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報(圖片來源:網路圖片/截圖)
【看中國2025年5月16日訊】(本文轉載自議報)5月10日,本刊編輯部接到了署名張穎婕的評論文章《困局無解體制無救》的投稿。文章從一個知識份子的所見所聞,對中國經濟的當下困局、對於人民生活的困頓、行業的凋敝、信心的喪失,做了真實、生動而具體的描述。在批評現行經濟政策的同時,作者將原因歸結為前總理溫家寶的一句話: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
作者在文章中直言不諱地批評了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很多政策「朝令夕改」,如同「翻烙餅」;批評了中共雖然高喊「實事求是」卻言行相悖,欺騙百姓,並列舉了2021年鄭州大水時隧道裡死亡人數被掩蓋的例子。
作者還從學者的角度批評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也上行下效,浮躁功利、根本沒有長期主義」。最後歸結為「問題在經濟,根子在政治」,並強烈呼籲政治體制改革。作者的拳拳愛國之心、愛民之意,躍現紙上。
收到這篇文章後,編輯部查核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確有位副教授名為張穎婕;作者投稿發自北京大學郵箱網址(From:Zhang Yingjie)。
眾所周知,中共政權長期禁止言論自由,打擊迫害敢說真話的人士,這樣的殘酷現實使編輯部不能不考慮作者的人身安全。究竟如何刊發這篇文章,編輯部作了討論。責任編輯的發言如下:「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副教授。文章寫的不錯,但是風險不小。前面批評中共政策,最多給她穿小鞋,但是最後一句話‘習近平和他的共產黨早點下臺吧!’是有可能將她送進大牢的。我給作者回覆了,點明瞭這種擔心,詢問她是否用筆名或者如何處理一下最後那句話,但是作者沒有反饋。」
在詢問未果後,考慮到這確實是篇好文章,並且文章很吻合一個留學歸國知識份子的身份,編輯部刪除了最後一句話「習近平和他的共產黨早點下臺吧!」後,於13日在議報發表。
好文章總會激起社會反響。文章一發表就引起海外華文媒體的廣泛關注和持續評論,形成一波輿論熱點。5月14日編輯部收到又一封署名張穎婕的郵件,郵件稱此文章為冒用其名義所寫,本人完全不知情,並要求「為避免對本人名譽及職業聲譽造成進一步惡劣影響,立即撤銷該篇文章」。由於這封郵件發自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經查是張老師本人郵箱,故編輯部將此文章撤下。
一篇知識份子出於憂國憂民發出的評論文章,竟然會對本人的「名譽及職業聲譽」造成「惡劣影響」,大概這是所謂中國特色了。現在美國總統也被輿論批評其政策如同翻烙餅;其關稅戰更是被美國主流媒體毫不客氣的批評;執政的共和黨也被嚴厲批評聽任總統胡來而不加以制約。所有發出這些批評的美國學術界、媒體界人士基本不用擔心因為批評政府批評總統而遭受非法的不公正待遇。
這就是民主國家與極權國家最重要的本質區別之一:在民主國家,批評政府批評總統是公民的言論自由權利;在極權國家,批評國家領導人就成了「罪行」,就會被嚴酷打壓與懲罰。任志強至今被囚禁在大牢裡;許章潤教授被關進看守所、被剝奪工作權利,被警察嚴密監視;更不用說許多人權律師為履行職責而被判刑、被各種迫害並禍及妻兒……
議報編輯部深深理解張穎婕老師的擔憂,並為誤發了冒名文章向張老師致以真誠的道歉。我們希望有一天,張老師這樣的學者不但不用為有人冒自己之名發愛國文章而擔憂,而且能主動發出民眾想說而不敢說、不能說的話。我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議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