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又俠 。(图片来源: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黨就是槍 槍就是黨
自中共建政以來,「黨指揮槍」一直被視為其治國理政的「鐵律」。這一原則不僅被寫入軍隊條例、黨章憲法,更成為領袖頻繁掛在嘴邊的政治口號。然而,當我們從歷史脈絡與現實操作層面深入審視,就會發現:這條鐵律看似堅不可摧,實則是政治宣傳的粉飾,是中共維繫極權體制的自我辯護。
事實上,中共政權的運作邏輯從來不是「黨指揮槍」,而是黨槍一體、槍決定黨,爾黨的本質是槍,有了槍才可以肆無忌憚地殺戮。誰掌握了軍權,誰就擁有了「黨中央」的話語權。從毛澤東、鄧小平再到習近平,這一邏輯始終未曾改變。
毛澤東與「黨指揮槍」的權力偽術
在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邏輯中,「黨指揮槍」早已成為一條寫入黨章、軍綱與意識形態的「鐵律」。然而,這條口號看似彰顯黨的至高無上地位,實則隱藏著另一個更殘酷的現實:在中共的歷史與現實中,只有真正掌握軍權的領導人,才是能夠指揮這個黨的「黨中央」。
換句話說,在中共內部,「槍桿子」從來不是附屬於「黨」這個抽象組織,而是直接屬於能夠統領軍隊的那個具體的人。這也意味著,中共的領袖之爭,本質上從來不是單純的政治理念之爭,而是對軍權壟斷權的爭奪。
毛的軍事邏輯 軍權才是真正的「黨指揮」
毛澤東深知中共軍隊的戰略地位與政治籌碼。他一生中最關鍵的權力博弈,不是在黨內開會表決中取得勝利,而是在軍隊指揮權的爭奪上勝出對手。
長征期間的張國燾,帶領的是人數遠多於毛澤東的紅四方面軍,在軍力上佔有絕對優勢。但正因為如此,他對毛構成了致命威脅。為了徹底打垮張國燾,毛不惜以犧牲數十萬紅軍將士為代價,堅決要奪回對全軍的統一指揮權。張國燾雖也打著「黨中央」的旗號,但沒有掌握全軍的調動權,終究敗下陣來。從此,毛牢牢將軍權與黨權合而為一,真正成為不可挑戰的最高領袖。
對毛澤東而言,「黨的領導」不過是軍權壟斷之後的產物,而不是軍權的合法來源。
「黨指揮槍」的語言陷阱
既然歷史與現實早已證明,掌握軍隊才是領導中共的根本,那麼毛澤東為何還要如此強調「黨指揮槍」?原因很簡單——這不是為了限制自己,而是為了防止別人。
毛對軍權的控制慾極強,同時對黨內任何軍事實力派人物都充滿戒心。凡是軍中有實權、威望又高的領導人,幾乎都難逃毛的清算——從彭德懷、林彪,到粟裕、賀龍,無一例外。
正因如此,「黨指揮槍」這句話在毛手中,變成了一種權力緊箍咒。表面上是黨的原則,其實是他用來約束其他軍中領導人的政治武器。他不是要防止軍隊干政,而是要防止別人用軍隊干政。一句「黨指揮槍」,就是毛為自己壟斷軍權、維護「一尊地位」所設下的語言陷阱。
黨權力的本質 不是「黨的集體領導」是「一人軍權獨大」
在毛澤東時代,中共高層從來不是一個真正「集體領導」的組織,而是圍繞軍權展開的宮廷博弈。只有當毛同時擁有黨、政、軍三大權力,他才能毫無忌憚地「指揮一切」。而他對軍權的把持,正是這一切的基礎。任何黨內同志一旦擁有獨立軍事力量,就會立刻被視為潛在政敵。
毛的統治邏輯是:只有他能用「槍」來指揮黨和國家,其他人都不行。
因此,「黨指揮槍」在中共語境中並不是一項制度設計,而是一項權力壟斷的話語偽裝。它既非源於黨的集體意志,也非出於軍隊的組織服從,而是毛澤東個人權力慾的產物,是為了防止「第二個毛澤東」的出現而設下的政治防線。
