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在勝利日閱兵式的總體彩排中,俄羅斯蘇霍伊SU-25戰鬥機在莫斯科市中心上空飛行時,噴出代表俄羅斯三色國旗的煙霧。(圖片來源:KIRILL KUDRYAVTSEV/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了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以出席二戰勝利紀念活動。據德國智庫最新研究指出,儘管中俄兩國深化經貿和軍事合作,但實則關係卻不對等,而且受制於地緣政治,使得雙方更像是「同床異夢」的戰略夥伴。
總部設在柏林的「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聯合了波蘭的「東方研究中心」(OSW)、瑞典的「國家中國中心」(NKK)和斯德哥爾摩的「東歐研究中心」(SCEEUS),共同推出了「中俄關係儀表板」(China-Russia Dashboard)研究計畫,並通過互動圖表和專文進行解析雙邊關係。
適逢習近平訪問俄羅斯,「中俄關係儀表板」首波發布的3篇研究文章,主要聚焦於經貿、軍事和地緣政治互動,以供歐盟決策圈參考。
研究中指出,雖然中俄貿易續成長,可是結構卻呈現明顯不對等。OSW的高級研究員魯德尼克(Filip Rudnik)分析稱,兩國皆視合作為利多,不過俄方對於中方的依賴明顯更深。
俄羅斯已將中國視為其經濟命脈,2024年石油和天然氣大約占俄國總收入的3成,而中國是主要出口市場;另一方面,中國對俄羅斯出口了電信設備、機械工具和晶片製造機台等軍民兩用物資,以支撐在烏俄戰爭中遭制裁的俄國經濟及軍事。
兩國相比之下,中國不僅用折扣價來購買俄羅斯能源,甚至還藉此拓展經濟版圖,更在中美對抗的情勢下增加了「雙重保險」,以確保供應鏈穩定。
在軍事合作上,SCEEUS分析師馮艾森(Hugo von Essen)表示,在烏俄戰爭爆發之後,中俄之間的軍事合作明顯升溫。
2024年中俄總共舉行了11次聯合軍演,而創下歷史新高,並第一次在北極巡邏、進行海警合作。兩國軍演多集中在黃海、東海和南海周邊,此舉既是實戰訓練,亦為釋放軍事與政治訊號。
馮艾森指出,近年來軍演重心轉向了海空領域,而反映出俄國陸軍因為烏俄戰爭致元氣大傷。同時雙方也強化國防技術合作,其涵蓋潛艦、導彈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由於中國軍力持續壯大,但俄國卻戰力消耗,導致莫斯科對中北京的依賴加深。
儘管2023年中國武器進口中,有76%來自於俄羅斯,不過供貨量顯著下滑,似乎顯示出俄國在中國軍力發展的重要性,已正在降低。
馮艾森分析,由於隨著中俄權力結構的變化,中國於未來可會能利用優勢,而要求俄方必須提供更多的軍事技術、情報,甚至於台海發生衝突時尋求能夠間接支援。
在國際政治層面上,MERICS的分析師宋高祖(Claus Soong)表示,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在2022年2月宣布「無上限夥伴關係」,此後雙邊的互動頻繁,可是這段「無上限」的關係存在著清晰界線,尤其是當北京面臨了地緣壓力之時。
根據聯合國投票紀錄顯示,在烏俄戰爭爆發之後,中俄於國際立場上已逐漸拉開距離。2018年兩國於安理會投票一致率達到了96%,但在2024年卻降到83%;對於烏克蘭決議方面,中國自2022年起已多次棄權,且刻意跟俄方保持距離。
儘管如此,北京仍然將莫斯科視為一個關鍵戰略夥伴,特別於拉攏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國家來對抗西方之時,俄羅斯的角色不可或缺;而西方制裁俄國的經驗亦成為北京因應台海局勢的重要借鏡。
據宋高祖分析,中俄合作使俄羅斯有餘力持續對烏作戰,也分散了北約於印太的資源。不過雙方關係仍然是「同床異夢」:因為中國一方面安撫美歐,且刻意跟莫斯科保持距離;而一方面,如果美俄互動升溫,那麼北京就會重申與莫斯科緊密合作,來鞏固對俄關係,以免俄國於國際間尋求替代性合作的對象。
習近平訪俄凸顯外交政策上的矛盾
5日,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亞洲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員金沛雅(Patricia M. Kim)撰文表示,由於在美國總統川普對於全球發動關稅威脅的背景之下,中國當局試圖將自己塑造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世界領導者,以作為其所描繪的美國動盪及西方衰落的穩定替代方案。
中國於外交攻勢上毫不掩飾。習近平在上個月走訪東南亞國家的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並簽署超過百項涵蓋了供應鏈合作、AI、醫療和綠能協議。同時北京也加緊拉攏歐洲及亞洲國家,並推出免簽政策,以加速各層級的經貿合作磋商。
4月11日,習近平在北京接待了西班牙的總理桑傑士(Pedro Sánchez)之時聲稱,中國和歐洲應該共同捍衛全球化,並反對「單邊霸凌行為」,其明顯劍指美國。另外也在不久之前,舉了中日韓三國外長行會談,當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於會中力促深化貿易和投資合作,且呼籲重啟三方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現今習近平將現身莫斯科,卻讓北京的外交布局變得更加模糊了,且暴露出其戰略的侷限性。在俄烏戰爭之時,中國明顯選擇站在俄羅斯這邊,這進一步更加深了外界質疑:中國寧願跟破壞國際秩序的國家結盟,也不願意維護國際規範。
習近平這次莫斯科之行,正凸顯出中國外交政策上的根本矛盾。北京原先期望,一方面能夠藉由川普的關稅問題來擴大自身的影響力,而一方面來爭取歐亞國家信任。可是這樣的如意算盤如今已經被證明太過於天真,也就是習近平向俄羅斯靠攏,非但不能夠拓展其全球的影響力,反而會對其外交空間劃地自限。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