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在人生的最後,與已故的妻子再次相遇。(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他們的故事開始於1938年的布里斯托爾。瓊當時是一名年輕的護士,而羅伯特則是一位焊工。他們第一次見面是在某場聚會中,具體的背景雖已模糊,但那場相遇從此改變了兩人的命運。
那晚,羅伯特因為喝了點啤酒,不慎滑倒,割傷了手臂。瓊立即上前幫忙,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手帕為他止血。那是一塊印有醫院徽章的白色小手帕,上面因此沾了一點血跡。這塊手帕後來被他們保留下來,作為回憶初見的象徵,靜靜地躺在他們家餐具櫃的一隅。
時光快轉至2003年,這對恩愛的夫妻多年來一同生活,最後選擇入住一間半獨立式的養老院。在那裡,他們仍彼此相伴,直到瓊先行一步,離開人世。她留給這個世界的是滿滿的愛,以及一段讓人動容的一生。養老院附近有一座小小的墓地,他們兩人都早已決定日後要長眠於此。羅伯特在瓊的葬禮那天,也將那塊珍貴的手帕陪葬於她身旁,並說:「以防她感到孤獨,還有點什麼可以抓著。」瓊的葬禮溫馨、莊嚴,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孫子甚至寫了一首詩來紀念,但他知道,這個故事真正的主角並不是他。
隨著愛人的離世,羅伯特的精神狀況逐漸走下坡。醫生對他的病因並沒有明確診斷,但他的兒子認為,那不過是深深的思念所致。每天羅伯特都會步行至瓊的墳前,靜靜地坐上一個小時。養老院的工作人員不會阻止這個習慣,對他們而言,這是老爺子與愛妻的日常對話,也是一種療癒。他們知道,羅伯特在那裡,既安全又安寧。
日子一天天過去,羅伯特與家人的交流逐漸減少,他開始越來越常提起瓊的名字。他的兒子雖然擔憂,卻也在心裡明白,時間老人正慢慢靠近他的父親。然而,看到羅伯特眼中的安詳,他知道,父親或許已經準備好了。
某天清晨,羅伯特告訴護理人員他要去看瓊。但那次,他並非像往常一樣說:「要見見瓊。」,而是說:「要與她安排一下。」。工作人員沒有多想,只記錄了他離開的時間,那是他最後一次從墳地回到房間。當天下午,羅伯特在睡夢中安詳地離開人世。當護理人員發現他時,他坐在扶手椅上,一手自然放在膝蓋上,另一隻手緊握著拳,拳頭裡竟握著一塊熟悉的手帕,那塊瓊當年用來包紮他的傷口的手帕,上面仍可見那抹淺淺的血跡與醫院的徽章。
那手帕怎麼會回到他手中?沒有人能解釋這個神奇的巧合。無論是命運的安排,還是愛情的奇蹟,這件事令所有人動容。最終,羅伯特與瓊比鄰而眠,那塊手帕也與他們一同沉眠,靜靜地陪著他們。對他們的兒子,以及每一位家人來說,這不僅是一段關於愛與失落的故事,更是一段永恆靈魂羈絆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