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5年5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據CBS報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機場篩查項目已檢測到多例新冠病毒變異株NB.1.8.1病例,這一毒株被認為與中國近期疫情反彈有關。根據CDC的合作夥伴Ginkgo Bioworks上傳的資料,該變異株病例出現在加利福尼亞州、華盛頓州、弗吉尼亞州以及紐約市地區的機場,涉及自國際入境的旅客。
這些病毒樣本的測序結果已經於最近幾週上傳至「全球流感數據共享倡議」(GISAID)病毒資料庫,顯示這些陽性旅客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韓國、法國、泰國、荷蘭、西班牙、越南、中國大陸和臺灣。檢測時間集中在4月22日至5月12日之間。
除機場外,俄亥俄州、羅德島州和夏威夷州的公共衛生機構也通報了NB.1.8.1病例,其中加州和華盛頓州的首例可追溯至3月底或4月初。
亞洲疫情升溫引發關注,港臺重啟防疫建議
專家指出,NB.1.8.1目前在中國境內佔據主導地位,並已在亞洲其他地區快速傳播。香港衛生當局表示,近期因新冠引發的急診和住院人數「顯著增加」,當地的發病率已達到至少一年來的最高水平。香港政府也因此建議市民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時重新佩戴口罩。
臺灣方面亦通報,急診就診量、重症與死亡人數都有所上升。為應對疫情,當地衛生機構已開始儲備疫苗和抗病毒藥物。
儘管NB.1.8.1屬於XDV病毒譜系,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其毒性更強,但研究顯示它與人體細胞結合的能力更強,意味著可能具有更高的傳染性。中國研究人員的初步數據也顯示,儘管該毒株在免疫逃逸方面不如其他新興毒株,但傳播力不容小覷。
CDC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已知中國方面報告的NB.1.8.1病例,並正與國際夥伴保持定期聯繫。」不過,目前美國的NB.1.8.1樣本數量尚不足以納入該機構的病毒變異監測儀錶板中。
美歐疫苗策略調整,專家評估秋冬季應對方案
據《The Standard》報導,隨著NB.1.8.1在中國及亞洲部分地區迅速擴散,美國公共衛生專家在FDA疫苗顧問會議上也重點討論了該變異株是否應影響秋冬季新冠疫苗的更新策略。
目前,美國CDC和FDA正在密切關注的僅有一種病毒變種——XFC,在美國傳播顯著增加。然而,FDA病毒產品辦公室主任杰里·韋爾(Jerry Weir)指出,雖然新冠病毒(又稱中共病毒,COVID-19)的演化仍具不確定性,但未來幾個月至一年內佔據主導地位的毒株「更可能是現在正在傳播的病毒,而不是已經消失的毒株。」
輝瑞(Pfizer)和Moderna在會上展示了有關LP.8.1(JN.1的一個後代變種)的初步數據,這一毒株目前在全球範圍內佔據主導地位。Moderna的新冠項目負責人達林·愛德華茲(Darin Edwards)表示:「LP.8.1疫苗在對LP.8.1毒株的中和效力最高,且能夠交叉中和其他流行變種,包括在許多亞洲國家傳播廣泛的NB.1.8.1。」
雖然委員會成員一致同意下一季疫苗應針對JN.1譜系的某種毒株,但對於是否直接沿用現有疫苗版本或採用新版LP.8.1疫苗仍有分歧。
目前,美國並未對NB.1.8.1實施新的防疫限制措施。CDC數據顯示,儘管近期NB.1.8.1病例持續上升,但全國的新冠檢測量反而下降了12%。過去一季中,美國僅經歷了較小幅度的病毒變異,而不像前幾年那樣出現大規模的毒株替換。專家警告稱,儘管美國疫情表現出每年兩次(夏季與冬季)激增的「更可預測模式」,但病毒的演變依舊難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