今天的中共 依然未能擺脫「槍指揮黨」
這套模式在毛澤東死後並未終結。鄧小平以「軍委主席」的身分架空黨內制度化程式,成功主導人事安排、改革進程與「六四鎮壓」。之後,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皆視軍權為掌控政權的核心。即便在「制度化接班」的口號下,軍委主席的傳承依然是最敏感、最不可妥協的一環。
習近平強調「黨指揮槍」,不是因為他已經安全,而是因為他不安全。正如毛澤東當年防範張國燾、彭德懷,習近平也需要防止黨內其他實力派借軍權與之抗衡。因此,他不斷整頓軍隊、清洗高層、重建軍改,正是為了重演毛澤東的那一幕——將槍牢牢抓在自己手裡,然後用「黨」的名義對所有人發號施令。
槍桿子 才是「中共之魂」
所謂「黨指揮槍」的口號,只是中共最高權力者用來包裝其軍權壟斷的合法性話語。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進程中,軍權始終才是權力的源泉,而「黨」不過是這套軍事化權力邏輯的掩體與門面。
真正的問題不是誰指揮誰,而是:這樣的政權能否走向現代政治的制度化與文明化?
如果中共始終無法擺脫「槍指揮黨」的潛規則,那麼中國政治的未來,仍將困於「個人獨裁—軍事忠誠—黨內清洗」這樣一個反覆循環、不可穩定的惡性迴圈之中。
1949年建政後,中共並未真正實現「黨領導軍隊」的現代制度化,而是透過軍委主席的個人集權化來實現對軍隊的壟斷。毛澤東本人堅持「軍委主席終身制」,因他深知:誰掌握了軍隊,誰就是「黨」本身。
這一點在1960年代尤為明顯。彭德懷因反對大躍進而遭整肅,靠的不是黨的民主集中制,而是毛對軍隊的絕對掌控。林彪則在「九一三事件」後,被塑造成「野心家陰謀家」,實則是因其逐漸在軍中建立獨立於毛的勢力而被肅清。劉少奇、鄧小平也都在軍事佈局失衡後遭貶黜或監控。
鄧小平 黨外的軍權「太上皇」
鄧小平更是「槍指揮黨」邏輯的最佳實踐者。1987年,他以普通黨員的身份辭去黨內所有職務,唯獨保留中央軍委主席一職。這一做法的政治含義不言自明——黨政權力可以放,但軍權不能放。正因如此,鄧得以在1989年以軍委主席名義動用武裝鎮壓「六四」學運,架空總書記趙紫陽,穩固其「第二代核心」地位。
甚至在1992年南巡講話期間,鄧已是名義上的普通公民,卻依然能重塑中國發展方向。這背後靠的,是他在軍中建立的深厚影響力,以及軍委副主席楊尚昆的堅決配合。從這個角度看,中共政權從來就不是制度主導,而是軍權主導。
習近平的軍事焦慮與權力自我防禦
到了習近平時代,「黨指揮槍」的口號再次被頻繁強調,幾乎達到了每次軍事會議都要重複的程度。問題是:一位集黨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於一身的「三位一體」領袖,為何還要不厭其煩地重申「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根本原因在於 習近平對軍權並不真正放心。
習早年並無軍旅背景,缺乏像毛或鄧那樣的「紅色將軍班底」支持。為了鞏固對軍隊的控制,他啟動了大規模軍改與軍中反腐行動,先後拿下徐才厚、郭伯雄、張陽、房峰輝等「軍中大老虎」,以整肅為名,實則清洗異己,全面換血。這些措施雖然提升了對軍隊的實際掌控力,但也激化了潛在的抵觸與不穩。
反覆強調「黨指揮槍」,正是習對軍權不穩的焦慮映射,也是對「槍指揮黨」歷史邏輯的被動應對。
「黨」是什麼?中共為何掩蓋黨槍一體?
