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4月25日將再次前往俄羅斯,並與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就俄烏和平協議再次商討。圖為資料圖。(圖片來源:GAVRIIL GRIGOROV/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4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美國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4月25日將再次前往俄羅斯,並與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就俄烏和平協議再次商討。
彭博:美國將說服俄羅斯 放棄烏克蘭「去軍事化」的要求
彭博(Bloomberg News)周四 (24 日) 報導,匿名人士表示,美國將要求俄羅斯在和平協議中接受烏克蘭發展自身裝備齊全的軍隊和國防工業的權利,反對俄方堅持將烏克蘭大規模「去軍事化」作為結束戰爭的條件。
這是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向俄羅斯和烏克蘭爭取一些讓步的訊號,試圖結束已經進入第4年的戰爭。
報導指出,美國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預計將在與普京的下一輪會談中正式提出此項要求。該立場反映出川普政府在推動俄烏停戰協議過程中,開始對俄方施加更多壓力,意圖達成較為平衡的協議條件。
若同意讓烏克蘭保有軍力,將意味普京不得不放棄他主張烏克蘭「去軍事化」的目標,這也是他主要的戰爭目標之一。這一問題的結果,可能取決於俄羅斯是否願意讓烏克蘭自行決定未來軍力的規模。
俄羅斯2022年對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的幾週內,普京政府提出草案協議,提議對烏克蘭未來軍力規模施加嚴格限制。根據這些提案,烏克蘭軍隊規模將縮減超過一半,戰車、炮兵及火箭發射器數量也將大幅減少。
除了讓烏克蘭保有軍隊外,美國還希望確保烏克蘭能夠通行第聶伯河(Dnieper River),並要求俄羅斯歸還在哈爾科夫地區(Kharkiv)占領的土地。
普京仍要求承認盧甘斯克(Luhansk)、札波羅熱、頓內茨克(Donetsk)和赫松(Kherson)烏東這4個地區的全部領土。
根據彭博先前報導,美國曾向歐洲與烏克蘭方面提出一項和平草案,其中包含美方承認克里米亞屬俄、其他占領區沿戰線「凍結現狀」。
為避免北約部隊直接介入造成俄方反彈,美國提出可能由非歐洲國家組成的維和部隊作為替代方案。不過俄羅斯明言拒絕任何北約國家部隊進駐烏克蘭。
美國控制札波羅熱核電廠 和平談判進入新階段
川普政府還希望俄羅斯歸還其占領的烏克蘭札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消息人士表示,這座設施將由美方管理,為雙方提供能源,該計劃的細節尚未完成,可能會有所變動。
一名政府官員表示,史蒂文·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與普京的接觸是川普為了促成和平、擺脫美國以往的失敗策略,並結束這場致命衝突的努力之一。
美國方面也提出數項條件,包括:要求俄羅斯歸還自 2022 年全面入侵初期即奪取的扎波羅熱 (Zaporizhzhia) 核電廠,並交由美方接管以提供雙方能源保障;另提及烏克蘭必須保有對第聶伯河的通行權,以及俄軍撤出哈爾科夫州 (Kharkiv) 部分占領區。
川普24日表示,他正對戰爭雙方施加很大壓力。他說,他認為普京「想達成協議,我們很快就會知道。」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採訪時表示,已經出現「幾個跡象顯示我們正朝(達成協議)正確方向邁進」,但他也承認,俄羅斯仍有一些問題需要協商。
拉夫羅夫說:「總統的聲明提到了協議,我們準備達成協議,但仍然有一些具體問題-協議中某些要素需要進行微調。」
川普應對CNN記者:普京結束戰爭,不奪取整個烏克蘭就是非常大的讓步
川普不滿俄羅斯在俄烏和談期間空襲基輔,造成至少12人死亡,逾90受傷,但川普同時稱,由於和平協議在望,暫時不會對俄施加新制裁,又說俄羅斯放棄奪取整個烏克蘭,已是頗大讓步。
川普24日在白宮接見挪威首相斯特勒,再次表明不滿俄羅斯空襲基輔。
川普:「我不喜歡昨晚(周三)的事,令我不悅,我們正商談和平,然後導彈被發射了,我對此並不高興。」
川普同時稱,美國正向俄烏雙方施壓以達成和平協議,又說由於於俄羅斯有所讓步,他現階段選擇按兵不動。
記者:「若炮彈持續掉落,你會否考慮對俄施加額外制裁,普京沒回應你會怎樣做?」
川普:「我一星期後才答這問題,我想看看我們能否達成協議,現階段沒理由作答。」
記者:「俄羅斯至今作了甚麼讓步,令你相信和平在望?」
川普:「結束戰爭,停止占領整個國家(烏克蘭),這就是相當大的讓步。」
解讀普京的「去軍事化」
當地時間2022年2月24日清晨,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宣布將對烏克蘭進行「特別軍事行動」,聲言是要將烏克蘭「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
烏克蘭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當然有權利擁有自己的軍事力量。普京「去軍事化」的要求,並非要剝奪烏克蘭擁有自身軍力的權利,而是要制止烏克蘭近年依賴北約國家輸送軍備,甚至企圖最終加入北約的政治趨勢。
烏克蘭作為前蘇聯的核心地區,與俄羅斯在軍事和工業上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即便是上世紀90年代初急切謀求獨立的烏克蘭政界也知道,其主權獨立的前提就是不能被當時勢盛的西方所利用,而對蘇聯中的俄羅斯主體構成安全威脅。
1990年7月16日由烏克蘭議會通過的《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一方面確立了烏克蘭法律相對於蘇聯法律的優先地位,以及其保有獨立軍隊和中央銀行的權力,另一方面也明白地宣示烏克蘭「決意成為一個永久中立國家,不會加入軍事陣營」,而且不會接受、生產、製造核武器。其後,烏克蘭的憲法也明文禁止外國在該國設立軍事基地。
當時的烏克蘭獨立,並沒有明確的反俄意味,在1991年的公投當中,烏東頓巴斯及其周邊親俄地區對獨立的支持度都在八成以上。
烏克蘭國會於2014年正式取消了其不加入北約陣營的政策;現任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上台後,更於2019年將加入北約的目標寫進憲法當中,與其中不容許外國設置軍事基地的「中立國家」條文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衝突。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