞。
維加諾表示,「五年前他就告訴教宗方濟各,麥卡里克主教被指控犯有性虐待罪」,所以教宗方濟各至少從2013年6月23日開始就知道麥卡里克有性侵行為。然而,教廷對此置若罔聞。方濟各雖然知道麥卡里克的墮落行為,但卻一直包庇,直至麥卡里克因被指控性侵被媒體曝光辭職。」
聖馬拉奇預言:他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位教宗
除了教宗本人的言論,被人們舊話重提的則是著名的「教宗預言」,又稱聖馬拉奇(Saint Malachy)預言,據說是由12世紀的預言家、愛爾蘭大主教聖馬拉奇(MalachyO'Morgair)撰寫的。1139年,聖馬拉奇到羅馬訪問,途中,他看到了關於未來的異象以及在末日審判之前一共112位教宗的影像。聖馬拉奇將這些異象以及一長串隱晦的短語用拉丁文寫在五頁羊皮紙上,交給當時的教宗依諾增爵二世。
在聖馬拉奇的預言裡,並沒有指出未來教宗的名字,而是描述人物特徵、或是有關國家、臂章、勛章等線索的暗喻。教宗讀後將之密封在教廷檔案館裡。原始手稿就此被人們忘卻,直到1590年才被人重新發現。
然而,這份手稿在正史中卻沒有任何記載,聖馬拉奇的傳記也沒有提到這個預言。因此有人認為這個預言是16世紀晚期的偽作,一些人甚至認為它的真實作者是諾查丹瑪斯,託名於聖馬拉奇,以免因預言教宗權的毀滅而受到責難。此預言的支持者則表示,即使今人不能確定預言的作者身份,預言仍然是有效的,而且該預言曾準確預測多名教宗的背景和來源。
預言中的最後一位、第112位教宗就是現任教宗方濟各,對他的預言是「Petrus Romanus」(羅馬人伯多祿)。
這段預言的拉丁語原文這樣寫道:
In pſecutione extrema S.R.E.ſedebit.Petrus Romanus,qui paſcet oues in multis tribulationibus:quibus tranſactis ciuitasſepticollis diruetur,&Iudex tremẽdus iudicabit populumſuum.Finis.
英文翻譯:
In the extreme persecution of the Holy Roman Church,there will sit[i.e.,as bishop].
Peter the Roman,who will pasture his sheep in many tribulations:
and when these things are finished,the city of seven hills will be destroyed,
and the terrible judge will judge his people.
The End."
中文大意是:
「在對神聖羅馬教會的最後迫害中,羅馬人伯多祿所在許多苦難中牧養羊羔。七山之城(羅馬城)毀滅之後,令人敬畏的天主將審判他的子民。完結。」
預言指出,末代教宗名為羅馬人彼得(Peter the Roman,或譯為羅馬人伯多祿)。天主教會將在他治下走完最後的歷程。「七山之城」可意指人類最偉大的城市和文明毀滅後,末日審判將要到來,神將會審判地上的子民。
也許有人會說,方濟各是阿根廷人,並不是預言中所說的「羅馬人」。但根據資料顯示,方濟各的父親由義大利移民至阿根廷,方濟各也有義大利血統,因此說他是「羅馬人」也是合理的。此外,教宗方濟各選此名號是為了紀念是為了紀念基督教著名的聖人「聖方濟各」,他的全名是「Francesco di Pietro di Bernardone」,義大利文的「Pietro」就是英文的「Peter」,中文就是「伯多祿」。
按照聖馬拉奇的預言來看,現任教宗方濟各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的最後一位教宗,之後人類就會迎來末日大審判。聖馬拉奇的許多預言都已經應驗,不知這最後一個預言是否會再次實現。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從這世間走過,無論他是聲名顯赫,還是無名之輩,無不在神的注視之下。復活節是神的復活,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裡,人們所經歷的,所見證的一切也許都有著特別的意義,都寄寓著神的啟示在其中,讓你我在有生之年去認真思索。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