習近平曾說:「堅決聽黨指揮是強軍之魂」。問題在於,這個「黨」究竟是什麼?是制度化的組織?還是個人的權力化身?中共內部從來沒有一個制度機制來確保黨的集體意志能有效約束軍權。實際上,黨與軍從來就是權力一體化的裝置,黨指揮槍與槍保護黨,互為表裡,形成封閉的權力輪迴圈。
掩蓋這一事實,對中共而言是必要的。因為「黨槍一體」的現實不僅破壞了「黨代表人民」的神話,也暴露了中共政權合法性建立在暴力壟斷之上,而非選票、民意或憲政基礎。
對比之下 軍隊國家化才是正途
放眼世界,民主國家普遍實行軍隊國家化制度。以美國為例,總統為三軍統帥,但軍隊運作由國會制約,國防部由文職官員主導。即便政黨更替、領袖更換,軍隊依然中立、專業、服從於憲法與法律,而非個人或政黨。這正是現代文明政治與「搶桿子出政權」的本質區別。
中共始終無法完成「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型,根源在於:其軍隊從未國家化,始終是黨的私兵,甚至是某位領袖的私人禁衛軍。
中共的黨和獨裁者之間是什麽關係呢?
中共的「黨」與獨裁者:誰才是真正的主體?
「黨領導一切」的假神話:中國共產黨自建政以來,始終高舉「黨指揮一切」的口號,強調一切政治、軍事、社會資源均應服從於黨的統一領導。官方語言中,「黨」是國家的核心,是人民的代表,是歷史的推動者,是最高合法性的化身。然而,這個看似全能的「黨」,在現實中卻始終是一個「空殼法人」,其內核實際由一位實權領袖所把持。
換句話說,黨從來不是主體,而是一個供獨裁者駕馭的工具與舞臺。
毛澤東是用軍權征服黨的始作俑者
毛澤東深諳軍隊的重要性。他曾公開表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在長征中,他不惜分裂紅軍,瓦解張國燾的四方面軍,目的是徹底奪取對黨內軍事資源的掌控。從此,黨的領導權與軍事權力合一於他個人之手。
毛雖強調「黨指揮槍」,但實際上卻不容許黨內任何人分享軍權。他用這句話作為政治「緊箍咒」,不是用來限制自己,而是防止任何可能挑戰他地位的軍事派系。他要的是:只有他一個人可以用槍來指揮黨,其他人皆不得染指。
這套邏輯貫穿毛的一生,從肅清彭德懷、打倒劉少奇,到謀殺林彪的路徑,皆依賴於對軍隊的絕對掌控。
鄧小平 「退而不休」的軍事太上皇
鄧小平的崛起並非黨內民主推舉的結果,而是因為他手握軍權。他雖然在1987年退出所有黨政職務,卻仍以「中央軍委主席」的身份穩坐權力之巔。
1989年「六四鎮壓」,正是鄧以軍委主席的身分,繞過政治局常委會的程式性討論,強行動用軍隊清場。之後,他又迫使江澤民遵從「南巡講話」,使改革重回其預定軌道。這說明,中共的政治從來不是由黨內程式決定,而是由掌控軍權者拍板定案。
習近平 從總書記到「核心」的鞏固過程
習近平一上臺,首先清洗的就是軍隊高層,包括徐才厚、郭伯雄、房峰輝、張陽等一大批軍中「大老虎」。這不只是反腐,而是政治上的「奪槍」。
隨後,他通過軍改,重組七大軍區為五大戰區,削弱原有軍頭的權力。這是毛澤東式的路數——用體制再造來斷絕軍中山頭勢力,實現「槍」只指向一人。
在黨內,習不僅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還推動「兩個確立」「兩個維護」,將「黨」與「核心」幾乎畫上等號。結果就是:黨愈強調集體,實際卻愈個人化;黨愈宣稱領導一切,實際卻完全為一人服務。
誰是黨?黨是什麼?
