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在總統府附近的一次集會上揮舞中華民國國旗。(圖片來源:Mandy Cheng/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英國《經濟學人》最新一期以台灣為封面故事,凸顯台灣在美國與中國兩大強權夾縫中的處境,並提及台海關係可能因美中兩國高度對峙而益發緊繃,更警告美國總統川普恐為了避免跟中共起衝突而「選擇放棄台灣」。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發文批評,《經濟學人》連續3年恐嚇台灣、販賣台灣危機成癮。
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封面報導題為「超強碾壓台灣危機將至」(A superpower crunch over Taiwan is coming)。報導提及,受到關稅戰的衝擊,美國跟中國之間的關係正處在前所未有的低點,兩國彼此互相課徵的高額關稅,已經讓貿易聯繫幾乎斷絕。同時,美中都在積極爭奪未來科技,包括AI的主導權,且大規模的軍事建置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美中高度對峙,可能導致台海關係進而越趨緊繃,更警告川普總統恐會為了避免跟中共發生衝突而「選擇放棄台灣」。
眾所周知,一旦台海爆發戰爭,對世界來說是極大災難。對此,《經濟學人》警告,目前有三項關鍵因素,讓台海情況變得更為不確定及危險:第一,是「在川普領導下,美國的威懾力道正在減弱」;其次,「中國(中共)『灰色地帶』策略的興起」,報導分析,中共的這種灰色地帶行動旨在削弱台灣的主權地位,同時讓台灣民眾懷疑美國在中共入侵期間,是否有能力或者意願對台伸出援手;第三,是台灣內部的政治高度分化。
不過,針對《經濟學人》的示警,抱持不同看法的謝金河今天(3日)透過臉書撰文痛斥:「經濟學人販賣台灣危險成癮」。
謝金河表示,這一期出刊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再度以台灣危機作為封面,標題為「The Taiwan Test!」副題為「it’s closer than you think!」大致上是說川普是以美國利益為優先,美國威懾失色,中國崛起,武力強大,可能會加速解決台灣問題。
謝金河指出,《經濟學人》恐嚇台灣,不是這一次!2021年的《經濟學人》封面則是放上台灣及週邊海域雷達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上頭寫著: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該封面將台灣定位為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而這個報導引起全球關注。
謝金河表示,在這段時間,他的好朋友范疇也不斷示警,他要台灣積極地備戰,他特別跟曹興誠到靶場去打靶。如今范疇走了,令人懷念!台灣在這一段期間,小英總統則努力加強軍備,強化軍工產業。
謝金河指出,不過,《經濟學人》努力販售台灣危機資訊,連續三年均以台灣會發生戰爭當作封面故事,一再突顯美國放棄台灣,中共會武統台灣的言論。但《經濟學人》卻始終不敢碰觸北京軍方的消息。在這一段時間裡,中共國防部從李尚福、魏鳳和,再到最近的魏軍、何衞東出事,但《經濟學人》卻不敢碰觸這個話題。
謝金河續指,這次川普祭出了對等關稅,《經濟學人》又拿川普來說台灣,還立結論暗示美國會放棄台灣!這是將台灣當作軟肋。大家能夠拿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例,俄烏邊境是平原,坦克一開就進來了,結果戰爭打了三年多仍沒有停下來。他強調,台灣海峽有170公里,加上有中央山脈作為屏障,台灣不會那麼脆弱!
謝金河表示,他以為《經濟學人》連續三年對台灣的恐懼威嚇已夠了,應該放過台灣,沒有想到今年又再來一次,真的是販賣台灣危機成癮!
對此,網友紛紛留言表示:
「經濟學人講的不是恐嚇,是戰略預警;你覺得難聽,不代表它是假的。」
「正面看待這樣的提醒也好啦!如果因此能凝聚台灣人民的共識,全面提昇自主防衛的意識,也好事一樁!」
「我覺得這種提醒也很好,提醒政府注意,積極備戰,並且把對抗的策略也準備周全,沒有不好,感謝提醒,自己會更注意。」
「台灣雖危險,但也最安全。台灣唯一的危機是內部有太多人妨害台灣前進。而且竟然有一堆無知的人在唱和他們,台灣在這拐點只要正源清流就好。」
「問題是國民黨 眠眾黨率先作亂台灣國內 犯科作奸。」
「美國放棄台灣.就可以放棄太平洋給中國。」
「臺灣是否那麼脆弱,關鍵在內部。期望大罷免大成功!」
「備戰才能止戰~千古不變。」
「台灣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所在,落地生根、認同台灣,同心協力守護著這塊土地是每一位國人應有的責任與義務!」
「台灣要自立自強,自強國防,團結內部,不能太懦弱,才能讓世界看得起!」
另有網友留言評論《經濟學人》:
「我真懷念Bill Emmott擔任總編輯時期的經濟學人,宏觀敘事的報導風格不再矣。」
「經濟學人已和CNN一樣收錢辦事,全球有多少媒體是客觀的?還是要吃飯嘛!」
「經濟學人、紐時、金融時報,都被中共滲透嚴重,成為打台灣打川普共產工具。」
「經濟學人生意愈來愈差、愈沒公信力、學網紅創流量、跪和聳動的編輯訊息、才會繼續罷?」
「經濟學人跟BBC一樣已經被共匪滲透了。」
「經濟學人現在的影響力已經很低了。」
「它以被老共收買 任何信息不值得参考。」
「它已是中國在英國或全世界的傳聲筒。」
「大左媒。」
「每次中國演習,這些媒體就想到台灣看恐慌,結果只是看到自己的笑話。只要有腦袋,就知道中國跟本不會打台灣。」
「有在關注國際媒體就會知道,其實一堆國際媒體的評論,也被一國際五毛佔據,這些人好似有目的的在帶風向,一些不明究理的很容易被影響。」
「一直在幫共產黨尋找打台灣的機會,真的有夠王八。」
另據聯合報報導,立法院2日進行施政總質詢期間,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引述「經濟學人」該篇文章,批評賴清德政府嘴上講團結,卻以大罷免造成社會更加分裂。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對於專業經濟性雜誌所引用的內容,當然要重視,但裡面提到的政府功能失能,「我們彼此都有責任」。
卓榮泰強調,現在希望在面對國際貿易重整時,讓國際看到台灣朝野一致。
自2024年3月開始,圍繞立法院、擁有多數席次的國民黨及民眾黨提出的《國會改革法案》《花東交通三法》及相關爭議,引發了一系列衝突事件,進而引發大規模抗議示威潮,包括從2024年5月至6月,許多民眾及公民團體在立法院外集結抗議形成的「青鳥運動」。
2024年12月20日,藍白立委聯手,挾人數優勢,一口氣通過《選罷法》《憲法訴訟法》及《財政收支劃分法》。當時立法院外頭聚集了超過2萬民眾,抗議藍白強行通過所謂的「亂政三法」。
面對國會的失序,台灣大罷免潮由此興起。民間醞釀連署罷免部份泛藍立委,民進黨黨團之後也公開號召大規模全面罷免所有區域藍委;國民黨也啟動罷免綠委進行反制,最終演變成全國性的大罷免行動。
對此,觀察家認為,大罷免跨越藍綠,甚至連正藍軍都加入罷免反共行列;大罷免已成為台灣巨大的公民運動,目的就是要清除中共代理人,讓國會回歸正軌。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