在中共語境下,「黨」這個詞是模糊而抽象的,它既非真正的集體,也非具有民主制衡的制度性存在。它只是一個被獨裁者操控的權力載體,為其提供合法性與組織資源。
毛澤東時代,黨是毛的手下;鄧小平時代,黨是鄧的小朝廷;習近平時代,黨是習的化身,「黨就是我,我就是黨」。
從這個角度看,中共的「黨」與歷代王朝中的「天下共主」無異——看似天下人共有的國體,其實只是皇帝的專用工具。
從黨國一體到人槍一體
中共從來不是「黨指揮槍」,而是槍指揮黨、人指揮黨。真正擁有軍事控制權的那個人,才是「黨」的真正化身與實質領袖。
這種制度設計的危險在於:一旦領袖失控、或遭遇重大危機,整個黨與國家體系將陷入崩解的風險中,因為沒有制度保障,也無法形成替代性領導機制。
而對比民主國家的軍隊國家化、三權分立制度,中共始終停留在「人治」和「槍治」的階段,其「黨」不過是個掩耳盜鈴的政治外衣。
黨是外衣 中共獨裁者作惡的根與依託
在中國,共產黨不僅是一個政黨,更是一件遮掩獨裁與暴政的外衣。它為歷代中共領袖提供了神聖化的面具,使個人獨裁得以化身為“集體領導”;也為共產黨員提供了道德豁免與犯罪遮羞的庇護傘。黨既是工具,也是信仰,既是組織,又是心魔。它是中共獨裁者作惡的根與依託,更是共產黨人作惡的魂與靈。
馬克思幽靈與中共黨魂:共產黨脫胎於馬克思主義,而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的開篇中便寫道: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上空遊蕩。”
這不是一句比喻,它真實地反映了共產主義思想從誕生之初就以革命與破壞秩序為其核心內容。這個“幽靈”並非要建立自由、民主與博愛的世界,而是要通過階級鬥爭、暴力革命,摧毀現存社會秩序,進而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極權體制。
中共黨魂正是這個“幽靈”的中國化身
它奪取政權不是為了結束暴政,而是要代替舊有的王朝,並賦予自己一種“歷史進步性”的虛假光環。它自稱“人民的代表”,實則高居人民之上;它自詡為“光明使者”,實則在暗夜中行走。黨魂,便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土地上結出的獨裁之果。
黨是外衣 一切暴行的合法面具:中共歷代獨裁者都離不開這件“黨”的外衣。毛澤東的政治清洗、鄧小平的鎮壓六四、江澤民的打壓法輪功、習近平的高壓維穩,無一不是打著“黨的決定”“黨的需要”“黨的路線”的旗號進行的。
但問題在於:這個黨本身並沒有具體形體,也從不負責。它既不接受問責,也不存在真正的內部制衡。所謂“黨的意志”,從來就是黨魁的意志。
毛澤東是黨的化身,他就是黨;鄧小平是“普通黨員”,卻能拍板軍事鎮壓;習近平口口聲聲“黨的核心”,實質是把自己與黨劃上等號。
「黨」在這裡就像一張橡皮圖章,一塊隨意塗改的佈景板,讓個人獨裁擁有制度外衣,讓所有行動都披上“合法”與“正當”的偽裝。
黨是根基 統治合法性的虛構來源
中共建政後,從未舉行真正意義上的自由選舉,其統治的合法性完全依賴於黨的話語壟斷與歷史敘事霸權。黨宣稱自己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卻始終拒絕讓人民自由選擇。
這就形成一種自我封閉的邏輯迴圈:黨是正確的,因為它領導中國;中國發展了,因為有黨;所以黨的統治就不能挑戰。
這種論述將黨與國家、人與國、黨與人民綁架為一體,製造出一種恐怖的“去個體化集體崇拜”,將人民塑造成黨的附庸。
黨是魂魄 黨性高於人性
中共黨文化的核心教義是“黨性高於人性”,這是其最大的人道災難根源。當一個人入黨,就被要求將個人情感、親情、道德標準完全讓位於“黨的利益”。
這正是為何在歷次運動中,一個父親可以揭發兒子,一個丈夫可以批鬥妻子,一個學生可以控訴老師。這不是個人失德,而是制度設計使然。因為在黨性至上的體系中,人性本來就不值一提。
一個政黨如果不以道德為基礎,不以選票為基礎,只以組織紀律和階級鬥爭為原則,那它本身就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政黨,而是精神控制的教派組織,是制度化的暴力機器。
去黨化 才是中國重生的第一步
這個“黨”既非真正的政黨,也非人民的代表,而是個人權力與極權體制的共生工具。它不是中國前進的動力,而是中國現代化的最大障礙。
要實現中國的真正轉型,首先必須終結黨的至上地位,拆除“黨是國家”這一虛構神話。
去黨化,不只是政治制度改革的必要步驟,更是一次民族的精神清洗。唯有如此,那個遊蕩在歷史長空的幽靈才會真正散去,中國才能走向真正的法治、自由與文明。
習近平保黨喪權 張又俠軍權在握 誰保黨誰死
2025年的中國政壇正在悄然進入一個分水嶺時刻。隨著一系列人事調整、軍中高層再度洗牌,習近平這位曾自詡“定於一尊”的中共最高黨魁,似乎正在經歷他政治生涯中最嚴峻的一次權力削弱。人們注意到,一直以來掌控“槍桿子”的習近平,現在大權旁落,軍中實權已逐漸向張又俠集中。
這並非僅是一次軍委系統的人事變動,而是一次權力核心的隱性轉移,更是一次對“黨指揮槍”神話的現實否定。
張又俠最後一次“槍指揮黨”?
張又俠作為軍中元老張宗遜之子,是當今軍隊中為數不多仍保有“紅二代”嫡系血統的將領。他的軍旅資歷、家族背景與對習近平長期效忠的形象,曾使他在習政權內部成為最值得信賴的軍事支柱。然而形勢正在急轉直下:有跡象表明,習近平對軍隊的控制已淪為象徵意義,而非實質主導。
歷史再度走到一個熟悉的岔口:黨能否繼續指揮槍,還是再一次由“槍指揮黨”?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再到今日的張又俠,這條邏輯線始終未曾中斷。這次,將是“槍指揮黨”最後一次在中共體制內上演。因為這一次,它不再有任何政治包裝與意識形態的掩護,只剩下赤裸裸的權力博弈與結構崩解。
習近平保黨的結局正可作為黨內人的一面鏡子、一個警鐘:誰保黨誰死;誰迷信黨,誰將自斷退路。這不是權術的結果,而是天意的審判。
天滅中共那塊說話的石碑
在中國貴州平塘縣掌布鄉,有一塊被廣泛流傳的“亡黨石”,天然形成的斷層裂痕中,赫然顯現出六個大字:“中國共產黨亡”。儘管官方對此竭力掩蓋與矮化,卻擋不住民間的口耳相傳與真實解讀。
這塊石頭成為無聲卻有力的預言載體,一個來自山川自然的“開口說話者”。它提醒後人:人力可以扭曲歷史,但無法欺騙天道。黨可以壓制輿論,卻無法阻止命運的鐵律。
筆者建議張大俠,不妨親自前往貴州平塘,靜觀那塊“天啟之石”。從而明白:順天意而行,解體中共在即的真相。
歷史的幽靈與最後的掙紮:習近平保黨喪權,天選之人張又俠掌槍而起,這並非偶然,而是天意如此。如今,中共已無可後續,黨的外衣早已破爛,槍的效忠也變得疲憊。張又俠將最後一次實現“槍指揮黨”的戲碼。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